趙春麗
躁動是指顱腦損傷后進行性意識障礙或昏迷逆轉蘇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精神與運動興奮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是顱腦損傷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可發(fā)生于顱腦損傷的不同階段。顱腦損傷急性期患者由神志清楚轉變?yōu)樵陝犹崾静∏閻夯?,顱腦損傷穩(wěn)定期患者由昏迷轉為躁動多為病情好轉的標志,因此臨床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患者躁動情況,分析患者躁動的原因,給予相應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對杜絕護理隱患、確?;颊甙踩⒗诨颊哳A后及康復是十分必要的。我院我科共收治顱腦損傷在不同階段發(fā)生躁動患者119例,對其進行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F(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我科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16例顱腦損傷患者中,在病情不同階段發(fā)生躁動的患者共119例。其中男68例,女51例?;颊邆蠹毙云谌朐撼尸F(xiàn)躁動的病例22例,由神志清楚轉變?yōu)樵陝拥幕颊?3例,由昏迷轉為躁動的患者54例。其中原發(fā)性腦干損傷伴彌漫性軸索損傷19例,腦挫裂傷24例,腦挫裂傷伴硬膜外血腫44例,腦挫裂傷伴顱內出血41例,腦挫裂傷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或肢體骨折的復合外傷11例。格拉斯哥昏迷評分[1]為6~12分。
2.1 及時發(fā)現(xiàn)躁動成因 在患者入院開始應重視生命體征觀察,同時注意小腦幕切跡疝、腦橋損傷等疾病出現(xiàn)的可能,并與躁動的患者使用鎮(zhèn)靜劑后或全身麻醉未清醒時雙側瞳孔也縮小的情況進行鑒別[2]。注意患者是否能遵醫(yī)囑運動,有無偏癱等表現(xiàn)。
2.2 及時消除躁動隱患 患者躁動時避免盲目使用鎮(zhèn)靜劑,應嚴密觀察患者躁動的原因,評估躁動的程度。及時解除誘發(fā)躁動的病因,根據(jù)患者躁動程度應用鎮(zhèn)靜藥或鎮(zhèn)痛藥。及時評估躁動時的安全隱患,如有無發(fā)生墜床、引流管脫落、自傷或傷害他人、皮膚損傷等意外傷害的風險。
2.3 一般護理 保持病室環(huán)境安靜,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各種治療處置時動作輕柔、快捷,盡量集中在同一時間段。在患者家屬的同意下方可對患者使用軟墊或軟毛巾進行約束,松緊適宜,并嚴密觀察約束部位的血運情況,給予定時松解按摩。約束時應盡量保持肢體的功能位及舒適度,并記錄約束的部位、時間、皮膚情況及解除約束的時間。
2.4 躁動情緒的護理 躁動患者意識漸趨清醒時,需針對其抑郁或者焦慮情緒,以及引發(fā)躁動的原因進行專業(yè)的情緒護理,使其從根本上消除躁動的誘因,從而減少躁動頻次。
2.5 用藥觀察 躁動嚴重時,要及時報告醫(yī)師,遵醫(yī)囑給予藥物使患者安靜下來,但患者安靜后必須嚴密監(jiān)測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一般使用苯巴比妥100 mg肌內注射,安定10 mg肌內注射或緩慢靜脈注射交替使用,或者應用氯丙嗪25 mg+異丙嗪25 mg每6 h肌內注射1次?;杳曰颊咛K醒后出現(xiàn)煩躁、情緒不穩(wěn)定的癥狀時,可予奧氮平5 mg每日1次口服。全麻手術后麻醉蘇醒期因麻醉藥物或疼痛刺激引起的躁動,可給予鹽酸哌替啶100 mg肌內注射。藥物使用頻次和劑量需根據(jù)患者意識情況及躁動程度遵醫(yī)囑及時調整。
2.6 建立緊急應急預案 護士長加強對護理安全措施實施有效的監(jiān)控,定期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安全隱患,保證護理安全。對潛在問題應做好預見性的預防工作,達到前饋控制的目的[3]。
本組119例患者,通過嚴密觀察病情,科學分析躁動的原因,并針對病因做好相應治療處置,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其中3例患者因傷勢嚴重而死亡,14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肢體皮膚淤青、擦傷,3例男性患者留置導尿引流出現(xiàn)肉眼血尿1 d,經積極治療處理后癥狀消失,其余患未發(fā)生任何因躁動引發(fā)的護理安全意外,均預后良好順利出院。
護理工作因與患者的健康及疾患密切相關而引起普遍關注,其屬于醫(yī)療活動之中,以高風險、高難度而成為現(xiàn)今的“高危職業(yè)”之一,其安全性與患者的健康與否息息相關[4],而顱腦外傷以其病情兇險,變化多樣而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疾患之一,因此,探尋顱腦外傷患者醫(yī)護期間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影響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對策,對于維護患者健康、調和醫(yī)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科通過將近年來收治的顱腦外傷患者常易發(fā)生躁動的成因進行總結、整理,發(fā)現(xiàn)其成因與多因素導致的顱內壓增高、血容量不足和疼痛、心理精神因素有關,究其本質應與顱內壓增高導致腦組織血流灌注不足,腦組織缺血、缺氧有關[1];或損傷時合并其他臟器的復合傷或合并肢體骨折導致大量失血和劇烈疼痛,使機體內血容量急劇減少,血液循環(huán)灌注不足,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引起躁動;顱腦損傷后大腦皮質受到不同程度地損傷,伴有記憶力下降、思維紊亂,在病情恢復期間,患者常表現(xiàn)狂叫、高聲歌唱或大哭、不配合治療護理等急性精神障礙癥狀,而出現(xiàn)躁動。
針對上述成因,我科護理人員展開一系列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并用于臨床,本研究結果顯示,119例出現(xiàn)顱腦損傷后躁動的患者中有3例因傷勢嚴重而死亡,其余患者的癥狀均緩解,預后良好出院??梢姡鞔_顱腦外傷患者躁動的原因,科學評估患者躁動的程度及潛在的安全隱患,積極采取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對確?;颊甙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杜絕護理隱患,達到患者預后良好及康復的目的有著積極的意義。
[1]江基堯,朱 城,羅 斯主編.現(xiàn)代顱腦損傷學[M].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4:81.
[2]曹偉新主編.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69-374.
[3]吳亞萍.持續(xù)顱內壓監(jiān)測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的應用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7,6(6):381 -382.
[4]何曉英,閆 翔,王雪梅,等.淺談護理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J].西南軍醫(yī),2007,9(2):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