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源,趙 兵
(1.安徽省含山縣環(huán)峰第二小學,安徽 巢湖 238000;2.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一中學,安徽 池州 2470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中學武術套路課教學方法和策略
徐吉源1,趙 兵2
(1.安徽省含山縣環(huán)峰第二小學,安徽 巢湖 238000;2.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一中學,安徽 池州 247000)
武術是中國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中學體育課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中學生的喜愛的一項運動。武術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質(zhì),而且可以傳授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文化。在武術套路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習武興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習武積極性,改善武術動作質(zhì)量,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武術技能的形成。由于武術套路復雜、動作繁多、要求較高,給武術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怎樣上好中學武術套路課是我們共同探討的課題?,F(xiàn)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談一點粗淺看法。
武術套路;教學方法;策略;中學
我國中小學體育教材中的武術內(nèi)容主要是以套路為主,加上學時較少,致使很多教師僅僅把教完武術套路動作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動作練習只是留在外形的簡單模仿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單個動作的完成質(zhì)量,而且由于動作數(shù)量多,學時少,學生不停地學習新動作,體驗不到動作質(zhì)量的提高以及努力之后的進步,學習興趣會快速下降。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可以把武術套路分解為各種簡單有效的動作,充分利用每節(jié)課有限的準備活動時間,把武術基本動作合理地編串起來,結合假想的對象進行有攻防含義的練習。拳術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在武術套路中處處可見,教師需要時時留意,提醒學生不斷提高動作質(zhì)量,如教“五步拳”,應先練習拳、掌、勾3種手型,然后練習沖拳、踢腿的基本動作,再練習弓、馬、虛、仆、歇5種步型。待這些基本動作為學生掌握以后,再將單個動作2、3個的連串起來。這樣學生就會輕松地學會全套動作。在武術套路練習中,允許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如不同的節(jié)奏、不同的幅度等,讓學生把自己的特色加入其中。這樣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雖有重復,但方法手段不斷變化,使學生仍有新鮮感。
武術動作的本質(zhì)是進攻或防守,這也是武術區(qū)別于其他項目的主要特征。從部分學校的武術教學情況看,教師在教學中主要進行動作過程的說明,讓學生能夠較好地做出動作過程,對武術動作的攻防含義普遍少講或不講,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動作練習和提高的目標,學生做出的武術更像體操,學生積極性逐漸下降。針對這一情況,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講解、示范,對動作進行分析和講解攻防含義,勁力使用方法,節(jié)奏變化差異,強調(diào)動作的速度與力度,使學生理解動作方法的技擊含義,以利于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動作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武術每個招式的攻防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講清每個動作的攻防意義外,還應該突出強調(diào)動作勁力,否則學生雖然掌握了動作的運動路線和著力點,但缺乏勁力,體現(xiàn)不出武術攻防技術的特點,如教側踹腿(低)時,向學生講清它是一種進攻性腿法。攻擊點為對方下肢。力點在腳心,其用力順序為“起于根(跨)、順于中(膝)、達于梢(腳),開髖、力達腳心。這是為了充分發(fā)揮下肢各環(huán)節(jié)的力量和利用鞭打動作原理以加大側踹踢力量。臂的上架是防守動作,在此組合動作中它主要是和上體側傾一起以調(diào)節(jié)平衡,并使整個動作舒張大方、和諧完整。還要講清這個練習主要是為了發(fā)展下肢爆發(fā)力和平衡力等。這種潛在的心里活動會引起學生攻防意識的表現(xiàn)。而且,只有提高動作的勁力才能切實提高學生體能,更好地實現(xiàn)武術練習的健身鍛煉價值。
每個拳術套路都有一定難度動作,對于難度動作,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和刻苦頑強的精神,同時還要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特點采取切實有效的步驟和教學方法,以降低難度,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我們的做法是在教學的初期就開始進行分解教授,然后逐步過渡到完整練習(即教學方法化整為零,化難為易,分步教學,最后串聯(lián)成整)。這樣在教授套路中的這一動作時,學生對該動作的掌握已經(jīng)較好,使整套動作的學習更加順暢,就不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對難度動作的反復練習和快速掌握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信心。而不是一開始就完整學習,使學生望而生畏,如上架沖拳一節(jié)可分馬步雙劈掌、弓步?jīng)_拳、馬步上架,分別在3次課的準備活動中教,每個動作都有難度要求,最后安排一次較長時間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既便于學生掌握,也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
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在武術教學中要抓住其不同的特點,注意個性化教育,區(qū)別對待。男學生普遍柔韌性較差,做定勢動作時身體姿勢會偏高,動作的規(guī)范性稍弱,但男生的爆發(fā)力和上下肢力量相對較好。因此,應引導他們進一步提高動作的速度和勁力,體現(xiàn)武術動作的迅猛和力量。而對于女生來說,她們的柔韌性相對較好,但肌肉力量較弱,因此其動作的外形規(guī)范性和動作幅度會稍好,在這個基礎上盡量提高學生的動作速度、力量,以提高動作的攻防意識和鍛煉效果。
武術套路教學中隱藏著諸多不安全的因素。輕視或忽視多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將會出現(xiàn)嚴重教學事故。在備課時,我們應周密、細致地考慮武術套路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發(fā)生傷害事故的因素,把預防措施寫入教案,并在教學中嚴格執(zhí)行,如武術中的攻防動作、器材的使用、場地的大小,學生之間的間距都隱藏著不安全的隱患。因此,我們應把所有可能引起不安全的因素都考慮全面,這樣才能防止出現(xiàn)傷害事故。在課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例如,持器械時不能相互打斗開玩笑;揮舞器械時要看好前后左右,不能碰及同學;兩人一組對練時,出手要輕、先慢動作練習,持熟練后再加快速度等。安全教育是對學生的關懷,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務必將學生的身心安全因素放在重要地位。
6.1 講解示范,慢速領做,使學生看清動作過程
這一步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慢速示范和簡練的講解,弄清和掌握所學動作的方向路線,這一階段對于動作勢式、步型可作一般要求,重心可以稍高,動作要求不必太工整。
6.2 熟練動作,強調(diào)用力,體驗攻防
在學生基本能夠做出動作之后,應向學生進一步明確每個動作進攻和防守的目標,強調(diào)學生進攻動作的勁力,使學生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攻防意識。為體現(xiàn)武術的精氣神打下基礎。此時,學生動作可能還不規(guī)范、協(xié)調(diào),但應提示學生在不斷提高勁力程度的同時,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規(guī)范性也在不斷提高。教師此時的示范、領做,可以稍快一些,以促進學生熟練掌握動作。
6.3 提高動作勢式、步型的準確和工整
這一步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在弄清動作方向、路線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動作勢式的準確與工整。教師的示范、領做要以正常的速度進行。手、眼、身、步、法盡量要求做到準確,工整,反復提高學生注意步型、手型的動作規(guī)范,逐步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
6.4 完整連貫,節(jié)奏明顯
在一個套路學習的最后階段應使學生逐步領會武術動作的特點,了解武術形神兼?zhèn)涞囊?。要向學生分析動作的特性、作用、方向節(jié)奏,并使學生體會這方向的技巧,逐步使形體動作和心志意向結合起來,以使進一步達到武術形神兼?zhèn)涞娘L格。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新則進?!边吔踢吙偨Y,邊教邊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才能通過教學效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1 ] 蔡仲林,周之華.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2 ] 武術教材編寫組編.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G85
A
1674-151X(2012)01-12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59
投稿日期:2011-10-09
徐吉源(1973 ~),小教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