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 蓋延紅 劉玲玲
青島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青島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青島 266042
胱抑素C檢測在冠狀動脈造影后造影劑腎病診斷中的價值
徐 丹 蓋延紅 劉玲玲
青島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青島市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青島 266042
目的 探討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冠狀動脈造影后造影劑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方法 選擇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的156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于冠狀動脈造影前24 h內(nèi)、冠狀動脈造影后8、24 h和48 h抽血檢測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按照造影后48 h內(nèi)造影劑腎?。–IN)發(fā)生情況,將入選患者分為CIN組和非CIN組,比較兩組患者上述指標的差異。 結(jié)果CIN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濃度在冠狀動脈造影后8 h明顯升高,24 h到達最高峰,48 h開始降低,但都顯著高于冠狀動脈造影前(P<0.05);與非CIN組相應(yīng)時間點相比,CIN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濃度也顯著增高(P<0.05)。結(jié)論 血清胱抑素C檢測對冠狀動脈造影后CIN的早期診斷有一定的價值,能較肌酐更早反映腎功能的變化。
胱抑素C;肌酐;冠狀動脈造影;造影劑腎病
隨著影像學(xué)和介入診治技術(shù)的迅速發(fā)展,造影劑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引起了造影劑腎?。–IN)的發(fā)生。研究表明CIN已成為院內(nèi)獲得性急性腎損傷的第三大原因[1]。目前血清肌酐(Scr)水平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CIN的指標,但研究表明Scr診斷腎功能損害缺乏敏感性,無法早期診斷CIN[2]。近來有研究[3]指出,胱抑素C(Cyst C)可作為早期診斷急性腎損害的臨床指標,但其用于早期診斷CIN的報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冠狀動脈造影后CIN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心內(nèi)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5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0例,女76例,年齡41~76歲,平均(59.2±5.5)歲。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應(yīng)用非離子型低滲造影劑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排除標準:(1)基礎(chǔ)腎功能異常;(2)碘過敏;(3)惡性腫瘤;(4)急慢性感染;(5)嚴重心功能不全;(6)近1個月內(nèi)進行了造影劑檢查的患者。所有患者禁用對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在冠狀動脈造影前,兩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BUN和肌酐等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所有入選的冠心病患者分別于冠狀動脈造影前24 h內(nèi)、冠狀動脈造影后8、24 h和48 h抽取空腹靜脈血7 mL,其中3 mL分離血清測定Scr與尿素氮(BUN);4mL分離血清用于測定Cys C,保存于-20℃無菌小試管中,集中待檢。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Cys C,試劑盒由北京九強公司生產(chǎn),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應(yīng)用生化自動分析儀檢測Scr和BUN。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后48 h內(nèi)CIN的發(fā)生情況,將上述患者分為兩組,即CIN組21例和非CIN組1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簽署冠狀動脈知情同意書。
采用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xué)會(ESUR)推薦的標準,即:使用造影劑后3 d內(nèi)引起血清肌酐上升>44 μmol/L(0.5 mg/dL),或較基礎(chǔ)值升高超過25%,并排除由其他原因?qū)е碌哪I功能損害。
CIN組患者的血清Cys C濃度在冠狀動脈造影后8 h明顯升高,24 h到達最高峰,48 h開始降低,但都顯著高于冠狀動脈造影前(P<0.05);與非CIN組相應(yīng)時間點相比,CIN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濃度也顯著增高(P<0.05)。而血清肌酐含量在冠狀動脈造影后8 h無明顯改變,24 h開始升高,48 h達最高值,但只有48 h的Scr值較冠狀動脈造影前和非CIN組48 h的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Cys C和Scr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Cys C和Scr水平的比較(±s)
注:與造影前及非CIN組相應(yīng)時間點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n) Cys C(mg/L) Scr(μmol/L)CIN組造影前8 h 24 h 48 h非CIN組造影前8 h 24 h 48 h 21 1.27±0.15 2.15±0.17*3.51±0.35*2.09±0.27*75.8±6.3 78.4±7.2 86.5±8.3 93.1±7.4*135 1.25±0.21 1.32±0.19 1.42±0.23 1.35±0.25 76.6±6.5 79.7±6.3 78.5±6.2 77.8±6.7
所有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前胱抑素C與肌酐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432)。冠狀動脈造影后24 h的胱抑素C與相應(yīng)時間點的肌酐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375)。
近年來,CIN成為院內(nèi)獲得性急性腎衰竭的重要原因,其總發(fā)病率為3%~14%。目前臨床上檢測CIN的最常用指標是肌酐濃度。有研究[4]稱在應(yīng)用造影劑48 h內(nèi),大多數(shù)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無明顯變化,通常在造影后3~5 d出現(xiàn)其變化的峰值,并在1~3周內(nèi)得到恢復(fù)。由于多數(shù)患者此時已經(jīng)出院回家,所以若用血清肌酐診斷CIN,則會忽視此類患者的診斷,耽誤其早期治療的時機。
血清胱抑素C(Cyst C)是一種非糖基堿性蛋白,屬體內(nèi)基本微量蛋白之一,可自由濾過腎小球,再由近曲小管細胞重吸收并迅速分解代謝。所有有核細胞都能穩(wěn)定地產(chǎn)生胱抑素C,且血中濃度不受年齡、性別、飲食、炎癥以及大多數(shù)藥物等因素影響[5]。循環(huán)中胱抑素C清除的唯一場所是腎臟,其血清濃度取決于腎小球濾過率(GFR),能較理想地反映腎小球的濾過情況的變化。有研究表明[6-7],在評價腎小球濾過率方面,血胱抑素C較Scr更敏感、可靠。一項納入了4 637例的研究[8]表明胱抑素C水平對腎功能損傷預(yù)測的敏感性明顯優(yōu)于血肌酐水平。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IN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濃度顯著高于血清肌酐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能較肌酐更早反映腎功能的變化,對早期診斷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后CIN有重要價值。因此,血清胱抑素C可作為早期診斷冠狀動脈造影后CIN的靈敏、可靠的指標,值得推廣應(yīng)用。
[1]Nash K,Hafeez A,Hou S.Hospital-acquired renal insufficiency[J].Am J Kidney Dis,2002,39(5):930-936.
[2]Stevens LA,Coresh J,Greene T,et al.Assessing kidney function measured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N Engl J Med,2006,354(23):2473-2483.
[3]Gami AS,Garovic VD.Contrast nephropathy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J].Mayo Clin Proc,2004,79(2):211-219.
[4]趙瑋,姜文兵,王毅,等.血胱抑素C對冠脈造影患者早期腎毒性的評估[J].全科醫(yī)學(xué)臨床與教育,2011,9(2):127-130.
[5]顧春瑜,鄭磊.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腎移植患者腎功能中的應(yīng)用[J].國外醫(yī)學(xué):臨床生物化學(xué)與檢驗學(xué)分冊,2004,25(6):559-561.
[6]Gami AS,Garovic VD.Contrast nephropathy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J].Mayo Clin Proc,2004,79(2):2277-2283.
[7]Herget-Rosenthal S,Marggraf G,Husing J,et al.Early detectio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by serum cystatin C[J].Kidney Int,2004,6(3):1115-1122.
[8]Shlipak MG,Sarnak MJ,Katz R,et al.Cystatin C and the risk of death andcardiovasculareventsamongelderlypersons[J].NEnglJMeal,2005,352(20):2049-2060.
R692
B
1674-4721(2012)07(b)-0109-02
2012-04-19 本文編輯:趙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