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力
職教師資專業(yè)“形勢與政策”課程“三三制”教學模式探析
伍力
職教師資專業(yè)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強調職業(yè)性、教育性和學術性相融合。通過試行“三三制”教學模式,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團隊等方面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對職教師資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職教師資;“形勢與政策”課程;“三三制”教學模式
作為必修課開設的“形勢與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號)中規(guī)定,“形勢與政策”課按平均每周1學時每學期16周(有的學校直接按照每學期18周安排授課)計。
作為以培養(yǎng)既能從事專業(yè)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的“能做、會教、善學”的優(yōu)質職教師資為目標的職教師資本科專業(yè)方向(以下簡稱“職師專業(yè)”),在學生培養(yǎng)上往往更加強調突出職業(yè)性、教育性和學術性的融通,且要求實行“雙證書”制,即畢業(yè)生不僅取得大學本科學歷證書,而且取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fā)的國家職業(yè)資格等級證書。傳統(tǒng)模式下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一般是以專題講座和課堂灌輸為主,職師專業(yè)的學生往往感覺針對性不強,進而造成教學效果不佳。為確保職師專業(yè)“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筆者建議通過教學內容、教學體系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實行“三三制”教學模式來進行。
“三三制”教學模式由三部分構成,每部分各占三分之一學時。
第一部分為政策宣講。教育部每半年發(fā)布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是政策宣講部分的教學重點,務必要求學生吃透,做到真信、真學、真懂、真干。具體操作完全可以按照該提綱的要點來確定教學專題內容,之后由指定教師或研究有心得的專家來教授,每專題2學時,共6學時。
第二部分為活動教學?!靶蝿菖c政策”課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實時性和實踐性,特別在面對進行了大量實訓訓練,深入接觸社會的職師專業(yè)學生時,其立足點應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活動教學是指針對教育部每年印發(fā)的“高?!蝿菖c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的相關內容,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來進行教學。活動可以是根據專業(yè)特點觀看專題影視片,或深入專業(yè)對口的社會一線參觀走訪等,活動教學每次3學時,共6學時。
第三部分為研討教學。學生可以根據某個主題或結合專業(yè)特點的某些熱點議題進行時事點評。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開展實踐調研等方式做前期準備,再開展研討會,計6學時。
“三三制”教學模式能有效避免教學內容出現“枯燥”或“走樣”現象,防止在教學中出現結合“具體問題”過度而變成了“班會課”,或者過多的“談天說地”造成既無“形勢”又無“政策”。
“形勢與政策”課是由“形勢”與“政策”兩部分組成,教師在教學中既要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國內國際形勢及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又要根據學校、學科、專業(yè)特點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因此,可以用“三三制”的教學模式把理論教育與實操教育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同時也更加容易實現教學目的。
首先,圍繞“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進行理論教學。應當根據學生的思想特點,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授課,使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教育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教學內容應以教育部下發(fā)的要點為依據,在操作中可以將專題講授和重大事件教育相結合,如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學校的重大事件等都應涉及??傊?,在理論教學中要始終圍繞如何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回報社會這一目標來展開。
其次,根據學校、學科、專業(yè)特點和學生特點開展教育。職師專業(yè)學生的實訓實踐意識強,加上當前就業(yè)形勢嚴峻,結合這兩部分內容開展相關教育,是當前職師專業(yè)學生的迫切需求。因此,把實訓指導和職業(yè)素質教育納入“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例如,可通過邀請歷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創(chuàng)業(yè)成功人士、相關專業(yè)的企業(yè)中高層管理人員等作專題報告,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職場,提升職業(yè)意識,做好就業(yè)準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教學中的知識點、相關圖片和視頻結合起來,使教學中有視覺、聽覺的多重效果展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專題視頻。根據課程內容通過網絡選擇合適的視頻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播放。視頻收集可以考慮收集主旋律電影,如在介紹建國60周年專題時,就可以通過電影《建國大業(yè)》讓學生得到教育;也可收集各類紀錄片,特別是中央電視臺記錄片頻道的很多節(jié)目可以拿來開展教學。同時,也可以收集各種專題視頻,如在介紹兩會時,就可以將網上提供的兩會報道、評論甚至專家的解讀匯集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理論課堂與活動課堂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課堂教學方法的特點。例如,“三三制”教學模式第一部分的“政策宣講”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問題研究法、多媒體講授法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而在第三部分“研討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用情景教學法、講演法、辯論法甚至時事點評法等相對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時事點評”就是師生共同對正在發(fā)生、發(fā)展的國內國外新聞時事進行分析、評論。首先,師生課前搜集材料,可通過電視、報紙、網絡、廣播等形式做好課前準備;其次,課堂上學生以競答的方式發(fā)布一周要聞,并對新聞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評論;第三,教師對時事進行總結、歸納、點評。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不同學科、多個領域,因此,要建設好三支隊伍,主要包括作為教學骨干的輔導員隊伍、作為有益補充的學校其他教師隊伍以及校外的專家隊伍。校內教師隊伍可以由專兼任教師組成,輔導員是這門課程的專任教師,而對課程涉及的領域有相關研究的其他教師以及校內各級黨政領導應是兼任教師的主要選擇。校外專家隊伍可以由校外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地方政府的各級黨政領導以及學校校友組成。
教學團隊準備會是由負責部門(如學工部)根據每學期教學內容確定教學專題,明確以學院為單位的各個教師的教學任務,組織任課教師統(tǒng)一按教學要求備課。教學內容研討會是根據每學期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研室集體備課,要求教師分別承擔對應專題教學任務,同一個專題小組內的教師要按照同樣的教學基本要求授課,并且每個專題小組至少推出一名骨干教師在研討會上進行說課,教研室共同研討。教學信息反饋會一般在每個學期學生網上評教之后召開。會議一般分為兩部分,一是教師的反饋會,由每名任課教師總結本學期的教學情況、學生到課情況,同時上交個人授課課件和教案到學校的課程教學資源庫;另一個就是學生的反饋會,由學院組織學生學生代表以座談會形式進行,通過會議了解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以及對本門課程的意見和建議。
根據“三三制”教學模式,課程成績評價應當以開卷考核、心得體會、調研報告和辯論表現為主,評價項目應重視學生平時的學習和表現。期末成績還包括出勤情況、參與討論情況、平時作業(yè)完成情況、社會實踐情況等,最后由任課教師綜合評分。
課程成績評價將開卷考核、心得體會、調研報告、辯論表現等方面確定為不同學年的重點考核內容。學生在第一、第二學年的課程考核方式主要以開卷考核和撰寫心得體會為主,要求學生在教師課堂理論教學的指導下,完成開卷考核和以獨立或小組形式撰寫心得體會,體會還可以采用匯報課件、讀書(報)筆記、攝影攝像作品等形式。學生在第三、第四學年的課程考核主要以辯論表現和調研報告為主。學生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最終成績由教師根據其四個學年的考核成績綜合評定。
廣西師范大學德育基金項目“大學生形勢政策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師政科技[2008]8號)
伍力,男,廣西師范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G712
A 文獻標識碼:1674-7747(2012)03-0045-02
[責任編輯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