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敏
(河南省開封市計劃生育科研所檢驗科,河南 開封 475004)
生殖道炎癥是婦女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且復發(fā)率高,在困擾女性的多種慢性婦科疾病中婦科炎癥位居首位占48.6%[1],陰道分泌物常規(guī)檢測是女性泌尿生殖道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醫(yī)學檢驗項目,而生殖道是否感染以及感染的類型需要較好的檢測方法來監(jiān)測指導臨床用藥。本研究是對2256例正常體檢的育齡婦女,用3種方法同時進行陰道分泌物的檢測對比分析,現(xiàn)結果報道如下。
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來我院正常健康體檢的2256例育齡婦女,年齡22~49歲。
由婦科大夫常規(guī)取陰道分泌物厚薄均勻的涂于潔凈的玻片中央一式兩份待染色,另一份涂于滴有無菌生理鹽水的玻片上待鏡檢。
CTB檢測法:嚴格按試劑說明書操作。革蘭染色:按第三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染色[2]。鹽水濕片法:在顯微鏡下鏡檢后滴加堿溶液。
用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TB檢測法、革蘭染色法、鹽水濕片法分別檢出念珠菌338例(15.0%)、234例(10.4%)、185例(8.2%);滴蟲233例(10.3%)、176例(7.8%)、66例(2.9%);線索細胞325例(14.4%)、252例(11.2%)、25例(1.1%);雙腎球菌10例(0.4%)、12例(0.5%)、而鹽水濕片法無法檢出;纖毛蟲只有CTB檢測法檢出54(2.4%),可見數(shù)據(jù)中念珠菌檢出率最高,其次為滴蟲。
2.2 CTB檢測法病原體檢出率最高合計為960例(42.6%)、革蘭染色法755例(33.5%),而濕片法276例(12.2%),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陰道炎是婦女常見病、多發(fā)病,常見有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等。為確診病原菌的種類,有效防止婦科病,尋求準確可靠和檢出率高的方法對臨床診斷與治療有重要意義[3]。
CTB檢測法和革蘭染色法對念珠菌和滴蟲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鹽水濕片法。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等藥物的廣泛應用,念珠菌性陰道炎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可見幾種陰道炎中發(fā)病率最高,由于念珠菌孢子常依附于上皮細胞上透明度差,分辨率低,易漏診和誤診。同樣因為滴蟲受溫度的影響,取樣后時間過長或溫度不夠就會漏檢。因此對滴蟲和念珠菌的檢測,最好用CTB檢測法和革蘭染色法。
細菌性陰道病是由于藥物的濫用誘發(fā)生殖道內菌群失調引起的一種混合型感染,涂片查“線索細胞”是診斷細菌性陰道炎的依據(jù),可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4]。
近年來淋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細胞內外發(fā)現(xiàn)雙腎球菌是診斷淋病的主要依據(jù),結果可見CTB染色法對“線索細胞”、雙腎球菌的檢出率最高。
綜上所述,CTB染色法和革蘭染色法均優(yōu)于直接涂片法,而CTB染色法方法簡單,易操作,同時可檢出多種病原菌,特別對診斷細菌性陰道炎主要依據(jù)的線索細胞CTB染色法優(yōu)于革蘭染色法,因此CTB染色法提高了檢出率和準確率為臨床醫(yī)生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jù),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朱慧敏.中國女性知識分子生理健康狀況的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3):353-354.
[2]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3版.南京:東京大學出版,2006:754-790.
[3]徐建民,馬桂玲.2952例婦女生殖道感染病原體的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07,7(11):60-61.
[4]鄧晶榮,王靜.革蘭染色法和生理鹽水法在婦女陰道炎性分泌物種的對比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7):858-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