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在教學實踐基礎上指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應該是充分準備、預設與生成并重、情趣盎然、因地制宜、注重多元評價的課堂,秉承簡約而不簡單原則,以彰顯學生的智慧為宗旨,為每個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課堂
美術是一門欣賞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的學科?!睹佬g課程標準》提出:“通過學習美術,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美術的實踐能力,達到能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小學美術課一個班一周兩節(jié),如何將這兩節(jié)課有效利用,讓學生親歷一次次美的歷程呢?我認為構(gòu)建美術高效課堂是應然之舉。高效課堂的核心評價指標是課堂中教師的教學使學生的發(fā)展最優(yōu)化。那么我們?nèi)绾螛?gòu)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最優(yōu)化發(fā)展呢?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摸索出一些個人看法?,F(xiàn)拋磚引玉,以求教方家。
一、高效課堂是充分準備的課堂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想課堂效率最優(yōu)化,師生都應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不少教師外出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公開課,會發(fā)現(xiàn)這些課堂教學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拖沓之感,學生表現(xiàn)活躍,令人眼前一亮。這些都與師生的充分準備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作為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應胸有成竹,教具準備一應俱全。要求的油畫棒、水彩筆、膠水等應讓學生提前準備好。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的課堂上常有不少學生忘帶學習用具,有時候甚至連教師自己都準備不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慌了手腳,高效也就無從談起。實踐證明,充分的課前準備是課堂高效的前提。
二、高效課堂是預設與生成并重的課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課前應充分預設,這樣教者對課堂的調(diào)控才會越靈活。當然,教師應該認識到美術課堂是復雜多變的,隨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情形發(fā)生,也就是說,教師對課堂的預設是不可能窮盡的。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課堂偶發(fā)情況,憑借自己的教學智慧,在預設中生成。教師在備課時要借鑒“中國畫”的“留白”藝術,課不能備得太滿,要給課堂生成留出時間??梢钥隙ǖ恼f,高效的美術課堂教學大多是預設成功的,在此前提下,教師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智慧碰撞中邂逅無法預約的精彩。在這里,預設與生成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
教學《我喜歡的水果》一課時,我讓學生每人帶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上課時觀察它的外形,聞聞味道,把它畫下來。有兩個小朋友因為鬧了點小矛盾,將對方的水果扔在地上,水果被砸扁了,孩子哭了。見到此情形,我問清了情況,讓他們以《哭泣的水果》為題,畫出被自己砸扁的水果,想想此時水果會想些什么,以后你該怎么做?畫完后配上自己的感想。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道德教育。
三、高效課堂是情趣盎然的課堂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本領,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既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情感過程。如果學生產(chǎn)生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即使復雜的美術知識技能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被學生所理解、掌握。我根據(jù)學校承擔的南通市級課題《關注兒童情感體驗與發(fā)展的小學課堂生活研究》,結(jié)合美術課特質(zhì),著力打造“情趣”課堂。做到課伊始,情亦生;課正中,情趣濃;課結(jié)束,意猶存。我根據(jù)“情趣”課堂模式執(zhí)教的多節(jié)區(qū)級、校級公開課受到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評優(yōu)課獲得了區(qū)級一等獎。
四、高效課堂是因地制宜的課堂
所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作為農(nóng)村學校,我們應立足實際,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就地取材,為美術課堂服務。農(nóng)田里植物的根、莖、葉、果實,家禽的羽毛,都是進行手工制作的好材料。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用花、草、葉、豆子等制作貼畫,并讓學生說說制作過程,切實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蘿卜、土豆等蔬菜進行食物雕刻。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源于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美無處不在,深受學生歡迎。
我們?nèi)噫?zhèn)是江蘇省有名的棉鄉(xiāng),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寄來了棉花種子表達他對三余棉鄉(xiāng)的殷切關注。我?guī)W生深入田間地頭,觀察棉花的生長過程,讓學生將每個時間段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畫下來。同時,我讓學生用棉花制品做成各種小工藝品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學生多幅關于棉花題材的美術作品在市級以上美術評比中獲獎。
五、高效課堂是多元評價的課堂
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重結(jié)果不重過程的教育評價理念。采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手段,幫助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深入了解。很多時候,我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全班共同欣賞每一份獨一無二的作品,并說說你喜歡哪些作品,說出自己的理由。在全班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找閃光點,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產(chǎn)生成功的喜悅感。教師對學生的作品評價應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既全面,又應富有個性化,注重評價學習的過程,肯定學生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與眾不同之處,呵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成果。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構(gòu)建高效美術課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教師應勇于實踐,不斷摸索,同時汲取別人的寶貴經(jīng)驗,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境制宜進行教學,秉承簡約而不簡單原則,以彰顯學生的智慧為宗旨不斷探索,形成真正活躍、和諧、高效的課堂,為每個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三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