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小學生教育倡導學生的學習要勞逸結合。適當的開展閑暇生活教育和指導,能滿足學生的個人需要和興趣,擴展學生的知識,促進身心發(fā)展。而相當一部分小學生雙休日、寒暑假的閑暇生活內容良莠并存,閑暇生活質量不容樂觀!閑暇在農村教育中是一片空白,特別是在較為貧窮的地區(qū)。因此,農村學生的閑暇教育成為了農村教育工作者倍加關注的問題。在這里,我們通過少先隊教育和少年宮教育兩個方面,來談一談,農村學生的閑暇教育問題。
【關鍵詞】閑暇教育;農村學生;少先隊;少年宮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惟獨在閑暇時才有幸福可言,恰當地利用閑暇是一個做自由人的基礎。”閑暇,是人們在高度緊張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放松自己的最好的方式。過去,不少家長和老師認為,只有工作和學習是有價值的,而閑暇是在荒廢時間,這是不正確的。適當而有效的閑暇方式,不僅不會浪費時間,還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合理的閑暇輔導是必不可少的。農村教育由于其自身發(fā)展的不平衡,在閑暇教育這一方面就顯得有些落后。農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現(xiàn)狀受到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極大影響。首先說一下家庭因素。農村的經濟環(huán)境較差,許多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他們的監(jiān)管主要是年老體弱,文化水平較低的老人。這些監(jiān)護人的觀念就是,孩子只要身體健康,平安無事就可以了,許多時候很多孩子放任自流,缺乏教育,學校五天的教育教學所得讓兩天無聊的消磨折損得所剩無幾,長此以往,個別學生還會失足墮落、違法犯紀,走上犯罪道路。所謂的“5+2=0”的憂慮不無道理。其次是學校教育。農村教育注重的是成績,對于做人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學校將側重點放在了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對于成績差的孩子,幾乎是不管不問,再加上學校與其家長缺乏溝通,更使得這些孩子無人問津。另外就是社會因素。由于社會對于農村教育資源補給的缺乏,使得一些健康有益的娛樂場所不能建設,或者娛樂活動不能及時的展開,導致農村孩子的娛樂局限于那些管理不足的活動中。由以上的分析得出,加強農村教育中的“閑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在這里,給出幾種建議,以加強農村學生的閑暇教育。
一、重視少先隊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
學校和老師要組織學生,尤其是少先隊員,開展類似于雛鷹假日小隊的活動,其目的是組織學生在閑暇時間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例如,一些農村學校,在校園內召集少先隊員,以“紅領巾小隊”“陽光小隊”“雛鷹小隊”等名字,利用閑暇時間為村里的街道打掃衛(wèi)生,清洗道路基礎設施;有時,在特殊節(jié)日,如植樹節(jié),在村里栽種一些小樹苗,或者在重陽節(jié),學校出資買一些水果,隊員們帶上自己的節(jié)目,去敬老院慰問;他們還在村里宣傳科學知識,反對邪教、破除迷信。環(huán)保假日小隊的隊員經常上街撿垃圾、掃落葉、涂刷“牛皮癬”,還發(fā)動其他同學收集廢電池,為美化、優(yōu)化環(huán)境出力。農村的有關教育部門和學校,還應該主動與校外輔導員或者老師、大學生聯(lián)系,來給學生們開講座,作報告,講故事,介紹時事人物,風物人情,進行革命傳統(tǒng)和民族風情教育。每次活動開展完,學生們都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他們活動的過程,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這也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更有利于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從小就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關注社會,舍己為人的精神。
二、重視少年宮教育,豐富農村孩子的生活
少年宮教育,歷來是校外教育機構引以為豪的教學形式。幾十年來,它組織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深深地銘刻在中小學生的記憶里,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最美好的回憶。教育機構,要努力實現(xiàn)少年宮活動的系列化,課程化。和學校一樣,少年宮的目標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其活動的設置,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題,著眼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動機,主張通過一系列由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使學生獲得經驗,培養(yǎng)興趣,解決問題,鍛煉能力。少年宮的活動一般重視學生的興趣。因此,主辦單位可以設立藝術、科技以及各種群眾性的活動。學生可以利用雙休日、寒暑假時間,展開藝術類,科技類知識和技術的學習,豐富自己的課余文化生活,為自己創(chuàng)造另一種生動有趣的學習空間。另外,少年宮應該多開設一些與學校學科課程互補的,相互促進的活動項目。無論是學校的活動課程,還是少年宮的活動內容,都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少年宮的建立與完善,能彌補學科內容的滯后,并且在知識形式上互補,活動強調的綜合性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例如,少年宮可以開展課外閱讀比賽,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拓展其知識面,開闊視野,積累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村莊為單位組織課外讀書小組,不同年級的學生聚在一起,相互借閱,相互指教,相互比拼,其樂融融,受益匪淺;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班,如書畫班,樂器班等,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讓他們不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學到自己喜愛的技能,增強他們的社會競爭意識;組織學生經常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畫畫、游戲、踢毽子、玩呼拉圈、放風箏、收看電視新聞等,引導學生在娛樂的同時相互交流,相互幫助,或者適當的開展夏令營活動,使孩子們玩得開心,玩得文明。另外,少年宮活動應督促學生做家務,培養(yǎng)勞動觀念?,F(xiàn)在農活兒相對較少,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應該學習,不愿意讓孩子長大再呆在農村,所以,不讓孩子碰農活兒。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少年宮應召開教育講座,幫助家長提高對學生參加勞動重要性的認識,與他們溝通思想,統(tǒng)一認識。
三、結束語
采取適當的閑暇,有助于孩子們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對于農村的孩子,從某種程度上,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在走入社會的時候,能和城市的孩子一樣,更具競爭力??傊?,農村孩子的“閑暇”一定要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深刻認識到閑暇本身就是值得挖掘的極為可貴的教育資源,不要讓學生的閑暇成為被我們教育工作者遺忘的空白地帶。家庭、學校和社會,只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農村教育的問題,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唐雪飛.關于農村小學生閑暇時間的研究與指導[J].中國人民教師.2007(1)
[2]盧青云.生活教育理論與農村小學生閑暇生活指導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03(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zhèn)德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