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中閱讀教學對于發(fā)展學生交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關鍵詞】語篇教學;常見現(xiàn)象
前不久,我們通州區(qū)組織了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同題異構”活動,是6B uint5 《The seasons》一課。在這次活動中大家本著對語篇教學理念的理解,上了幾堂精彩的課。參加完這次活動,我對語篇教學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與對那次語篇教學活動談幾點感受。
一、語篇——分裂式的開始
在活動中我們老師都有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大家都把《The seasons》分成了三段:引言,38頁第二部分,39頁第三部分,然后進行分段的教學,最后再整體的教學,有點類似語文的分段式教學。語篇教學首先應該突出它的整體性,語篇首先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出現(xiàn)的,不管是對話還是故事,它都有相對完整的語意和語境,也有相對完整的語用目的和語意功能。我們不應該把它分裂成幾個部分,應該首先讓學生整體的感知語篇,大體了解這個語篇講什么事,而不是一上來就只對引言部分進行理解。雖然很多時候引言往往就體現(xiàn)了語篇的中心話題,但不能割裂引言和其余部分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應把語篇的材料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我想語篇的教學是否可以不要從引言入手,而是直接的整體泛讀,讓學生自己感知,然后完成書后的判斷題,在學生回答時讓學生找找文中的句子讀一讀,以此開始語篇教學。而不是一貫的在課文整體基本閱讀完成后再進行教學評價。我們在語篇教學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紹,文化差異的凸顯,對優(yōu)美詞句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不是為了我們教師好教一點,把整個語篇進行分裂式教學。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獨立發(fā)散的英語思維能力,就要從我們的語篇教學抓起,語篇教學的開始,就像我們平時看一份報紙那么自然。我想那是學生在課外閱讀和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更需要的。
二、語篇生詞的處理
在語篇教學中我們都會遇到大量的生詞,那么我們怎么處理呢?在這次活動中有以下三種形式:
1.課前處理
在進入語篇前首先處理課文的生詞和詞組,教師通過圖片,多媒體直觀形象的解釋了相關的生詞和詞組,有些還進行了相關的練習。我算了一下,基本上要花10分鐘,固然在接下來的語篇教學中輕松不少,但我想語篇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教授語法,講解生詞,詞組的搭配,應該快速的進入文本,不是掃除外圍后,再輕松進入。我們可以在上一堂課上向?qū)W生介紹這課的文化背景,文化現(xiàn)象,這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語篇。
2.教師對一些生詞不做處理
在語篇教學中有些教師對一些不影響語篇理解的詞匯只是認讀一下,而不做相關的詞義解釋。我想這是可以的。我們在語篇教學中應該對詞匯進行分類,必會的我們結(jié)合語篇精講,對那些不妨礙語篇理解的,使用頻率比較低的詞,可以在課上不處理,留到課后讓學生自己通過字典或網(wǎng)絡去查,我們沒必要事事巨細,發(fā)揮一下學生的能動性,學習的自主性。在以后的閱讀中,當他遇到生詞時,不知道怎么辦?我想這也是一種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課程標準中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的體現(xiàn)。
3.課中處理
這是語篇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的選擇,大家結(jié)合句子,通過圖片或者多媒體展示相關的生詞詞義。有的讓學生猜測詞意,都是很好的。但我也發(fā)現(xiàn)形式比較單一,我們在解釋詞意時應該多樣化。在猜測時也可以給學生適當?shù)奶崾荆虿捎脤W生簡單易懂的英語詞匯來解釋生詞。如在解釋cold時,我們可以用反義詞解釋,it’s not hot.有時我們也可以用近義詞來解釋,替換。有時還可以給學生幾個選項來選擇。這樣多樣化的手段看起來降低了難度,實際有助于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多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加深對語篇的求知欲,探索欲,并更好地理解語篇。
三、語篇教學課堂“悶”
在這次“同題異構”活動中有一個共同點,語篇教學時課堂比較悶,不像詞匯,句型教學時活潑,課堂也仿佛缺少了生機和張力。大家交流時,都感覺語篇教學比較難以讓學生活起來。我想,想讓學生生活起來,首先我們應該讓語篇活起來?!禩he seasons》這一課,在文本閱讀前可以播放一下紐約的城市宣傳片,讓學生對紐約有一個初步的直觀了解。通過宣傳片可以了解紐約的城市象征,城市特色,城市藝術和文化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活起來。在語篇教學結(jié)束后,可以給學生播放紐約和南通的四季短片,讓學生用三、四句話說一說他們的異同點。我們也可以讓學生交流一下拍過的家鄉(xiāng)季節(jié)照片。這樣閱讀就走進了學生的生活,我們的閱讀教學才具有意義,才能使學生真正的活起來。
有些語篇是必須要向?qū)W生介紹文化背景的,例如《At Christmas》我們就有必要在課前向?qū)W生介紹西方的圣誕節(jié)情況,也可以進一步告訴學生英國的倫敦,澳大利亞的悉尼從來沒有過白色圣誕節(jié)。在學生感受到這種文化差異性后,再去學習課文,學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語篇的含義和文化內(nèi)涵。
當然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多啟示,為大家語篇教學的交流搭了一個平臺。我想我們農(nóng)村的小學英語教學在不斷地探索和前進中,也一定能找到一條有著英語學科特色的發(fā)展之路。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袁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