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改善科學課的教學現(xiàn)狀,上好科學課,使學生愛上科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教師只有以愛感化學生,寬容和賞識學生,做微笑的天使,多一點創(chuàng)新氛圍,讓課堂生動起來,讓他們體會合作的快樂,讓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讓我們的孩子都喜歡上科學,并像科學家一樣去觀察、研究、思考我們這個世界,這就是科學老師的職責。
【關鍵詞】科學;合作;快樂課堂
從事科學教學工作十幾年了,通過教學,我才真正認識了這門學科。我發(fā)現(xiàn)科學課的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說白了,到現(xiàn)在為止,科學課還處于一種“姥姥不疼,爺爺不愛”的尷尬地位。在許多家長甚至老師的心目中,科學課是可有可無的科目,甚至有的家長根本不知道有科學這門課程,所以,學生也往往忽視這門學科。其實,誰都知道,振興國家和民族是離不開科學的。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也直接關系到這些孩子的將來,從大的方面講也關系到民族和國家的前途。但從現(xiàn)實看,學校擔任科學課的專職老師很少,即使是兼職的,隊伍也常常換,幾乎每年都有新面孔。
如何改善科學課的教學現(xiàn)狀,上好科學課,使學生愛上科學,是任課教師長期探索的目標。教學中我對教學的有效性做了一些探索,取得顯著成效。
一、以愛感化學生,做微笑的天使
首先,做老師的得先學會微笑,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因為,這些學生已經(jīng)受夠了語、數(shù)、外老師的“虐待”,學會微笑,老師的人氣會不斷地“飆升”。無論在哪里,都會有學生和你打招呼,這時,你可以微笑作答,也可以還上一句:“你好”,這一招,會很快讓學生喜歡上你。這也正符合新課程所提倡的建立平等師生關系的新理念。記得六(1)班的班主任老師跟我說過:“我們班的學生都說喜歡科學老師,因為你很溫柔,從來不對他們兇”。先讓學生喜歡你,才有可能讓學生喜歡上你上的學科——科學。愛屋及烏嘛!其實教學中,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喜歡授課老師。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的學生,有多少真正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為了成績有的老師的方法真的是太簡單粗暴了,又怎能讓這些學生真正地喜歡上你教的科目呢。
二、寬容而賞識學生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每個班里都會有一些特別聰明但又特別喜歡“出風頭”的學生,他們往往是班里的“老大”。所以,老師務必盡快記住他們的姓名,甚至小名。在課后經(jīng)常和他們談心,跟他們交朋友,甚至是做“哥兒們”,并且跟他們“約法三章”。要上好一堂好課,離不開這些學生的配合。如果沒將這些孩子“馴服”,他們就會在課堂上搗亂,其他的同學就會有樣學樣了。凡是這些孩子,他們往往是被批評慣了的,最受不了的,就是被表揚了!誰都有想被別人承認的愿望,所以,一兩句看似無意的表揚往往會把這些孩子“治”得老老實實的。記得上次的評選“為人師表星”活動,六(2)班有一位“調(diào)皮王”他給其他的任課老師都打了“D”,惟獨給我打了“A”。當然,孩子的想法是不成熟的,但卻是很單純的。我只不過是上課時多提問了他幾次,多鼓勵了他幾次,沒想到他就喜歡上我了。
三、多一點創(chuàng)新氛圍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因此有必要讓實驗室自己說話,讓學生時時刻刻看到創(chuàng)新,讀到創(chuàng)新,想到創(chuàng)新,做到創(chuàng)新。
在實驗室的四面寬墻上設計創(chuàng)新專欄。每個創(chuàng)新專欄方框里面的科普內(nèi)容都是教師精選最前沿的科技知識、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科普文學,以及學生獲獎的科技小論文和適合學生動手操作的科學實驗等,并且定期更換。這些創(chuàng)新專欄整體看上去圖文并茂、和諧美觀,每一處都顯示著設計者的巧妙用心,孩子們在這些設計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興趣。
四、要讓課堂生動起來
學生好動愛玩是天性。在每節(jié)的最后五分鐘,指導學生下節(jié)課需要帶些什么材料,這樣,每節(jié)課學生圍繞所帶的材料做做實驗,交流交流,總結總結,一節(jié)課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印象深,收獲大,遠比說教的效果大,科學的素養(yǎng)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yǎng)。
五、科學地替孩子分組,讓他們體會合作的快樂
為了增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探究的效率,往往老師們都會替學生分組。但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我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搭配,如自由和民主相結合。我讓學生可以和好朋友2到3人一組,他們往往會找同性的同學自由組合,但是,要做到男女搭配就不太容易了,因為,有的班上有威信的小干部,大家都想和他們組成小組,而一些相對沉默寡言的同學,大家都不去選擇。這時,為顯示公平,我采取了抽簽的形式,讓他們知道有時候是要講“緣分”的,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
六、讓科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我聽說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边@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義在于經(jīng)歷”。我們做了各種努力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他們探究活動成果的舞臺,成為學生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樂園。但如果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作為保證,一切都是空談。因此要花時間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yǎng)、小制作、小發(fā)明、小課題研究、科學知識競賽、科普知識講座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自己獨立思考,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去經(jīng)歷探索研究的過程,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偠灾?,實驗室是學生科學活動的主陣地。我們應努力做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面墻都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科學創(chuàng)新活力”。
只要老師用心,讓這些可愛的孩子愛上科學其實并不是很難。通過科學的課堂,讓我們的孩子都喜歡上科學,并像科學家一樣地去觀察、研究、思考我們這個世界,這就是科學老師的職責。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qū)古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