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兩方面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進行梳理:以生為本,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設氛圍,激勵學生主動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
探究性實驗作為一種學習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設計良好的實驗本身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從好奇出發(fā),進而產(chǎn)生興趣來完成的,而不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的。在實驗中學生為了解決遇到的問題會對實驗進行探究活動,這個活動完全是由學生的興趣維持的,因此為了得到實驗的結果,學生的興趣會持續(xù)下去。這樣探究性實驗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成為了學習化學的動力。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進行探討。
一、以生為本,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中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近距離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更高層次的認識興趣。因此我們說成功的實驗教學方法往往是以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以欲望激勵學生參與,千方百計幫助學生樹立探究的興趣,進而才能使學生有恒心堅持探究下去,學生才會盡可能多地挖掘自身探究實驗的欲望。探究性實驗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即以生為本,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親自進行實驗、完成結果分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在高一新課的教學中,更是如此。下面來看一則教學過程中的案例:
探究氯水成分
【學習目標】
初步掌握氯水成分的檢驗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氯水成分。
【重點難點】氯水成分的檢驗方法。
實驗儀器與藥品:試管、點滴板、玻璃棒、膠頭滴管、pH試紙、NaHCO3溶液、AgNO3溶液、稀硝酸、稀鹽酸。
【教學過程】
[引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氯氣的物理性質。
[實物展示] 觀察一瓶氯氣和一瓶氯水的顏色。
[結論]氯氣和氯水都呈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存在大量氯分子。
[自主實驗]將三張紅紙分別放入氯氣、水、氯水中,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只有氯水中的紅紙褪色。
[結論]氯氣溶于水不僅有物理變化,還有化學變化。
[設疑]氯氣和水反應后的產(chǎn)物是什么?
[猜想]可能含有HCl。
[自主實驗]分別向下列溶液中加入適量氯水,并記錄現(xiàn)象
碳酸氫鈉溶液
硝酸銀溶液
pH試紙
[實驗結論]氯水中含Cl-、H+。
[疑問]為什么pH試紙先變紅后褪色?是不是鹽酸的作用?
[自主對比實驗]將鹽酸滴在pH試紙上并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結論]鹽酸只能使pH試紙變紅,而不能使其褪色。
[思考]氯氣和水反應產(chǎn)物還應有一種含有氧元素的物質,是什么呢?(通過閱讀課本)
[學生回答]HClO。
引導學生寫出反應:Cl2+H2OHCl+HClO
[師生共同歸納]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
當時課堂上同學們的討論很激烈,大家邊討論,邊動手實驗。“氯水中竟有這么多未知的微粒,能和那么多物質發(fā)生反應?!薄把?,HClO的氧化性真強,竟然能使變紅的試紙褪色。”在我觀看學生實驗的過程中,聽到學生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后來我得到同學這節(jié)課的反饋是:“老師,我不僅知道了氯水的成分,還理解了氯水所能發(fā)生的反應。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做一些這樣的實驗。”
從上面這則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為主,注重了協(xié)作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個體學習與集體學習相融合,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體。整個教學過程中同學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學習方式不再是“我講你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氯水成分的欲望。
二、創(chuàng)設氛圍,激勵學生主動探究
學生對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學生在化學實驗探究過程中,認真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等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自然傾向的激發(fā)。教師必須注意給學生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氣氛。在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實驗方案,即使是在學生提出得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錯誤的實驗方案時,也要找出其中存在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充分肯定學生在提出實驗方案過程中的主動參與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下面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一個案例:
鐵化合物和亞鐵化合物相互轉化的探究
【目的】探究Fe3+和Fe2+相互轉化的條件
【試劑】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SO4溶液、新制氯水、雙氧水、鐵粉、KSCN溶液。
【要求】
1.請根據(jù)氧化還原基本原理,提出有關Fe3+和Fe2+相互轉化條件的假設。
2.設計Fe3+和Fe2+相互轉化的實驗方案,實驗并記錄現(xiàn)象。
轉化類型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探究實驗一Fe2+ → Fe3+
探究實驗二Fe3+ → Fe2+
[引導]請從上面的試劑中選擇Fe2+→Fe3+需要的氧化劑?
[答]新制氯水和雙氧水。
[自主實驗]向盛有1mL 0.1mol·L-1FeSO4溶液的試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再加入幾滴新制的氯水(或雙氧水),振蕩試管,觀察現(xiàn)象。
[描述]不顯紅色,再加氯水(或雙氧水)振蕩后,溶液變?yōu)檠t色。
[書寫反應方程式]略
[實驗結論]Fe2+被氧化為Fe3+。
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了探究實驗二的強烈愿望。
[引導]請從上面的試劑中選擇Fe3+→Fe2+需要的還原劑?
[答]0.1mol·L-1 FeCl3溶液、鐵粉、KSCN溶液。
[自主實驗]向盛有2 mL 0.1mol·L-1 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鐵粉,攪拌充分反應后,滴入幾滴KSCN溶液。
[描述]溶液只由淺黃色變?yōu)闇\綠色,不顯血紅色。
[反應方程式]略
[實驗結論]Fe3+能被鐵粉還原為Fe2+。
[小結歸納]:
這個設計利用了氧化還原的知識,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比較明顯。學生想探究奧妙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這樣教師也從單調(diào)的方程式中解放出來。但在第一次上本節(jié)內(nèi)容時,我還是發(fā)現(xiàn)新問題:由于沒有對以前學過的與本節(jié)課有關聯(lián)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復習,導致學生在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上有一定的不足。但我們在評價該方案時切不可全盤否定,應給予表揚。我們先肯定了該方案后再引導學生在描述實驗現(xiàn)象時加以規(guī)范,這樣學生在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后會增強自信心,主動去探究。
【參考文獻】
[1]竇曉旭.應用實驗探索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貴州教育.2007年第4期
[2]羅俊.科學探究活動在中學化學教育的感悟點滴.內(nèi)江科技.2007年第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