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文章才是真正樸實的文章?通常的看法是思想感情上要求真實自然,不虛假做作;內容上要求充實,形象豐滿;語言上要求樸素凝練,不華麗不浮夸。這些都對,但僅此而已嗎?我認為其實樸實并不樸,它有著很高的要求。
一、從感情上來說,樸實是激情后的沉靜
感情往往是作文的生命,好作文就是一段富有生命激情的充滿痛苦和歡娛的心靈體驗。樸素的感情不等于平淡的感情。平庸之文要么是沒有激昂起伏動人心弦的感情,讀者感受不到濃烈的悲喜愛恨,要么是唱高調的虛假和偽圣,充滿著使人厭惡的虛情假意,是世俗功利層面的獻媚。而樸實之文不僅深蘊樸素的真情,更是對感情作了非常精心的處理,是把生命的激情化作了生命體驗后的沉靜,是生命交流和靈魂碰撞后安靜的訴說,是質樸真實的情感經過心靈醞釀和洗滌后的本色表達。這種“情”已接近了“理”,給人帶來哲學上的沉思,生命本質意義上的啟迪。從這個角度來說,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是很忌諱感情平淡的,得不了高分也常是這個原因。而樸實的文章給人最大的誤解也就在這里,所以一定要讓閱卷老師強烈地感受到你涌動的真情。
二、從題材上來說,樸實是粗俗后的精致
學生對題材的處理,常有兩個缺點,一是俗,一是粗?!八住笔侵覆牧贤巧钪懈」饴佑八?,淺嘗輒止熟透濫透,毫無新意??梢韵胂?,這樣的題材,這樣的格調,即使你能在構思上苦心孤詣,在語言上精益求精,你還能得幾分呢?“粗”是指學生處理材料往往簡陋,寫人敘事手法單一,沒有層次沒有詳略沒有變化,缺乏必要的環(huán)境、景物、心理、語言、動作、肖像等描寫,缺乏必要的鋪墊、過渡、照應、襯托、對比等。這樣的文章自然形象干癟,內容貧乏。
而樸實之文的材料雖然也是來自于熟悉的日常生活,卻又穿越了日常生活。作者的目光透過生活平庸瑣碎的表象,伸入到歷史、時代、社會的深層,發(fā)現了其背后的意義,挖掘出了民族深厚積淀的精神,觸摸到了人性深處的溫暖、淳樸、善良和潔凈,領悟到了人生的曠美和感傷,具有了憂慮蒼生疾苦的情懷等。同時又很強調內容的充實,在人物的刻畫事情的描述上要求精致細膩,有很多傳神的細節(jié)。并且寓豐富于凝練之中,往往一句一意,一句一事,看似簡單的一詞卻使人物一下子站起來,事情一下子凝重起來。用這樣精致的意識處理材料,就會過濾掉淺陋粗俗的東西,留下別致高雅溫馨芬芳的因子。
三、從語言上來說,樸實是華麗后的平淡
不少同學有個認識誤區(qū),以為樸實是不需要講究語言的,只要用淺顯易懂的話表達出真實樸素的情感就可以了。實際上任何好文章都是講究語言的??鬃诱f:“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即語言要生動活潑,意蘊豐富,意境深遠,善于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否則文章就不會流傳很廣。一篇文章雖不能字字珠璣,但也務求能有幾個亮點。
樸實之文的語言相對來說確實更提倡樸素平淡簡潔洗練,反對堆徹華麗的辭藻,無病呻吟的煽情,思想內容空洞貧乏的大段修辭。但這種樸素平淡簡潔洗練的語言不是朝夕之功,是多少年錘煉后的精華。對它們的功能為何要比華麗好,也需要經過一個思想的輪回才能真正認識到,自覺地返樸歸真。所以往往要先學會華麗的語言,要積累大量豐富的藻飾之詞,要“為賦新詞強說愁”,經過了這一階段,再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思想境界的提升,才會自然地說“天涼好個秋”。
四、從技巧上來說,樸實是賣弄后的自然
樸實之文要不要技巧?看似無技巧,一腔發(fā)自心靈的真情自然地流淌而出,娓娓道來。其實無技巧的背后大有技巧,只是這種技巧和文章本身結合得很緊密很自然,以致我們感覺不到了。
作文是要講究技巧的,問題是要善于運用技巧。初寫作文,喜歡賣弄技巧,生恐讀者注意不到,結果反而生硬做作,和文章的思想內容結合不起來,甚至傷害了后者。只有到了一定的層次,化有形為無形,變賣弄為自然,如鹽入水,有其味而不見其形,才是真正的樸實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