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主動參與的。學生主動參與即學生主體參與認識的行為不是被動的,而是自覺自愿、積極主動的。學生參與越主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這表明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jīng)形成。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這個情境要成為他們主動施展才能的平臺,進而促成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教師應該精心策劃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以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
一、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樂于思考
自主學習要建立在善于思考的基礎上,沒有思考的學習是無任何意義的。數(shù)學家高斯是樂于思考的代表,正是由于他的樂于思考,使自己獲得了全方位的發(fā)展,他不僅是數(shù)學家,還是著名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梢哉f,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樂于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進行多方面啟發(fā),多進行反問,鼓勵他們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F(xiàn)在的好多學生懶于動手、動腦,一有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便懶于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如果此時老師能鼓勵他們自己思考,也許學生經(jīng)過仔細分析,就能想出解題方法了。因此,要根據(jù)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
讀書學習是需要又學又問的。問是讀書的鑰匙之一,是思考的起點和探究的體現(xiàn)。宋代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碑斎惶釂柺怯幸欢ǚ椒ǖ?,也需要培養(yǎng),提問不能胡問亂問。好的提問首先要問自己,要多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些為什么。不可盲從,別人的答案究竟對不對,應當經(jīng)過自己思考、鑒別,將別人的答案與自己的想法進行對比,想一想兩者之間的差別,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思維的缺陷,學習別人好的思維方法。只有學生自己會恩、會問、會學,這樣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在學生自身的潛力得到發(fā)揮時,課堂教學才能變得更有效。
二、強化學生合作學習,共同交流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的問題需要解決,當自己獨立思考后還是解決不了的時候,學生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求同學共同合作解決?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昂献鲗W習”把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在課堂小組內討論,尋求解決策略,教師要做的正是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應當積極發(fā)言,并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互相質疑、交流,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會得到極大地提高,主體地位就會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機會很多,學生可以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的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和演變過來的,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后,大部分問題都能解決,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再稍加點撥即可,這樣可以節(jié)約大量時間,并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fā)展。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堂內容,一定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配合下進行,使學生相互幫助、共同促進。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究者的身份出現(xiàn),從而提高學生積極性。小學生的思維相對單一,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往往就會影響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甚至造成失誤。設計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同時,組織小組討論、思辨、交流,這樣非常有利于解決問題。
三、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深入研究
作為教師就是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交互影響,并從中使自己的個性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要用優(yōu)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已所短。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讓學生深入探究呢?
1.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有一次課堂練習后,我有意識地讓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我讓學生互相查看批過的卷子,然后選出他們認為練習做得最好的同學。由于同學們理解了取長補短的意義所在,所以發(fā)生了可喜的現(xiàn)象:有的優(yōu)生寫上了差生的名字,他們是真正從內心里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閃光點。優(yōu)勢互補的學習形式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
2.小組合作,相互競爭
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時,倡導組內合作,組組競爭,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相互競爭。因為學生不僅要完成他們自己的任務,還要與組內其他的成員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小組的競爭力。比如同—個問題,看哪一組先解決,解決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決辦法,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3.自我定位,互改作業(yè)
作業(yè)批改以往都由教師們一手包辦,學生并沒有參與其中。在當前教育下,我們應該重視和動員學生自我定位,相互批改作業(yè)。發(fā)揮學生在評價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組中的批改往往很認真,要求特別嚴格,對于有分歧的地方還會相互據(jù)理力爭,這樣做,學生會對所學知識進行再一次認識,從而逐步鍛煉學生的評判能力。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使課堂學習顯得更加有效。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教授藝術。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廣大教師一定要以教學理論為指導,經(jīng)過不斷實踐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自身素質。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