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討論法”就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個理論或實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辯論、相互學習,以求得正確認識的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法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zhì)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靈活運用
討論式教學法有利于使學生在討論中各抒己見,將各種不同的觀點和矛盾能交融在一起,通過群體思考,在思維的相互碰撞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互相批評、互相教育、歸納綜合,以此來共同認識矛盾、解決矛盾,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實際運用能力。一般來說,對某種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的認識往往要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人生、價值等諸多因素,只有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全面、歷史、辯證地分析它。學生在相互討論中能做到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充分調(diào)動群體的智慧和力量,達到認識上的深化和擴展。
二、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
思想品德課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比較、批判、評價、表達等七種能力。能力是在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討論式教學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它能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第一,學生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能加深對知識本身的理解,深刻領會知識的內(nèi)涵,提高比較、鑒別、分析的能力;在討論過程中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第二,討論是個學習互動的過程,通過對自我認識的反省與對他人認識的評價,提高學生批判和評價的能力。第三,參與討論的關鍵是學生能清楚明白地向其他同學闡述自己的觀點,要做到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就要提高文字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第四,對時事熱點問題展開討論,要求學生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敏捷的思維力、較好的綜合分析能力。討論式教學法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zhì)上具有重要意義。
三、有利于學生提高智力、整體發(fā)展
因此課堂教學除了要授以學生知識外,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志、思想素質(zhì)。“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封閉式教學只會培養(yǎng)出“以自我為中心、孤芳自賞、人格不健全”的學生。討論式教學是一種開放式教學。是群體活動。它會使學生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進而幫助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擺脫自我中心,增強集體意識;討論教學法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相互論辯組織教學,它要求學生樹立團體協(xié)作意識、增強競爭意識,培養(yǎng)自信、自強精神,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還有助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所有這些都對學生健康的人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知識的效果。
由此可見,討論式教學法對于在中學思想品德課中貫徹素質(zhì)教育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讓我們在素質(zhì)教育精神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教學法的研究,為開創(chuàng)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明天而努力。
(作者單位 山西省柳林縣李家灣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