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課堂演示實驗中增設與生活相關的物品作為實驗的器材,對提高農(nóng)村中學實驗設備利用率起著重要的作用??梢酝癸@演示實驗的效果,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重點和難點,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
關鍵詞:物品;物理實驗教學;應用
實驗對學生學習物理以及對教師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作用而言,是不容忽視的。加強演示實驗,對物理教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幾種物品在改進物理演示實驗的幾個實例,供同行參考。
一、用礦泉水瓶演示完全失重
在礦泉水瓶側面開一個出水孔(開得小一點),在瓶子放在桌面上時,由于重力,水會從小孔流出。若使瓶子突然向上拋出、向下加速拋出、斜向下拋,水都不會從孔中噴出。由此可以說明完全失重現(xiàn)象。驗證出拋出去的容器在沒有動力作用下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二、利用揚聲器、電磁爐演示電磁感應現(xiàn)象
1.首先利用—個廢舊揚聲器,先讓學生觀察揚聲器的結構,揚聲器由音圈(線圈)、永磁體、錐形紙盆、支架四部分組成的。然后將數(shù)字萬用表(或指針式萬用表)置于“50”或“1mA”檔上,把揚聲器口向上平放在桌面上,萬用表的兩只表筆分別接觸在揚聲器的兩個焊點上,用手上下推動揚聲器的紙盆,觀察顯示屏上的數(shù)字隨著紙盆的上下運動發(fā)生跳動,表明音圈在磁場中上下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了感應電流。
本實驗的優(yōu)點是讓學生看得見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微電流的“數(shù)字”,克服了教材中做該實驗靈敏度低的缺點。
2.先把電磁爐放在實驗桌上用一張花布遮住,同時準備一個線圈和白熾燈連接成—個回路。第一步使回路斷開,讓線圈在布上移動,觀察燈泡的亮度。此時燈泡不亮。第二步,接通回路讓線圈在布上移動,燈泡發(fā)光。驗證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
三、用試管演示氣體內(nèi)能改變與做功的關系
用酒精燈加熱帶活塞的試管,壓強增大到一定程度,將塞子推出,發(fā)出“喘”的響聲并出現(xiàn)“白霧”,使學生既能看到又能聽到。
本實驗采用放大、鮮明、形象的顯示手段,使學生有多種感官參與感知,形成了足夠的可見度、可昕度。
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教師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演示實驗的器材,可以引導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有利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對提高農(nóng)村中學實驗設備利用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重慶市華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