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中,師生有一個共鳴:作文難,作文教學也難。許多學生一提到寫作文都會唉聲嘆氣,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沒有生活的真實體驗,無真情可抒發(fā)。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那么,我們該如何指導學生豐富寫作素材呢?
一、參與家務實踐,積累素材
讓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點滴,尋找自己的寫作材料。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家務活入手,讓學生周末在家?guī)湍赣H做家務活,要求學生按以下要求做好記錄:1.準備事項;2.操作過程(在操作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如何解決困難、心情有什么變化);3.實踐心得。學生通過這樣的體驗,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增加了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既積累了寫作素材,又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接觸自然,積累素材
1.指導學生走進自然,在觀察動植物中搜集素材
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動植物著手引導學生全面仔細地觀察并指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1)指導觀察植物。首先我們要啟發(fā)學生調(diào)動各種感官,去感知認識事物,抓住植物的表面特點進行仔細觀察。接著由表及里的思考、研究事物內(nèi)部特征。一一做好觀察記錄,進行整理、歸納,按照一定順序把它寫成日記或作文。(2)指導觀察動物。在觀察之前強調(diào)學生把觀察材料記錄下來。觀察對象,我們可以從身邊最熟悉的“家禽”著手。首先指導他們觀察動物的外貌特征,接著是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最后把觀察到的材料及觀察心得按一定順序?qū)懗梢黄曌鳌_@樣持之以恒,我相信學生會逐漸明白其實我們的寫作素材都來自生活,促使學生留意生活,養(yǎng)成愛觀察的習慣,做生活真正的主人。
2.在領(lǐng)略家鄉(xiāng)的自然景觀中收集寫作素材
我們身邊有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及旅游景點,這些都是我們的寫作素材,我們應該善于利用,在平時的寫景作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從我們身邊的自然景觀中收集寫作的材料。再如要寫校園風采這類習作前,可以帶領(lǐng)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指導觀察校園里花草樹木及建筑物等特點,這樣既可讓學生學會觀察,又可讓學生積累這方面的寫作素材。如何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及拓展思維能力,這也是我們平時指導學生收集寫作素材的重要的教學任務。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利用資源引導學生就地取材,捕捉寫作素材。
三、接觸社會,積累素材
1.引導學生留意各種各樣的社會見聞
比如:清潔工、交通警察等;市場上的熱鬧,街道上各階層的人物特寫;發(fā)生在公共汽車上的感人故事等社會現(xiàn)象。要引導學生從直觀感知中觸發(fā)學生的理性思維,展開想象,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筆記錄下每一個動人的畫面。
2.引導學生關(guān)注各種社會現(xiàn)狀
比如:環(huán)保問題、水資源嚴重缺乏、天氣越來越暖等。這類問題我們要引導學生由觀察到聯(lián)想,然后把自己的感悟筆錄下來變成我們的寫作素材。
因此,作文教學如何指導學生開辟“源頭活水”,積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泉源,解決學生習作無話可說,“無米可炊”的難題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礦區(qū)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