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教材,以不變應萬變
指導學生立足于課本,熟練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要從實際效果出發(fā),做到句句落實突出重點,做好知識的整合與遷移,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有條理、系統(tǒng)化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學得進、記得牢、考得出?!胺€(wěn)坐釣魚船,任憑風浪起”,萬變不離其宗,如果學生能夠對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那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遇到什么題都可以從容應對。所以復習備考要立足課本,重視復習課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考慮得更準確、更全面,同時為進一步提升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分析中考命題,把握出題方向
準確把握復習方向是備考的前提。筆者認真研究了近三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試題(2008年、2009年、2010年),通過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近三年的試題比較注重考查基礎,但命題的形式與角度非常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做到靈活運用知識,活學活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有,最近三年中考試題對時政熱點考查的特點突出表現(xiàn)為“大處著眼,小處命題”,尊重學生的年齡閱歷、知識層次、個性特點。所以,老師在選擇時事參考資料時,應選擇一些時效性、前瞻性、與教材知識聯(lián)系強的內容,且量上要做到少而精,我們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此類試題主要體現(xiàn)在選擇題上。
三、關注時政熱點,回歸課本,找到結合點
研究中考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綜合運用教材知識,分析重大時政熱點問題是中考命題的重要方向之一,且分值大,占總分的50%左右。題型表現(xiàn)為“探究與實踐”“情景題”“材料分析題”。需要用初二、初三所學知識解答,能力要求高。為此,教師要關心時政,收集有價值的時政,整合與篩選時政。平時授課時引入課堂,要幫助學生明確時政熱點與教材的哪些內容是吻合的,與哪些內容是有聯(lián)系的,哪些熱點可以運用學過的基本觀點去理解、解釋、分析,進行多角度的思考,拓展課本知識。
四、掌握答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通過復習,學生已經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但是如果不能把它準確地展示在試卷上就等于無效勞動。因此,指導學生解題技巧和答題方法至關重要。中考題型歸納起來有四種類型:選擇題、情景題、實踐題、材料分析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大多數題以材料的形式出現(xiàn)。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1)認真審題,明確題意,把握考查范圍和方向,這是關鍵;(2)回歸教材,不要急于下筆;(3)理清思路,準確作答;(4)語言精練、書寫規(guī)范,盡量使用政治術語,避免出現(xiàn)答案寫得不少,得分卻極少的現(xiàn)象。
五、強化訓練,查缺補漏
知識的積累、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有效訓練。選做一些典型試題,多做一些模擬試卷,通過練習與剖析,掌握應用規(guī)律,了解中考的特點和命題導向,強化解題能力,以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效。
(作者單位 青海省互助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