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記事,是記敘文體的一大特色,也是初中階段寫作訓練的重點內(nèi)容。不少學生寫記敘文,常苦于不會刻畫人物形象,總是寫得平平淡淡,讓人過目即忘,或者讀來讓人感覺索然無味。其實,方法很簡單,要想使作文中的人物形象豐滿、生動傳神,就離不開描寫,尤其是細節(jié)描寫,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課本中比比皆是。只要我們認真地研讀課文,有意識地學習模仿,就能較快地提高我們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具體說來,我們可以從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四個方面去嘗試。
肖像描寫是指人物的容貌、體態(tài)、神情、服飾等外貌特征的描寫。人物的肖像描寫是寫好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人物的外貌特征往往與人物的職業(yè)、教養(yǎng)、社會地位、生活環(huán)境、文化程度和性格特征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所以,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夠給讀者以人物形象的立體感,而且能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如《孔乙己》一文中的一段肖像描寫:“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段描寫抓住了“長衫”這一典型細節(jié),穿長衫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長衫卻“又臟又破”,一個窮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形象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也由此可見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語言描寫,即對人物的某一典型語言進行仔細描寫。典型的語言細節(jié)描寫和其他細節(jié)描寫一樣,也能生動地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在《故鄉(xiāng)》一文中,魯迅運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法讓楊二嫂出場。“尖利的怪聲忽然大叫”,使“我吃了一驚”,將楊二嫂的潑悍、放肆很輕易地展現(xiàn)了出來。當“我”記不起她時,便說“我還抱過你咧”,又尖刻地說“這真是貴人眼高”。她來“我”家,是為了撿便宜的。硬說“我”闊了,“放了道臺”,“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臺的大轎”,并且根本不聽“我”的辯解。這些語言描寫,都表現(xiàn)了楊二嫂的尖嘴利舌,貪小財?shù)男愿裉卣鳌?/p>
動作描寫,即對人物的典型行動進行深入細致的描寫。動作描寫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文章的效果,可使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表露更真實,更準確?!斗哆M中舉》一文的末段描寫了胡屠夫見財心喜卻又假意推讓的一系列動作:“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攥”“舒”“縮”“揣”等一系列動作,選詞精妙,細致入微,如特寫鏡頭,暢快淋漓地揭示了胡屠戶貪婪而又虛偽的心態(tài)。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一定環(huán)境中內(nèi)心活動的描寫。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表達主題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如:阿Q避諱他的癩瘡疤,常被閑人戲耍,閑人不但故意犯諱,還揪住他的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阿Q實際上失敗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xiàn)在的世界真不像樣……’”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于阿Q的腦海之中,當上老子也就找到了低自己一等的對象,阿Q取得了精神上的勝利!
總之,要想寫出情感豐富的文章,把人物刻畫得生動形象,讓人過目不忘,除了學會運用這些細節(jié)描寫之外,學生還要用心去體察生活,關(guān)注生活,感悟生活,積累對生活的經(jīng)驗和認知,從習以為常中發(fā)現(xiàn)令人感動的東西,從熟視無睹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潛流。另外,學生還要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可以采用讀書摘記、日記、每日一詩文、手抄報交流等形式和做法積累作文的材料,在讀寫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作者單位:河南省濟源市下冶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