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不少學生把作文當作苦差事。究其原因,是封閉式作文教學造成的。教師命題,學生閉門造車,作文教學遠離學生生活之源,學生怕作文就不言而喻了。煞費苦心編出來的作文往往是語言成人化,結(jié)構(gòu)模式化,事件虛構(gòu)化。立意膚淺,構(gòu)思空泛,更是比比皆是。筆者認為,為了讓學生愛上作文,老師應拓寬作文渠道,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有心人。
一、開放取材渠道,豐富作文素材
應試教育使許多學生整日生活在家庭、校園中,極少有機會走出校門去感受紛繁的人生、多彩的自然,這就限制了學生的作文空間。
葉圣陶先生說過:“接觸的多少不在乎外物來不來,乃在乎主觀的有意與無意,無意應接外物,接觸就少了?!贝笏囆g(shù)家羅丹也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到處存在。”作文素材也是此道理,俗話說:“世事洞察皆文章”。
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就應讓其“有意地迎接外物”,開放多種環(huán)境氛圍,發(fā)現(xiàn)外在的美。
1.經(jīng)常讓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廣闊的田野,壯麗的山川,繁華的街道,熱鬧的市場,都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生活情趣,引導他們積極認識生活,熱情關(guān)注生活,深入思索生活。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要在一種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下進行。”要求學生平時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凡遇到新鮮有趣的事物或者新鮮的感受,就及時記在觀察卡片上。同時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歸類整理,開“源”建“庫”,使零碎的變?yōu)橄到y(tǒng)的,分散的變?yōu)榧械?,陌生的變?yōu)槭煜さ?。通過集中歸類整理,使這些素材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有序的網(wǎng)絡化的認識結(jié)構(gòu),以便及時提取。
誠然,學生各自的觀察雖有鮮明的個性,但不乏粗俗或片面。為此,要讓學生定期交流,從而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
2.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吸收語言營養(yǎng),積累語言材料,可以開拓作文思路。要開放學校圖書室,建立班級圖書角,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文章的精彩片斷、妙詞佳句、成語格言及時摘抄,分類整理,并寫上批注或感想,使定向的專題閱讀與自由閱讀相結(jié)合。定向的專題閱讀,就是要求學生閱讀的書籍(文章)與語文教材的單元閱讀、單元作文協(xié)調(diào),以提高閱讀和作文效率。自由閱讀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自行選定材料。
二、開放作文方式,引導學生自由作文
有計劃地進行一定量的命題作文是必要的,但要重視學生自由作文訓練。自由作文就是教師指導學生放開思想、放開手腳去寫,自己命題,自己選材,自己立意構(gòu)思,自己修改完善,使學生的聰明才智盡情發(fā)揮,鍛煉其敢想敢寫的心理品質(zhì)。對于自由作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1.指導學生自由作文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師心中要有總體規(guī)劃和安排。
2.要及時對學生的自由作文進行批閱和講評,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加以引導。
3.引導形式要多樣,可采用集體指導、分組指導,也可以采用個別指導等形式。
4.為了提高效率,教師要教給學生選材、立意、組材的思維方法。
三、開放作文環(huán)境,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作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學生學習?!痹谏钪姓故咀约旱淖魑?,學生有成就感,能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1.采用辦黑板報、墻報、手抄報,鼓勵學生出個人習作集,出班級優(yōu)秀作文集,開設優(yōu)秀習作評論角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展示自己提供機會。
2.在校園內(nèi)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富有競爭機制的評價環(huán)境,采用學校廣播、畫廊、學校優(yōu)秀作文集、開展各種作文競賽或征文等多種形式,為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成就提供機會。
3.鼓勵學生積極向電臺、少兒報刊投稿,指導他們積極參加各種作文競賽。
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作文,在生活中尋求素材,千方百計地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出我心”,作文才是心靈的流露,學生才會對作文產(chǎn)生情切感,才會下筆如有神。
?。ㄗ髡邌挝?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