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是實現數學與現實世界相聯系的紐帶,有效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有利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也有利于教師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實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數學;情境;效果
優(yōu)秀的數學教學情境,不但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促進探究的進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程的進一步開展中自始至終發(fā)揮一定的導向作用。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我認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體現數學趣味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同語文、品德等科目創(chuàng)設情境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創(chuàng)設的情境既要能夠體現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又要能夠體現生活現實,還要能夠包含數學知識,體現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實現從“生活化”向“數學化”的轉變。如在教學《認識負數》第一課時時,我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中央電視臺的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并將視頻中的四個城市某一天的氣溫板書出來:
播音員播報內容畫面顯示的內容
北京零下14攝氏度-14℃
哈爾濱零下26攝氏度-26℃
廣州16攝氏度16℃
香港19攝氏度19℃
學生平時經常能從廣播電視上接觸這個內容,知道零下度數可以在數字前面加個“-”,學生很快就認識了負數。這個情境既把抽象的負數通過情境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從中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
二、數學課堂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要能體現數學的真實性,有利于學生運用生活體驗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知識本身就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同時又被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生動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解決問題。
我在教學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中的《小數的大小比較》時,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我拿出四件物品擺放到教室的展示臺上,并帖上標價簽,鋼筆每支6.50元,直尺每根1.25元,抄寫本每本0.80元,文具盒每個4.60元,讓學生說一說哪一件物品的價格最高,哪一件物品的價格最低?由于這些都是學生平時經常接觸到的鮮活的物品,他們憑直觀映像就知道他們價格的大小,在討論中我重點讓他們說一說是怎么知道鋼筆的價格最高,抄寫本的價格最低?由于這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數學問題,他們很容易從元角分的角度比較出大小,這樣其實就是通過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從情境中初步抽象出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最終理解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而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
三、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體現可實踐性,有利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解決數學問題
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不斷豐富對數學的理解,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睛觀察世界,用數學的頭腦思考生活。小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能動手的盡量讓學生動手去完成。為此,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致力于學生對知識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以思維為核心,為學生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間,同時還要適時予以必要、有價值的引領。
如在教學“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內容時,我拿出了許多小木片,讓學生分別做成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參與拉這幾個圖形,學生從拉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從而進一步理解為什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有三角形。這一教學情境既便于學生操作,又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以上的教學情境設計,既有助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又能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寓數學知識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
四、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簡單易行,有利于教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
部分教師費盡心機地創(chuàng)設情境,聲、光、電、形一齊上陣,表面看熱熱鬧鬧,各種手段都用上了,但效果卻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走入了誤區(qū)。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交流、合作。在追求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效、高效的今天,我們要還情境教學以本來面目,使情境教學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最佳環(huán)境。其實數學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并非是必須用多媒體,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要能夠簡單,教者在課堂教學中要運用方便。為此,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應該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注意搜集、積累利于自己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材料。充分開發(fā)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我們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很多,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就會發(fā)現很多事物可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我認為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實質上體現了新課改中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體驗和感受,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實現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
?。ㄗ髡邌挝?江蘇省漣水縣南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