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地理教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由“三案六環(huán)節(jié)”發(fā)展到“三案六模塊”。在此模式下,由教師編寫教案,在教案的基礎上設計學案和鞏固案,學生在學案的基礎上自學質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學生的活動明顯多了起來。這種活動究其實質多是習題探究,許多學案的編寫是教材中“活動”的習題化,而鞏固案多是習題的堆砌。這些大大弱化了新教材中“活動”教學的功能。新教材中“活動”教學的重大意義有三: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素質教育也有注重智力的一面,但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據新課標編寫的教材中,“活動”不但圖文并茂,而且其內容設計新穎別致,形式多樣。閱讀材料生動有趣,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問題設計巧妙,富有創(chuàng)意,且許多問題的設計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社會熱點、焦點。所有這一切都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喜愛地理,喜歡上地理課,調動他們學習地理的熱情。
二、推動地理的探究性學習
地理“活動”教學中的學習內容,對于相關地理知識的介紹只是點到為止,更多的內容是綜合的、涉及面很廣,有的內容是探究創(chuàng)新的典型,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更多內容是留給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為探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活動”中,許多問題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探究,探究性學習的特點十分明顯;有許多問題,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通過參觀、社會調查、訪問、實地考察、實驗等科學研究方法來解決,這一切都有力地推進地理學科探究性學習的進行。
三、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從現(xiàn)代教育觀點出發(fā),地理教學過程中所培養(yǎng)的素質,應當包括智力素質(包含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即個性思想品德),其中知識是基礎,能力位于中介,個性思想品德居于素質系統(tǒng)的核心位置,三者相互轉化、促進。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完全體現(xiàn)在“活動”教學中,而且其效果多是綜合的。“活動”中有許多景觀圖,通過“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為什么?”等形式的提問,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加一些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地理觀察、想象、識別、判斷及綜合分析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感受自然之美,江山之秀。閱讀材料有的敘述國情、世情、政策法規(guī)、人地觀念,既可以讓學生增長見聞,也可以規(guī)范學生行為;有的材料注重學生對生活地理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自然,培養(yǎng)生活情趣和社會責任感等等不一?!盎顒印敝性O計的問題,不僅要學生去尋找知識、記憶知識、應用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許多問題的解決要求學生通過讀圖、析圖來進行,從而培養(yǎng)地理技能。另外,基于新課標設計的“活動”,強調了地理教學中師生的相互交流、共同學習的互動過程,不但注重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而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及合作意識,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活動”,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由上述可知,搞好地理的“活動”教學,強調學生學中做,做中學,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投入學習中來,而且在探究過程中,尋找、經歷、體驗地理學習方法的魅力,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在活動中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進一步健康地發(fā)展,讓精彩的“活動”教學散發(fā)出地理學科無窮的魅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城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