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庇纱丝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地CAI(計算機輔助教學),而是要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
我在擔任思想品德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兩者巧妙地整合到一起,促進課堂效率的充分提高呢?我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確定整合點,優(yōu)化教學,提高效率,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
一、信息技術課堂充分落實思想品德的知識
教學信息技術Microsoft Office辦公軟件時,學生覺得枯燥、無聊,要求讓他們自由玩。我及時扭轉(zhuǎn),聯(lián)系我們在上思想品德《世界文化之旅》一課(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時,我給大家一個網(wǎng)站資料,播放了世界各國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你們不是興趣非常濃厚,想多多了解各國風情嗎?那么今天我們就去了解各國的風俗習慣。
在這時我適時布置了一份作業(yè):
1.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確定某個國家。
2.尋找同伴組成一組。
3.搜集各種資料,介紹國家的各種風俗文化。
4.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大家展示各自的成果(可以制作成網(wǎng)站Front page,幻燈片PPT,文檔Word等)。
作業(yè)一出,學生積極性很高,紛紛開始準備,大家都躍躍欲試。分工合作,開始查找資料。同時有些學生開始想辦法把成果集中,展示,這時很自然地就要去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那我就適時地對他們進行小組輔導,不僅提高了他們自學的能力,同時也大大培養(yǎng)了小組協(xié)作的精神,他們紛紛開展了工作。
鈴聲響起,他們還在努力地想把自己的成果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很多小組課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到成果展示那天,學生積極性很高,把自己收集制作的那個國家的風土人情進行展示,使學生在欣賞中猶如身臨其境,樂而忘返,感受到了不同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這樣使學生在愉悅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yǎng)了想象力,又進行了美的心靈陶冶,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不僅充分完成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的任務,而且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落實了思想品德課程的知識點。
二、思想品德課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在思想品德課上,要想讓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觀點或原理,就必須要使其有說服力才行,否則,思想品德課也就失去了它獨特的德育功能。而要說服學生接受這些觀點,光靠老師磨破嘴皮子的空洞說教是行不通的,也是蒼白無力的。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要求與教學手段的陳舊形成了明顯的反差,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思想品德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一條提高課堂效率的好途徑。它以其聲、圖、文并茂的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理論用形象的感性資料表現(xiàn)出來,從而加快了學生學習進程,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信息技術生動的畫面、鮮艷的色彩、恰當?shù)慕庹f、感人的音響、特有的感染力與形象性,會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引起興奮,從而能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勵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種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掌握理解知識的前提,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樂于學習的心理需求,進入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創(chuàng)造的活動中來。如在講到九年級的《改革開放的年代》對改革開放前后的現(xiàn)狀進行對比時,教師對國家現(xiàn)狀用語言描述給學生時,學生總有一些懷疑。于是這節(jié)課我們把學生帶到網(wǎng)絡教室,讓學生自己動手上網(wǎng)查詢有關改革開放前后的相關信息,學生們查找到許多文字和圖片介紹:如今村民住的是樓房,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各種現(xiàn)代化的生活用品,暖氣、閉路電視、電話、郵政所等市政設施一應俱全。國家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也在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些都是學生自己查找到的,感觸頗深,同時不同的學生查找的信息也不同,還可以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本課的難點,即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也解決了這個教學整合點。
再如在講解我國的資源環(huán)境問題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課件,畫面一: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一群人在開荒,隨著拓荒者越聚越多,草原面積越來越小,一陣狂風刮來,頓時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大風過后,只留下一片沙丘,人們被沙丘埋住,只有頭露在外面。畫面二:引用了曾播過的一則公益廣告,森林被濫伐后,小鳥只好將窩筑在電線桿上。畫面三:人的住房周圍煙囪林立,臭水橫流,人在家中無法出門,不敢開窗,只留下陣陣哀嘆聲。這一組動態(tài)畫面,使學生真正意識到環(huán)境污染與我們很近,環(huán)保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同時引導學生獻計獻策,為保護環(huán)境、保護資源提出整改措施和合理化建議,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我認為不管如何整合,都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上,而不是形式的模式化上。我們應當將整合放于平常工作之中,整合要進行,但要求效率,在學校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多利用現(xiàn)代教育設備輔助自己的教學,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提高教學效率。我想這就是課程整合所希望的結(jié)果吧!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縣柯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