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辦學體制和招生制度的改革,高中生的構成層次較為復雜,學校正式生、自費生、借讀生混合編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個體差異逐步增大,給英語教學帶來諸多困難?!坝⒄Z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獨創(chuàng)的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發(fā)展下的必然要求。著眼于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生個體差異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年齡、語言知識、接受能力等特點,在把握學科特點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區(qū)別、有層次地制訂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把師生教學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最合適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師;分層次教學;教學內容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耗時多、效率低,嚴重制約各層次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隨著教材的不斷更新,新“英語課程標準”出臺,用同樣的教材、標準、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學生顯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高中英語新教材知識容量大,難度要求較高,若不能有針對性地教學,對教和學都產生很大的阻礙。美國心理學家指出,“許多學生未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智慧能力欠缺,而是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皩哟谓虒W”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合理的學習條件。
層次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學生個性特征、基礎知識、接受能力,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以學生為主體,有區(qū)別地制訂教學要求,設計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變換授課方式等,創(chuàng)造最合適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提高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皩哟谓虒W”依據素質教育要求,承認學生差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培養(yǎng)多規(guī)格、多層次的人才。
一、層次教學的理論準備
“分層教學”思想最早起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張,指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層次教學著眼于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學生的觀念進行教學。高中英語分層教學要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承認學生之間有差異
學生不僅在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個性品質等上有差異,從英語角度來說,英語認知結構、對新的知識進行同化或順應能力、建構新認知結構能力上也有差異,這些差異對英語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和障礙。
2.每個人都能學好英語
作為教師,面對全體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得有偏袒和輕視,要堅信每個學生都可以學好英語,積極向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建構起與自己能力相稱的英語認知結構,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提高知識運用與能力的提升。
3.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師要營造適合不同學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多方面要求不同的學生來適應教師所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環(huán)境。
二、層次教學的實踐模式
層次教學不僅要充分尊重學生選擇的意向,還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分層次教學不僅要對學生分層,也要對教學內容分層,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科學的激勵和評價機制。
1.學生的分層
教師根據對學生能力的掌握以及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例如A層次:學生基本功扎實,接受能力強,潛力極大;B層次的學生英語學習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礎不扎實,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需要老師給予督促和輔導;C層次的學生基礎差,思維反應慢,學習上有障礙,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不同的情況來分層。具體實踐為:
(1)初步分層
學生入學英語測試,按照考試成績,再根據學生知識、能力、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價,不是單純地把學生分成好、中、差。
(2)分層制訂教學計劃
教學要層次明確、具體,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層次相一致。按照學生的實際程度和能力分為A、B、C三個層次。
①A層次
在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繼續(xù)拓寬和加深,注重發(fā)展學科特長,為培養(yǎng)英語學科尖子和高層次人才打好基礎。在“聽、說、讀、寫”上的要求分別是:能基本聽懂英語授課和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正確率達到80%;補充閱讀量達到25萬字以上的各種不同體裁的材料,理解正確率達到70%;能寫簡單的書信、便條和通知及常用語等正確無誤。
②B層次
按照現行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基本知識結構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升入高等院校打好基礎。在“聽、說、讀、寫”上的要求分別是:能聽懂老師用英語授課,能基本聽懂對方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補充閱讀量達到20萬字以上,理解正確率達到60%;能寫簡單的書信、便條及常用語等,無嚴重錯誤。
③C層次
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奥牎⒄f、讀、寫”上的要求分別是:能聽懂老師用所學過的英語解釋新的語言現象和教學內容;能就課文內容比較熟練地進行問答、練習、討論,以簡單句介紹;補充閱讀量達到10萬字左右正確理解率達到50%;能運用所學過的詞匯、習慣用語和句型造句,能寫100個詞的短文,表達基本清楚,無嚴重錯誤。
2.教學分層
(1)教學內容
根據教材難易度的差異,教學內容可分為:第一類是基礎知識,如每課的新單詞、短語、日常交際用語,這部分內容要求每層學生都能掌握;第二類是重點知識、語言點的運用,如每課中出現的新的語言點;第三類是難點知識及練習冊上打*號的部分。
(2)作業(yè)分層
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對不同學生的課后練習作業(yè)也都需要作相應的分層:對A層次的同學要求在課后做出超出課本知識外的預習和專項訓練;對于B層的同學要求把課文讀懂,掌握重要詞匯和語法,實際運用;對于C層的同學則要求他們緊扣教材,完成課后的習題,鼓勵他們多說、多讀、多聽。
分層次教學改變過去同一教學目的、同一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教學模式,不但有利于對學生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塑造高素質的英語教師。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增加責任心,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分層次教學、分類指導方法思考.
[2]毛景煥.談針對學生個性差異的班內分組分層次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