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進行試卷命題改革,規(guī)定低年級寫話內(nèi)容占測評的15%時,我心里不禁打了個大大的問號。據(jù)我所知,新課標提倡低年級學生寫話應從二年級開始,一年級只要求寫句子練習,寫話起步過早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墒?,學校的規(guī)定又不能視若無睹。我開始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嘗試各種訓練方式,沒想到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終于有了可喜的結果:學生肯寫樂寫,寫得有模有樣。這讓我不得不感嘆: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學校的規(guī)定,就沒有不懈的努力,也就沒有今天的收獲。下面我就談談個人摸索出來的經(jīng)驗。
一、說話能鋪平寫話道路
寫話就是把要說的話寫下來,是運用書面語言的訓練。說和寫是由內(nèi)部語言轉換為外部語言的過程。說和寫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說是寫的前提,要讓學生會寫,就得先教他會說,只有說得準確,才能寫得流利。因此,我要求學生講普通話,上下課與老師交流,與同學交談,一律講普通話。這點要求可難不倒縣城的孩子,可班里有一部分學生是從農(nóng)村來的,連聽普通話都困難,更別說講普通話了。為了讓這部分學生盡快適應,我讓學生互相幫助,教他們說普通話,說錯了幫著糾正。我還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把收集到的錯誤的普通話拿來全班糾正,一段時間后,學生基本上能準確地用普通話與大家交流了,在寫話中也就不再出現(xiàn)“我吃還沒飽”等方言句式了。
二、閱讀能激發(fā)寫話欲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閱讀能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有一定量的閱讀以后,他們也想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寫話的欲望。語文閱讀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學之余,我經(jīng)常找些優(yōu)秀的小文章在早讀課誦讀,如《小學生周報》《海峽兒童》等,讓學生感受、欣賞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課外,我引導學生嘗試閱讀、觀看自己喜歡的圖書、報紙,電影、電視、廣播、網(wǎng)絡等,為學生的寫話夯實基礎。
三、積累能平添寫話色彩
魯迅先生說過:“文章該怎么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边@里的“多看”是指多讀書報,多積累。新課改后的語文教材十分重視積累,各種詞語、句子的積累隨處可見,這為學生的寫話提供了豐富的詞匯。教學時,我有意識地指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把好詞佳句、精彩語段做一些批注記號,如畫線、圈記、加杠等,并分門別類摘錄到讀書卡片上,如按名言名句類、成語類、語言類、動作類、寫景類、動植物類等角度進行摘錄,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就讓學生翻開回味。如描寫春天的詞語就有十多個,學生在寫話中經(jīng)常會用上“風和日麗、萬里無云”等詞來表示天氣晴朗?,F(xiàn)在,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許多知識,有精彩的比喻句,有AABB、ABAB、ABB、AAB等各種形式的詞語……學生對積累樂此不疲,還學會應用呢。如學了《鄧小平爺爺植樹》后,學生寫到:“媽媽看了我的作業(yè),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敝笥指臑椋骸靶〖t聽了爺爺?shù)目洫劊樕下冻隽颂鹛鸬男θ??!睂W了《火車的故事》后,有個學生寫小兔把蘑菇當傘,爺爺夸它:“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想法!”這一句句來自于學生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的好句子,讓我驚喜不已,我的苦心并沒有白費。
四、仿寫能打開寫話道路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寫作的總目標做了這樣的表述:“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薄澳芨鶕?jù)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薄荒昙墝W生剛學習寫話,對表達方式一無所知,這就需要有人帶路,仿寫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學習《司馬光》時,“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文中這種詞語接龍式的介紹很容易讓學生接受,為此,我設計了小練筆:用這種方式介紹我們的校園。學生這樣寫:“一進新橋小學的大門,就可以看見一片干凈寬闊的水泥地。走完水泥地來到一座高大的教學樓前,教學樓左邊是操場,操場四周是高大的綠樹和美麗的花壇?!睂W完《畫家鄉(xiāng)》,我又設計了小練筆:用課文的方式寫自己的家鄉(xiāng)。一位學生這樣寫:“我的家鄉(xiāng)在平和。平和四面是山,山上到處種滿了蜜柚樹。山下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河水又清又涼。一條筆直的公路通向漳州,公路兩旁是田野,田野那么平坦,那么寬闊。田野上是一片片碧綠碧綠的菜地。平和真是個山清水秀、瓜果飄香的好地方?!睂W生在仿寫中不僅用上文中的詞語、句式,還學會了文中的寫法,通過這樣的仿寫,學生進步不小。
五、寬容能敞開寫話大門
表現(xiàn)欲強、好奇心是小孩子的基本特點,小學階段也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很想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為了鼓勵學生寫話,我小心翼翼地呵護學生的種種想法,盡管有時他們的作文文句不通,我也不忍心批評。記得一次單元考試,一位不善表達的學生在青蛙拿著荷葉傘的圖中寫道:烏龜說:“不怕,我把房子背來了?!毙▲喺f:“不怕,我把雨衣穿來了?!彪m然其他地方寫得不好,但我還是表揚他的想法與眾不同,還把他的句子抄在黑板上讓大家學習。從那以后,他的作文有了很大的進步,常常會有精彩的創(chuàng)想。也許正因為有了我的寬容與贊揚,學生非常喜歡寫話,而且能很大膽地改用課文中的語句,有些想法甚至是我們大人無法想到的。
葉圣陶先生指出:“要文章寫得像個樣,不該在拿起筆時才問該怎么樣,應該在拿起筆之前多做些準備工作。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低年級從寫話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只有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讓學生在寫話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寫話能力,并養(yǎng)成肯寫樂寫的好習慣,寫文章才能像活水一樣自然地流出來。
(作者單位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