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友, 符 玉, 邢曉虎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中獸醫(yī)學院,河北 定州 073000)
在高校體育排球課中應用“層次教學”的實驗研究
李增友, 符 玉, 邢曉虎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中獸醫(yī)學院,河北 定州 073000)
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對當前高校體育排球課教學中存在的兩極分化和針對性不強現(xiàn)象做了實驗研究,設計了新型的教學方法——層次教學法。試驗結果表明:層次教學法符合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原則,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體育教學更具針對性,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水平及上課的自主性,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及優(yōu)化體育課堂結構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是一種科學有序的體育教學方法。
高校體育;體質;層次教學;排球技術課;實驗研究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目前作為高校體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排球教學仍沿用著“教學內容安排要求系統(tǒng)性、考試標準強調統(tǒng)一性、教學形式體現(xiàn)規(guī)范性、學生練習要求紀律性”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正視這些差異,實施異步教學,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的異步化,使體育教學成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高效統(tǒng)一的過程,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配合隨機分組的靈活教學形式,設計了一套層次教學法運用到高校排球課中進行教學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查閱有關層次教學的文獻多篇,為本文實驗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為了了解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中獸醫(yī)學院07級畜牧獸醫(yī)系和經(jīng)濟信息系120名學生對分層教學法在排球體育課中的感受和自我評價,進行了問卷調查。
根據(jù)層次教學試驗要求,隨機將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中獸醫(yī)學院07級畜牧獸醫(yī)系和經(jīng)濟信息系120名學生分成對照班(60人)和實驗班(60人),按學生原有掌握排球技術水平不同程度把實驗班分成A(優(yōu)秀組)、 B(合格組)、C(不合格組)3個層次組進行層次教學。各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有所側重(表1)。
對實驗數(shù)據(jù)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和分析。
表1 實驗班3個層次組的教學安排
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實驗班在層次教學過程中實行動態(tài)管理,把層次教學法運用到排球“正面雙手傳球”的技術課中,在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后,層次教學步驟如下:
(1)首先使學生了解正面雙手傳球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在原地以流水作業(yè)形式做正面雙手傳球,并以此為根據(jù)分組。能夠傳球15次以上的為合格基準,劃為良好B組,傳球20次以上的歸為優(yōu)秀A組,傳球15次以下的劃為不合格C組。A和B組的同學分別由教師指定的各組隊長負責帶到其他場地做自主鞏固練習,或練習教師指定的內容,如:正面雙手傳球分層次練習。這里的分層是隨即靈活形式的,它是以學生對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掌握程度為基準,比如這次課某名學生傳球不好被分在了C組,但他可能在墊球技術課中合格或優(yōu)秀,那么上墊球課時他就可以在B組或A組;如果在傳球這次課中開始時他在C組,但經(jīng)過學習后能夠達到B組或是A組的水平,他馬上就可以轉到B組或A組練習。相反,如果他上課初在B組或A組,練習一段時間成績反而下降了則立刻轉到下一層次組別練習。
(2)教師先把教學重心放到不合格的C組,然后按講解示范→徒手模仿練習→自拋自傳練習→連續(xù)自傳練習→正面雙手對轉練習等教學順序進行教學。
(3)教師轉移到A組或B組進行指導觀察→指出錯誤動作及改進意見→交換練習??紤]到A組和B組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技戰(zhàn)術,因此,教師指定A組和B組的隊長為負責人可以進行自主教學比賽或練習,以學生管學生的形式,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選擇的空間,能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師再巡回到不合格的C組進行檢測,經(jīng)過一段時間練習技術合格者轉到B組或A組。對技術掌握較慢的學生要加強指導力度,同時要兼顧B組和A組的練習情況。
(5)檢驗測評、總結。按照傳統(tǒng)教學法和分層次教學法分別對對照班及實驗班進行了一學年的授課,然后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的感受和自我評價,檢驗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用體育統(tǒng)計學進行檢驗,總結層次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試驗前后,分別對實驗班和對照班掌握的排球五項基本技術指標進行測試(表2、3),結果顯示:試驗前,兩班學生掌握的排球五項基本技術基本相同,兩班學生的排球基本技術是一致的,差異不顯著。然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采用層次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一學年的教學實驗,對照班五項基本技術的達標合格率在教學試驗后分別比原來的進步了41.7%、40%、45%、35%、31.7%,而實驗班分別是56.6%、58.4%、58.3%、56.7%、55%,這說明層次教學法效果明顯。教師根據(jù)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學習目標、任務、要求等,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表2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對掌握排球五項基本技術對比
表3 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掌握排球五項基本技術測試對比
層次教學試驗結束后,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一場排球比賽,比賽結果的各項技術指標統(tǒng)計(表4)顯示:實驗班的發(fā)球、扣球、攔網(wǎng)得分分別是48分、96分、29分,失誤只有7次。而對照班的發(fā)球、扣球、攔網(wǎng)得分分別是21分、66分、15分,失誤高達18次,實驗班的總體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班,而失誤明顯少于對照班。通過排球比賽可以看出,實施層次教學試驗后,實驗班在運用排球技、戰(zhàn)術的綜合能力方面優(yōu)于對照班,有利于班級整體排球水平的提高。這說明實施層次教學可以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表4 試驗后兩班學生教學比賽技術統(tǒng)計對比
層次教學實驗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兩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排球體育課進步的自我評價。因為這直接影響排球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的好壞。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在顯著進步和有較大進步上分別占了42.1%和45.6%,進步不明顯的只占了12.3%。而對照班在顯著進步上只占了18.9%,有較大進步和進步不明顯分別占了53.5%和27.6%。實驗班在顯著進步和進步不顯著兩個水平上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從進步顯著和有較大進步這兩項總體積極評價看,實驗班整體優(yōu)于對照班。這也說明學生的主體感覺與客觀檢測的成績是一致的。通過實驗調查,層次教學法能夠做到因材施教,調動了教師、學生的積極性。由此可見,采用“層次教學”比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表5 實驗后兩班學習排球技術課的自我評價對比 %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大學生掌握排球技術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實施層次教學法,從實際出發(f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由強制性的“要我學”轉變成主動性的“我要學”,很大程度調動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吃不飽和吃不了現(xiàn)象,創(chuàng)立了一個優(yōu)化的多元教學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了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作用。
層次教學是以動態(tài)管理分層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強調以學生為主,注重課堂評價,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即在教學中對較低層次學生確有長足進步或對較高層次學生停滯不前且有下降趨勢的,教師適時對這部分學生采取升降層次制度,能有效地預防較高層次學生易于產(chǎn)生的某種優(yōu)越感及自我滿足等消極因素,營造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比較、相互促進、相互競爭的良好學習氛圍。
具有兼容性特征的層次教學法根據(jù)人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個體差異的規(guī)律,分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科學有序地安排教學層次,使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適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在不同的體育基礎上有不同的奮斗目標,不斷地從體育教學中獲得成功,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教學法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奠定了基礎。
首先,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然后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通過有效地組織各層次學生的活動,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和隨機應變能力,優(yōu)化了教學結構,對師資隊伍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1] 曲宗湖.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23-24.
[2] 吳忠義.對我國體育教學理論的探討[J].體育科學, 2002(2):25-26.
[3] 周俊平.分層教學法≠分組教學法[N].中國體育報, 1996.12.
[4] 高巖.“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1):122-123.
[5] 劉芳,李茜,王小梅.分層次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技術課中的應用[J].四川體育科學,2004(2):139-141.
[6] 高小兵.教學中的分層教學與分類指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89-90.
Experimental study on applying delaminated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volleyball classes
LI Zeng-you,FU Yu,XING Xiao-h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Dingzhou 073000)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he essay investigated the phenomenon of polarization and lower pertinence in college volleyball classes,We designed new teaching method- delaminated teaching method,and conducted teaching experiment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dex,questionnaire and data statistics.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delaminated teaching method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 of teaching accordingly,which can also satisfy the student’s needs at different level,making PE teaching more targeted,improving student’s skills and autonomy efficiently,significantly promoting building students’confidence and optimizing phys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It is a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college of PE;constitution;mixed ability teaching;volleyball classes;experimental study
G 642
A
1008-6927(2011)02-0227-04
2010-11-15
李增友 (1978-)男,河北保定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
(編輯:潘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