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文婧
微博“自首”能否微博回應
文/郭文婧
近日,安徽利辛縣國土局干部周文彬,在微博上發(fā)布消息稱將去紀委“自首”,并檢舉曾向上級行賄一事。市紀委介紹,周是正常的反映問題,目前已受理并上報紀委高層,其反映的具體內(nèi)容不便透露。
微博,改變一切。不知不覺,微博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開始微博“自首”了,并表示將“會逐步地把我這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通過微博說出來”。對于微博“自首”,有人指責是“作秀”,但大多數(shù)網(wǎng)友卻留言表示支持。對于周文彬微博“自首”的本意,我假以三點揣測:一是為了“陽光下做人”;二是以公開搏公正;三是借輿論之力促進反腐敗。“圍觀改變中國”,不管周文彬微博“自首”是出于何種目的,我都肯定他的“吃螃蟹”精神,期待這一舉動能推進反腐敗工作的公開透明。
與周文彬微博“自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利辛縣國土局副局長徐明成、紀檢組長江偉均“不愿介紹詳情”,紀委也表示“不便向媒體透露”。球拋了出來,周文彬都微博“自首”了,紀檢部門是不是也應該轉(zhuǎn)變觀念,以“微博”來回應呢?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輸入“舉報人被拘”或者“舉報人受打擊”的關鍵詞,居然可以找到近50萬個搜索結果。雖然這不等于普遍現(xiàn)象,但也說明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反腐敗沒有公開透明,“老實人”得不到公正對待,反映問題得不到查處的現(xiàn)象不僅存在,有時候甚至很惡劣。從這一方面講,周文彬通過微博“自首”,不僅是一種無奈,更是一件讓人稱恥的事情。
我們強調(diào)執(zhí)政為民,執(zhí)法為民,司法為民,要以“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為標準。充足的真實信息是人民群眾作出判斷的依據(jù),如果人民群眾連基本的知情權都不能得到保障,又何談“高興、擁護與滿意”呢?微博時代已經(jīng)不可阻擋地到來了,這種“使人獲得解放的技術”通過開辟公民表達、參與和互動的新場所,必將培育一批具有現(xiàn)代公民意識的群體,也必將提出新的挑戰(zhàn)。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