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口語交際顯得愈來愈重要。加強口語交際能力既是適應社會實際的需要,也是遵循兒童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聽說讀寫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全面提高其素質的需要。新課程標準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非常明確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罢f的能力的培養(yǎng)”是口語交際的要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在實際教學中,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手段來讓學生會說、樂說,為口語表達撐起一片自由的天空呢?下面結合自身語文教學工作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構筑平等關系,使學生敢說
“平等對話”是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理念。課堂上,教師只有放下架子,尊重學生,像親人一樣去關心、呵護他們,學生才會和老師親近,才“信其道”,師生關系才能保持和諧融洽,師與生之間也才能毫無顧忌地交流。教學中,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同學之間仿佛有說不完的話,可是讓他們當眾說話時,往往說不出來,產(chǎn)生畏懼心理。為了切實做到師生平等,我一改以往舉手回答問題的方式,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的前提下自由發(fā)言。即當學生有疑問、有補充或有感受時,不需要等老師批準可直接站起來說,說完就坐下……在這種融洽的氣氛中,學生的畏懼心理消失了,他們積極動腦、踴躍發(fā)言,師生共同營造了一個團結、友愛、活潑、民主的口語交際大課堂。
二、巧設交際情境,使學生想說
口語交際教學,應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欲望。寬松的環(huán)境會使學生心情愉悅、樂于思維、勇于表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各種方式巧妙地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交際欲望。
1.用好教材媒介,巧設優(yōu)美情境
語文教材本身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說話訓練的機會,如續(xù)編課文、復述課文、暢談感受,甚至組詞造句等,特別是色彩鮮艷、精美、活潑的課文插圖,更是說話訓練的絕佳素材。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教材媒介來進行口語交際活動。
如在教學《學會做客》這一課時,我先出示圖畫,指導學生看懂圖意,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會說些什么?說說在日常生活中你家來了客人后你會怎么做。然后由我和一學生表演,我扮演客人,一學生扮演主人,生動再現(xiàn)做客情景。接著我又讓學生扮演圖中的人物,通過表演,生動再現(xiàn)課文畫面,營造民主、平等的交際氣氛,激發(fā)學生的交際欲望。
2.運用電教手段,巧設恰當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早在西周時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見解。而電教手段具有生動直觀、形聲兼?zhèn)涞奶攸c,可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動態(tài)的、超越時空的、有聲有色的形象化知識,既適應了學生思維的特點,也彌補了他們視野較窄、直觀表象儲備少的缺陷。教說話《可愛的動物》一課時,要求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說說它們的樣子,我選擇了學生比較喜歡的“小白兔”。以往我總是讓學生觀看教學掛圖,雖然學生對動物的外形特征通過觀察掛圖掌握得不錯,但是整堂課的氣氛不好,而且印象不怎么深刻。現(xiàn)改為播放多媒體課件,悅耳的音樂、有趣的鏡頭使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根據(jù)畫面,我按照先總體后部分,從頭到尾的順序指導學生觀察,然后指導學生說話。結果,學生說的話通順又連貫。
3.品味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學生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有趣話題,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
如在教學《找春天》一課時,在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我組織學生去尋找春天。讓學生置身大自然中,觸摸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去尋找大自然春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春天的美麗。然后讓學生把找到的春天,動手畫出來,說自己眼中的春天,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同學們對于這些親眼所見,親手所畫的景物,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表,也就更善于把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
三、注重方法引路,使學生會說
敢說、想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會說才是教學的目的。不管是在課堂教學、活動實踐,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際中,許多學生常常表現(xiàn)出或是詞匯貧乏,或語無倫次,或不得要領,或拾人牙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學生未能掌握基本的“語技”,即說話技能。所以,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應注重方法引導,訓練語技。
1.以問激說,調動積累
詞匯貧乏是學生“說不好”的原因之一。學生只能把看到的簡單地說下來,內(nèi)容枯燥乏味。這固然與詞匯儲備不足有關,同時與不能善于調動積累也有關系。老師不但要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積累詞匯,而且要在日常交際中加以激活,養(yǎng)成善于調動詞匯儲備的習慣,從而辭采飛揚。我們可采用“提問”激活他們的語庫。有位老師教一年級說話課《春天來了》的做法很值得借鑒。師問:同學們,圖上哪兒看出春天來了?生:桃花開了。師又問:能把話說完整嗎?生:春天來了,桃花開了。師接問:桃花是什么顏色?能把顏色說進句子里去嗎?生:春天來了,粉紅的桃花開了。師:還有別的花嗎?誰能像他這樣說說?生:春天來了,雪白的梨花都開了。師:說得真好,現(xiàn)在誰能把這幾種花連起來說?生:春天來了,粉紅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都開了。這位教師引導得非常巧妙。由此,我把這一做法引用到自己的教學之中。帶學生到野外觀察春天的花草樹木,啟發(fā)他們把學過的描寫花的詞句都用上,學生說出的內(nèi)容既豐富多彩,又給人以美的感受。
2.提供句式,言之有序
思路不清,言之無序,是“說不好”的原因之二。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常見的句式,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語序,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說話有條不紊、層次分明的良好習慣。我讓學生看圖說說春天的美景,許多學生說得條理不清。于是我提供句式予以引導:春天來了,田野里什么怎樣了?近處的小河里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小朋友在哪里玩,玩得怎樣?學生按照我的引導來說,思維活躍又有條理,而且表達得也有聲有色。
3.讀、說并重,循序漸進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指導他們認真朗讀,是進行說話訓練的基礎。認真、正確地朗讀課文,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學習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方法。我指導一年級學生讀課文時,首先要求他們把書上的每一句話讀正確,注意標點停頓,讀出感情。對讀得好的同學,及時表揚,有時還把朗讀得最好的錄音后重播并進行講評。這樣就激起學生認真朗讀的興趣,提高了朗讀水平,為自己學習說話打下了基礎。
說有別于讀。訓練小學生自己說話,還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說好一句話做起。一句話說完整了,才能談得上說幾句話、一段話。開學第一天,我就通過讓學生做“自我介紹”,訓練他們當著大家的面說一句完整的話。有了說好一句話的基礎,就可以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說幾句話。以學生作“自我介紹”為例,開學第一天進行的是說好第一句話的訓練,經(jīng)過這一階段,就用提出幾個問題的辦法,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說好幾句話、一段話。我提出的問題是:“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個學校上學?你是幾年級的學生?”由于學生有了說好一句話的基礎,再按照問題把幾句話連在一起,就是一段完整的話了。
4.選好話題,具體指導
說話課是專為訓練學生說話而設置的,有較強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為此,一要選好話題,二要加以指導。
選好話題是進行說話訓練的重要條件。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要選他們熟悉的與語文教材的基礎訓練有聯(lián)系的內(nèi)容,例如“我的××”(父母兄弟)“我的書包”“一次比賽”等,都是比較好的話題。這些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
有了好的說話內(nèi)容,還要加強指導。我的要求是:說得通順、明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重點抓指導觀察,指導列提綱,組織評議三個方面。以“我的文具”這個話題為例:課前,我指導學生觀察自己文具的顏色、形狀、作用。然后,我和學生一起,圍繞話題擬出了說話提綱。接著,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說并找同學連起來說。為了取長補短,讓學生們都得到提高,在學生述說的同時,我還組織其他學生評議,指出誰說得好,好在哪里,誰說得不夠好,在比較中提高了大家認真說話的自覺性,使說話訓練朝著健康的方向迅速發(fā)展。
四、語文教學環(huán)環(huán)滲透,讓學生巧說
一個學期我們口語交際課的課時是有限的。那么如何能更好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呢?我們應該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巧用各個環(huán)節(jié)。
1.在拼音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剛入學的兒童,說話常常不完整、不規(guī)范。因此,在學生剛學習拼音時,就要適時地利用音節(jié)和插圖進行說話,并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而不是單純地學拼音。
2.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如擴詞、造句,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記住這個字或某類字的構字規(guī)律,訓練學生說話。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3.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抓住感悟文本的主要渠道進行,實現(xiàn)教師與課本、課本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際。
(1)要處處留意,挖掘教材的語言要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如教學《雨點》一課,“雨點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這樣的句式在兒歌中出現(xiàn)了四次,可在學生理解與朗讀后有關的語句,抽象出這樣的句式練習說話??梢哉f:夏天的池塘里,雨點落在荷葉上______,雨點落在魚兒上______。又如,要充分借助課文中的插圖。教學《云房子》時,指導學生觀察:在一望無邊的藍天上,小鳥們在云朵間飛來飛去,開心極了。假如你就是這其中的一只小鳥,你會干些什么呢?此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盡情地說。這樣能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和思維,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2)加強朗讀、背誦訓練。朗讀、背誦是將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轉化為規(guī)范的口頭語言的一種有效訓練途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使口頭語言表達賦予感情色彩,易于表情達意。
五、加強交際實踐,讓學生樂說
交際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活動,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有著無窮的交際話題,這些話題貫穿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從小培養(yǎng)交際意識,引導和鼓勵學生深入社會生活中進行交際實踐,在實踐中去學習豐富的交際語言、交際禮儀,漸漸積累交際經(jīng)驗,提高交際能力。如訪問知名人士、先進人物,當小記者、小主持,去商場買東西,去市場買菜,以及外出會友等都有交際內(nèi)容,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場合中培養(yǎng)交際能力。學生在交際中鍛煉了自己的心理素質,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樂說”就會水到渠成。
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說的興趣濃了,達到了敢說、想說、會說、巧說、樂說的目的,為口語表達撐起了一片自由的天空。當然,口語交際課是一門新的課程,還有許多教育的契機等著我們?nèi)ヌ剿?、去發(fā)現(xiàn),去有效利用。只要我們多做教育的有心人,一定會為孩子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