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菊新
【內容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聽說讀寫缺一不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英語老師往往會發(fā)現(xiàn)光靠有聲的英語語言有時吸引不了學生;教師豐富多彩亦莊亦諧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卻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較好地改善英語課堂沉悶的氛圍。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就是英語教學中的“第二語言”。本文主要論述了“第二語言”在英語有效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英語有效教學“第二語言”
英語有效教學中的“第二語言”包括教師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它是人們相互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研究“第二語言”的專家芬·拉弗·安吉斯曾經說:“一旦有所閃失,孩子就有可能無法成為正常人?!边@對青少年來說也是一樣的。在學校的教育中,“第二語言”對塑造學生的性格有很大影響。鑒于教師通常是受到學生尊敬的,他們的言行舉止可能會被學生模仿(有時是潛意識地),簡而言之,教師得體的“第二語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和道德品格。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得體的舉止,這不僅有助于他們形成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師“第二語言”的作用除了表現(xiàn)在樹立模范之外,還能通過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事實上,教師和藹的表現(xiàn)是對學生學習熱情的巨大鼓舞。另外,理論而抽象的知識也需要運用生動的、能讓學生接受并印象深刻的肢體表達來使之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教學的效果就能顯著改善。使用“第二語言”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一、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第二語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英語在中學教育中至關重要。由于英語教學手法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英語,從而實現(xiàn)英語交流。這意味著教師在指導學生和解釋問題時基本使用英語,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課上說英語。但目前中學生無法說好英語,他們既不明白為什么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要使用不同的語調,詞匯和表達能力也存在局限。這些使英語交流很難實現(xiàn)。根據(jù)學生現(xiàn)階段的能力和實際情況,應用“第二語言”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當教師說“You two, please come to the blackboard.”如果教師看著(或指著)某兩名學生,然后再指向黑板,學生立即就能明白。即使學生沒有聽清關鍵詞“blackboard”,他們也能毫無障礙地完成指令。教師有時也需要解釋一些語言點,這時候他們就要將課堂上的表達和例子區(qū)別對待。例如“We ought to use the form ‘have done such as ‘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這句話,為了使學生理解清楚,教師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從語速上,“we ought to use the form ‘have done”采用正常語速,在念例句時則放慢語速;也可以通過重復例句“Have you finished that job yet?”來達到效果。一個更常見的方法就是用手勢來強調關鍵點:當說到“have done”時(同時加重語氣),伸出食指在空中停頓一下,再給出例句。這個動作通常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上文中能夠得知,“第二語言”的使用在英語教學中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在中學的英語教學中,“第二語言”常被用于提高教學成果和學生能力。
二、在聽說讀寫中“第二語言”的具體應用
1.“第二語言”有助于提高聽力
希臘哲學家埃皮克提圖曾經風趣地說:“自然賜予人類一個舌頭和兩只耳朵是讓我們說一次而聽兩次。(Nature has given man one tongue and two ears that he may hear twice as much as he speaks.)”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么重要。英語教學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理解別人。因此教師經常訓練學生的聽力。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使用了“第二語言”,效果會更好。在新的一堂課開始時,教師先用英語敘述故事的梗概,“第二語言”或許能有所幫助。例如,當教師說到“We are in a very big classroom.”時,可以慢慢伸展手臂,而說到“She is such a beautiful girl.”時教師則瞪大眼睛把嘴張開,這樣學生就能明白:她確實很漂亮。如果教師在教學計劃允許的前提下模仿動物的鳴叫和動作,肯定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2.“第二語言”有助于強化口語
口語是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所以我們要大力拓展學生的口語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在教師“第二語言”的幫助下完成的。
目前的重點是在口語教學上。中學英語預備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是由對話開始的。教學計劃要求教師組織學生根據(jù)對話的特點練習口語。通常來說,“第二語言”能引起并保持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不僅自己要使用“第二語言”,還應該讓學生依據(jù)不同情況也使用它們。舉例來說,教初中牛津英語預備教材第一單元時正好是新同學剛見面,還未互相認識,因此教師可以先自我介紹。比如:“嗨!大家好,很高興在這兒見到你們?,F(xiàn)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我叫Li Ping。我喜歡打籃球,因為它使我更強壯;我喜歡下棋,因為它使我更聰明;我還喜歡看書,因為‘讀書使人明智?!痹诮榻B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盡量將新的詞匯和句子結構與生動的表達和相配的手勢一起使用。和學生問好時注意微笑,說“很高興認識你們”時與幾名學生握手,并在黑板上寫下名字;說明愛好時模仿帶球投籃、下棋和翻書的動作。在此之后,教師就營造了一個氛圍讓學生跟著練習?!癕illie和Andy是新同學。他們一起走在路上時遇見了Andy的一位老朋友——Nick。Andy介紹Nick和Millie 認識?!痹谂c學生聯(lián)系之后,對話就能自然地被引入了。在不同場合中,“第二語言”的運用能促成一堂吸引人又成功的課。
3.“第二語言”有助于提高閱讀
中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和寫作的初級能力。在中學,我們將重點放在閱讀上,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做準備。這里主要說明“第二語言”對朗讀的幫助。
朗讀有益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語音和語調,并能建立單詞發(fā)音、拼寫和詞義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它還能使學生領會文章的內在情感,欣賞語言之美。一位語言學家曾經說過:“詩到讀時方為詩。(A poem is not a poem until it is read.)”朗讀在中學階段是十分基礎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第二語言”來幫助學生提高朗讀能力。
在讀句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地方要重讀,哪些地方要輕讀;什么時候應提高或降低音調。我們可以模仿在音樂教學中使用的、代表音高的弧線來使之更為清楚。一般說來,在陳述句和特殊疑問句中使用降調,在選擇疑問句中先使用升調再使用降調。中學生經常對此不適應,也感到很迷惑。但是如果有了“第二語言”,這個問題很容易就能解決。比如,使用手勢。在讀選擇疑問句時,升調就把手抬起,降調就把手放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只要朗讀它們就會想起那些手勢,那么正確朗讀句子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4.“第二語言”有助于提高寫作
寫作是學習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它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說離開它,人們將無法交流。學生不僅要學習英語知識和詞匯,還要按照教學計劃學習運用口語和寫作的交流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寫作比口語更為重要,因為它的傳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了避免學生感到乏味和厭倦,教師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第二語言”的運用可以加深學生的具體印象,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語言學家富蘭克林說過:“說過的我會忘記,教過的我會記住,而參與過的我就能學會。(Tell me, I'll forget; teach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learn.)”如果讓學生寫一篇不熟悉的作文,他們可能無法完成并為此感到沮喪。但是,如果是他們經歷過的事情,他們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不論在課堂內外,都應當讓學生參加一些與英語相關的活動,然后用筆記錄下來。就拿中秋節(jié)來說,學生在美麗的月色中盡情觀賞與玩樂之后,給予一些指點,他們就能完成一篇出色的作文。與完全靠想象出來的不同,學生對他們自己的和教師的動作印象深刻,這必然有利于寫作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第二語言”不單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加深他們的印象,擴大他們的想象,這是完全符合英語教學的原則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紅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