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巧云
初中畢業(yè)生升入高一后,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更高層次的學習階段,其面對的知識結構、知識系統(tǒng)的梯級、知識容量,無論深度、難度、廣度都存在一個較大的跨越,存在一個較陡的階梯躍升,同時由于初高中教學方法及中、高考要求的差異,學生進入高一后,常常在學習上出現(xiàn)明顯的滑坡現(xiàn)象,對高一各學科教學來說,都有一個教學上過渡和銜接的問題,政治學科也是如此。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順利地渡過這一關,搞好政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較快地提高政治課的教育教學質量,下面本人就這一問題所進行的思考和探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差異形成過渡銜接的第一個問題
由初中升級到高中,政治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有一個教學銜接的問題,但是政治課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又有其明顯特點,在中學各學科中,只有政治這一門學科在初、高中階段的名稱不同,一個是“思想品德”,一個是“思想政治”,即政治學科初、高中教學在知識體系方面沒有很明顯的銜接,這點從二者課程標準的區(qū)別就可以看出。
《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思想政治課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生活,經(jīng)歷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弘揚民族精神,擴展國際視野,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提高參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
初、高中教學的銜接過程中,在教材內容的銜接上,沒有嚴密的連續(xù)性,完全是各自獨立的知識體系,初中與高中政治課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在學習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政治課初、高中教學銜接的重點在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
二、教學容量和節(jié)奏的差異形成過渡銜接的第二個問題
政治教學初、高中的教育教學大綱、考綱以及教材的要求單就一節(jié)課的知識容量而言,差異非常大,教師的教學因此就有快、慢和粗、細之分,教學上就有一個深、廣度的把握差異,這快慢、粗細、深廣等矛盾就很容易使學生將初高中課堂教學分隔開來,甚至造成好多學生聽了課就沒有時間記筆記,記了筆記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聽課了,一時間分不清哪些知識是要識記、哪些知識是要理解領會的等現(xiàn)象,從而嚴重地影響政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極易造成學生學習上難以適從,出現(xiàn)滑坡,產生分化。
三、教材特質和教學方法的差異形成過渡銜接的第三個問題
初中政治教材在設計上重視學生的識記、參與、體驗、踐行,具有顯著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可以有效地采取平等對話、交流互動的形式,可以重視知識和能力,也可以顧及到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達成;學生也可以自由地自主、合作、探究某一學習話題。高中政治教材則注重學生的思維、思辨、質疑、求異以及學生學法上的引領。與初中課堂相比,由于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實踐性不足等的限制,高中教學方式還相對落后,教師一言堂,學生整堂聽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樣,學生由初中新鮮活潑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走進高中相對死板沉悶的教學環(huán)境,便產生了很大的不適應。這就要求教師在探究教育教學方法時,特別注意針對初高中學生的差異。恰當?shù)慕逃虒W方法可以比較平穩(wěn)地實現(xiàn)學生由一個學習環(huán)境到另一個學習環(huán)境的順利過渡。
四、政治學科中高考要求的差異形成過渡銜接的第四個問題
政治學科的中、高考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考試,前者是為了完成初中階段九年義務教育,考試形式是畢業(yè)考試與升學考試兩考合一,或者是不計分數(shù)的等級達標考試。政治教學初中階段強調重點的理解但缺少難點破解,強調感性的喜好但缺乏理性深入,強調知識的累積但欠缺能力遷移。即平時沒有認真聽課學習,根本不理解知識內容,到考前突擊背老師劃定的內容也能夠達標過關。但是政治學科的高考是國家級的選拔性考試,在文科綜合的考試形式下,隨著命題由知識向能力立意的轉向,對學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也就是既強調重點的理解,又要學會對難點的破解,既強調感性的喜好,又要求理性的深入,既強調知識的累積,又要求能力的遷移。沒有平時的積累,沒有積極投入的課堂學習,沒有嚴密仔細的思考和深入審慎的探究,是沒有好的高考成績的。
此外,由于年齡特征和心理上的差異,認知能力,現(xiàn)實和理論的差異,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及學科素養(yǎng)等都可能成為政治教學初、高中過渡銜接的問題。所有的這些都需要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起始階段積極思考,認真應對,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解決問題的對策。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識與經(jīng)驗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初高中政治教學的銜接問題,不僅僅是教學層面上知識的增補與溫故知新的問題,而且是我們如何深入認識傳統(tǒng)教育理論中合理的內涵與學生獲得知識的主動建構理論在高中教學中的實踐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際中,遵循初高中教學規(guī)律和特點,不斷探索,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好初高中政治教學過渡銜接的問題。
(作者單位 甘肅省平?jīng)鍪械谝恢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