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萬里
近日寒風勁吹,才知道已是寒秋來臨。想來竟有些惶恐,時光就如此消逝了。其實,我對時間并不是那么的靈敏,只是忽然有那么一天,驀然發(fā)現(xiàn)這個季節(jié)的特有之景才恍然醒悟,心里著實有幾分落寞。
想來秋就這么來了,悄無聲息的。只一宿便占領了這個蕓蕓眾生的世界,還真的有所不適。畢竟一顆年輕的心與喧鬧的夏季擁有許多共鳴之處。但我深知,季節(jié)之交,不可阻遏,該來的還是要來。
在這個喧囂的都市,人們對于秋的來臨往往抱有一種忽略或者是輕蔑的態(tài)度。城市依舊繁華,霓虹閃爍如浪彼此起伏;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人們歡喜著,并沒有傷飭。但我確實是嗅到了秋的氣息。并有一種落寞由我為中心向四處蔓延開來。
那是夾雜于風中的氣息,從遠方跋涉而來,如流浪者沒有疲憊,它襲過我的世界并告知我秋天已經(jīng)來臨。那是具備怎樣因素的一種氣息呢?三分溫潤,七分刺骨。靜下心來慢慢體會著,才知道那是草木凋零的味道,其味不烈卻深遠無比。想必,那便是秋的氣息。
我常以為風依舊,只是夾雜了這個季節(jié)特有的景致而各有稱謂罷了。如春風,有垂柳百草之素便為春風;夏風有蔥郁林草之因便為夏風。而眼下的秋風呢?也只是充斥一些草木凋零的味兒便稱為秋風了。
秋分一拂,落英繽紛,百草泛黃,千蟲沉寂,那些穿梭的游魚也如老者昏沉不已。此時溪水沉靜而磐石出,蔥郁漸逝而落木突兀。那佇立于枝頭黃橙橙的柿子,看上去是如此的誘人與孤獨,仿佛一個擁有傾國傾城容貌的女子被鎖于深宮,她的世界便注定是孤凄的。秋風給它帶來了成熟也帶來了感傷。再過一些時日,這柿子也就掉落了吧。在寒冷的泥土了,漸漸地忘卻自己的一生。
忽然間想起了那些流溢于文人墨客心中的永恒的秋來。此時此景,不知是馬致遠所述的:“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寧靜恰當,還是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惆悵更為貼切,還是歐陽修的《秋風頌》的凄涼更為世人所接。而對于我呢?或許更多的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些許無奈。
推開房門走了出去,昨夜一夜的秋雨使得天氣格外清寒。路面積水頗多,不慎水侵入鞋內(nèi),頓時全身僵冷。此時尚早,校園之內(nèi)沒有幾人來往。還真是靜,如一幅圖畫一般,深沉,古樸,使我很喜悅。路邊的青松還是青翠的,很好!蕭條之下永恒的綠色的戰(zhàn)士。
地面濡濕不堪,沉積的落葉黃黃的一片挨著一片,踩了上去有清冽的水溢出,我想:這正如它們所逝去的青春。我沉默了良久,終于在記憶的荷塘里邊找到了有關于它們嫩芽的記憶。那時一切都是新的,無論對于它們還是這個世界。
眼前還有一株迎春花,雖說迎春的時間早已過去,但它依舊站在風中堅持自己的初衷。今天她迎來了秋,雖沒有花朵作為禮物,但物與時間的細語則是我們無法可知的。再往遠處望去,思賢湖畔流嵐迭起,秋菊之影若隱若現(xiàn)。我頷首而笑,緩步走去。
就在這時,忽然傳來了一聲清越的鳥鳴,不,那應是鳥兒的歌聲,久違了,我頓時感覺自己的心情釋然了很多。也有那么一刻,我以為自己置身于夏日。我循聲望去,又尋不得。此時萬物皆無語,唯有鳥鳴之音久久回蕩。想必南朝詩人王籍所云的“鳥鳴山更幽”的境界也就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