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辰
(成都醫(y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研室,成都610083)
對于一名剛進入教學實踐不久的解剖學老師來說,提升教學質量,贏得學生的認同,積累教學經驗是職業(yè)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系統(tǒng)解剖學作為醫(yī)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醫(yī)學后續(xù)基礎和臨床課程的形態(tài)學基礎。但解剖學素有專業(yè)名詞多、描述多、記憶量大的特點。學生學習起來存在很大困難,容易導致學習積極性受挫,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突破學習瓶頸是提升解剖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以下謹從個人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關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總結出幾點體會和大家分享,請大家指正。
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要重視學生的需求,明確他們最迫切需要了解的是什么。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平心靜氣地學習對他們來說比較枯燥的基礎內容,就像當初達芬奇也不能沒有怨言地畫雞蛋一樣。適當?shù)匕严嚓P知識和臨床運用聯(lián)系起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認識到學能有所用。如講到麥氏點時,一般都會跟臨床相聯(lián)系,在急性闌尾炎時這里有壓痛和反跳痛,因為深面是闌尾根部的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拓展讓同學們思考醫(yī)生做手術時在哪里切開,需要經過哪些層次才能進入到腹腔,這樣也能把前面腹前外側肌群和后面的腹膜的相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但講臨床的內容不能太多,畢竟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不能喧賓奪主。
課堂提問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非常有益。系統(tǒng)解剖學的教學特點之一就是新名詞多、內容多,而且對于剛進入大學階段學習的新生來說,第一次課覺得新鮮有趣,幾次課以后,前面累計下來的沒有消化吸收的內容越來越多,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光是單純地由教師講課,學生往往在第二三節(jié)課就開始精力不集中了。因此在講解時,經常提問,一方面可以使教學節(jié)奏慢下來,讓同學緊繃的神經稍微松弛一下,另一方面,提問也可激發(fā)學生思考,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尋求知識,這樣的記憶效果深刻而持久。
學生自覺性有參差:有的學生學習自覺性好,有明確的學習規(guī)劃和目標,學習熱情高。這部分同學能自己調試上課時的學習節(jié)奏。有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自覺性差,上課時遇到聽不太懂的問題就容易有挫折感,導致學習意愿減退,精神不容易集中。如若教師對他們沒有有效地刺激,那么這樣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會令人滿意的。在教學無法做到一對一的情況下,提問對于加強同學的學習意愿無疑是個好的辦法。同學都不愿意面對被老師提問而回答不出的尷尬,因此一旦提問他們都能把渙散的思維收攏來。
提問有多種形式,在講授過程中多用設問,對于復習可采用隨機點名提問。
給予學生走上講堂展示的機會,選擇適當?shù)膬热?譬如內臟學中的肝、腎、肺等內容,可以讓他們以2~3人小組為單位,課前自己查閱資料、制作課件并在課堂上給予參與的同學5分鐘左右的講解時間,講完后由老師及時點評,這一過程可以鍛煉同學的科學思維能力、嚴謹?shù)目茖W作風、自學能力和協(xié)作意識,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深記憶、拓寬知識面,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活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當今的醫(yī)學教育而言,知識的講授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相比已經降低到一個相對次要的地位。系統(tǒng)解剖學中有些內容,可以采用PBL(p roblem base learning)法,PBL以小組為單位,強調學生主動的學習過程,即以解決問題的方式討論學習,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利用信息資源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問題的選擇,系統(tǒng)解剖學中,例如風心病、冠心病、門脈高壓等案例都可以用來做PBL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掌握臟器的結構和功能,另一方面還可以拓展臨床的解決方案,打破學科界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臨床思維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要讓學生愿意聽老師講,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思想,要知道學生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剛進入大學學習有哪些不適應和困惑,等等。大學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只有解決好學生的思想問題,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有的學生很善于主動和教師交流,而有的學生卻比較矜持。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心聲,可以讓學生用匿名紙條的形式寫下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還有短信和網絡都是很好的溝通渠道。教學相長,學生就像鏡子一樣,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師的優(yōu)點和不足。對于剛剛正在成長期中的教師來說,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對于提升快速教學質量是非常有益的。學生們經常給教師反映他們的意見,也能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教學的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參與者,是被尊重的,這也能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系統(tǒng)解剖學學習內容多,往往在期末時學生會覺得學習壓力很大,把握不住重點。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向自主學習的過渡階段,教師最好不要完全放手讓同學們自己安排學習復習進程,適當?shù)闹笇Ш透深A是必要的。階段性測驗可以讓同學們以他們高中時期熟悉的方式來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檢測一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效果??砂颜麄€課程分為運動、內臟、循環(huán)、神經(包含感覺器)四大部分來做測驗。一方面可以促使他們作階段性的復習,對每一部分內容也有整體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熟悉考試的方式。事實證明,學生很歡迎這種測試,相比以往沒有進行階段性測試的學生來說,學習效果也要好。
教師只有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分析總結經驗,隨時調整和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學好解剖學,為后續(xù)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