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萍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個性化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探究
胡萍萍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金華321004)
為了貫徹落實《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精神,在本校部分學生中開展了基于計算機和網絡個性化英語自主學習新模式的改革實踐。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比較了傳統(tǒng)英語學習模式和新的自主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和不足,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基于計算機和網絡;個性化;英語自主學習
2007年修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把“增強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列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并規(guī)定“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進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英語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與條件,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fā)展,逐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因而,怎樣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化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來開展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教師處于教學的中心地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學生被看成只能對外部刺激作出反應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對象;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中心;教育技術只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與手段,學生主體地位的忽略,必然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新的基于計算機與網絡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知識的主動發(fā)現(xiàn)者和探究者;教學內容是學生以提高自身素質為核心;教育技術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工具,而且是學生能動學習的認知工具;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意義構建為核心,通過建立教學情境,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協(xié)作,幫助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一個老師通常面對的是四、五十個甚至更多學生,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而利用網絡可以做到在一個課堂里,同樣是一個老師,學生們卻能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手段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講、學生聽,變成了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提建議、檢查督促等活動,把學生真正推到了學習的主體位置”(劉長江2008)。這是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改革,它將教師、課本、粉筆、黑板與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改變?yōu)橐杂嬎銠C(網絡)、教學軟件、課堂綜合運用的個性化、主動式學習模式。
2007年9月,我校大學外語部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新生入學分級考試后,隨機選取8個班實施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新教學模式。學生除了參加課堂學習外還必須進行一周兩個課時的上機自主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做網上單元測試,并且根據個人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體現(xiàn)學習的個性化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8個實驗班約400個大一新生。他們的專業(yè)包括化學與應用化學、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等。經過初中、高中六年左右的英語學習,他們已初步形成了較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
為了了解學生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情況,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
(1)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英語自主學習與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2)新模式下的學生網絡自主學習有哪些缺陷和不足?
(3)針對反映出來的問題,教師可采取哪些措施來改進?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深入了解學生的網上英語自主學習的真實情況。
(1)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英語學習資料。比如精品資源的下載,各個任課老師的教學課件、四、六級優(yōu)秀材料等都可以很方便地共享到。
(2)使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作用得到了真正發(fā)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需要和學習程度來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內容。訪談中發(fā)現(xiàn),不管是學習基礎較好的還是較差的學生,都很喜歡這一點。
(3)機房上機學習給學習者創(chuàng)造了真實形象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的個性與潛能得到升華?!坝嬎銠C輔助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從整體上改善目前自主學習者的語言認知過程,促使他們認知策略的發(fā)揮”(吳晶,吳忠杰2008)。
(4)測評系統(tǒng)及后臺的學習登記能反映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單元測試成績和學生在平臺上的BBS留言等),便于教師統(tǒng)計成績,并可根據學生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我校目前使用的網絡教學軟件主要是“新理念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課文知識講解詳細透徹、操作便捷、功能模塊較為齊全等優(yōu)點。然而系統(tǒng)中的學習資源不夠豐富,不夠多樣性和新穎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很好的激發(fā)。
通過對學生自主上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訪談結果,發(fā)現(xiàn)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1)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的不熟悉,使他們不能很好地利用網絡資源。有些學生甚至不知道怎么發(fā)郵件。有些學生打字速度超慢,極大地限制了他們學習的進程。此外,大一新生不允許帶電腦,平時不能經常接觸到網絡,不習慣網上學習等,都直接影響到他們自主學習的效果。
(2)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加強。很多學生會利用上網的時間做其它事情(如看電影、QQ聊天、玩電腦游戲等)。自身沒有很強的學習愿望和良好的習慣,對自主式英語教學活動不大適應。因此有必要加強教師的督促和指導。
(3)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不夠大。學生們要學的科目多、課時多、考試多、各類課外活動多、有關限定多,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地自學,培養(yǎng)其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4)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缺乏。正如劉延秀,孔憲煇(2008)所說“許多學生往往只專注于自己的電腦屏幕而缺少與老師、同學之間的相互探討、合作等有利的互動”。在訪談中,我們也了解到很多學生從未在BBS上發(fā)信息、留言,也很少給教師發(fā)郵件、提問題等。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采取改進措施。
(1)在堅持自主學習的同時,必須輔以適當?shù)耐庠诒O(jiān)控。要充分重視教師在網上的輔導和監(jiān)控作用。
(2)建立專門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心,配以專門的自主學習輔導教師,負責進行學習過程管理和答疑輔導等,規(guī)范系統(tǒng)管理機制。
(3)加大在硬件環(huán)境的改善和軟件開發(fā)等方面的力度,豐富網絡學習資源??稍O計一些如游戲般的“闖關”訓練模塊,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4)通過QQ、聊天室、電子討論區(qū)、電子郵件等形式構建交流平臺,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
(5)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反饋評價體系,把學生的網上自主學習情況,如網上自主學習時間,提問次數(shù)等納入過程性評價體系范疇。
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個性化英語自主學習是將網絡環(huán)境、個性化自主學習和外語課程理想地整合在一起的三元一體式模式。雖然該學習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它無疑代表了符合課程教學要求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對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以及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修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長江(2008).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研究性學習模式探究[J].外語電化教學(1)。
劉延秀,孔憲煇(2008).計算機輔導自主學習+課堂的模式探索與學習者研究[J].外語界(1)。
吳晶,吳忠杰(2008).計算機輔助模式下外語自主學習者的認知[J].現(xiàn)代教育技術(18)。
2010-12-30
胡萍萍,女,浙江東陽人,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