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龍鳳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福建 泉州362000)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林龍鳳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福建 泉州362000)
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較系統(tǒng)的聽力策略指導和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制約聽力水平的因素入手,總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實用的聽力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為更有效地提高聽力理解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大學英語聽力;制約因素;教學策略
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边€指出,要加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的測試,把考試這個教學評價系統(tǒng)轉變?yōu)橐栽u價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評價。[1]教學大綱要求聽說領先,注重聽說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顯然,只注重“聽力測試”、不重視“技能傳授”的傳統(tǒng)聽力教學方法已遠遠不能滿足新的教學要求。把考試和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高效的教學策略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將是英語教學的重大突破。因此,如何向學生傳授聽力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幫助他們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而英語教師急需調整英語教學策略,增強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語言是有聲的,也就是說,有聲語言是第一性的?!睂W習語言要從聽力起步,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交際能力,口頭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只有聽得準,才能說得對。通過“聽”,大腦對信息進行輸入、分析、判斷、篩選、理解并加以綜合運用。因此,提高聽力不僅有利于說、讀、寫三項技能的發(fā)展,而且更有利于開展日常交際。[2]可見,聽力策路在語言學習中的應用尤其重要。
在聽力課堂上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為了提高聽的效果,人們往往根據(jù)不同的聽的目標采取一些聽力手段,這些手段就可以被定義為聽力策略。[3]更準確地說,在第二語言的聽音過程中,由于話語的輸入與聽者的現(xiàn)有知識之間很少存在著一種完善的配合,理解上就會出現(xiàn)困難和失誤。要克服這種困難和失誤,就要求聽者在推斷意義及獲取新信息方面做出特殊的努力。聽力策略可以被理解成在聽力學習過程中聽音所具有的思想和行為。[4]這種在聽音過程中,為獲得和保留新信息而被激活的精神過程,就是本文將要探討的聽力策略。
“聽力理解過程不是簡單地對字面語言信息進行解碼的過程,而是輸入信息與聽者頭腦中已有知識的動態(tài)交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話人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對所接受的聲音符號進行分析、合成、歸納,從而實現(xiàn)語義的重構”[5],以達到聽力理解的最終目的,即“確定話語的表達主題”。在聽力理解時不僅要用語言本身的知識,同時,還要運用客觀世界知識即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制約聽力水平的因素可歸納為兩類: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其中知識性障礙包括語音語調(包括單詞的重讀弱讀、語句重音、意群停頓、語調升降、音的省略和同化、連讀及失去爆破等)、詞匯、語法、句法、與英語相關聯(lián)的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英美習語典故)等。非知識性障礙則包括心理因素、聽力習慣、記憶能力及聽力理解技能等。[6]
由于受到傳統(tǒng)英語聽力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英語聽力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創(chuàng)新聽力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升英語聽力教學水平,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學生、教師、聽力課程設置、聽力教材、聽力教學設施等方面。[7]
學生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語法、詞匯及文化背景知識外,最主要是學生缺乏英語聽力學習興趣和習慣,畏難排斥心理十分明顯;自信心欠缺,英語聽力基礎十分薄弱。同時,影響學生聽力提高的情緒因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聽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二是過于緊張,沒有良好的心態(tài)。
教師方面主要有三個問題:教師配備未得到重視,導致英語聽力教學目的和效果無法實現(xiàn),影響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教學模式陳舊,缺少與學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聽力課程設置方面,一般聽力課程的課時比較少,基本是一周兩課時,而且時間過于集中,聽力訓練的強度過大,不利于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
英語聽力教材方面,教材使用不規(guī)范統(tǒng)一,內容形式單一,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嚴重影響了英語聽力教學進度,直接影響聽力教學的效果。
英語聽力教學設施方面,由于教學經(jīng)費短缺,教學設施存在局限性。大部分教學設備陳舊落后或不足,不能滿足聽力教學的需要,不能保障聽力教學效果。
聽力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在詞匯、語音、語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還要考慮非知識性的情感因素。因此,恰當運用教學策略消除影響聽力理解的諸多制約因素是極為重要的。有效提高聽力水平的教學策略應包括:讓學生明確聽力學習目標,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加強聽力技能訓練,提高聽力教學效率;加強聽說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8]
聽力材料應具有難易適中、篇幅適當、語速相宜和系統(tǒng)適用的特點。一般而言,一篇材料的生詞率應小于5‰,超過這個“度”,學生往往難以將所聽詞音和詞文迅即聯(lián)系起來。另外,心理學對人類記憶特點的研究表明,單靠視覺記憶其效率為2%,單靠聽覺記憶其效率為1.6%,視聽并用其效率為6.6%,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因此,英語聽力教學中視聽結合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單一的課本教學往往會使學生感到乏味疲倦,注意力分散,可用現(xiàn)有英語聽力教材所提供的課文、對話材料以及考試題型,開展學生的基礎聽力訓練;適當選擇拓展興趣型的聽力材料,比如,涉及禮儀社交、飲食營養(yǎng)等方面的材料;選擇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的材料,比如,關于歐美國家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民俗習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材料;選擇經(jīng)典英文歌曲和英語原版經(jīng)典電影材料,通過純正的英語及電影中精彩的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借助VOA和BBC的英語節(jié)目材料,讓學生關注世界綜合新聞,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
精聽是在高度集中精力的情況下盡量把語音材料完全聽懂。精聽既要聽懂文章的意思,還要聽懂每個句子、每個單詞。對每篇精聽材料都可以采取三步訓練法,真正做到聽說、聽寫、聽讀相結合,全面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泛聽可采用播放錄像資料、聽英文歌曲、在學校設置“視聽吧”、互動式英語廣播節(jié)目、開辦英語角等方式,使學生更多地接觸英語,豐富背景知識。通過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的訓練,學生可以培養(yǎng)積極思維的聽力習慣,提高語篇意識,增強綜合語言素質,這也是語言學習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學生要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必須掌握一定的英語聽力技巧,只有將聽力技巧貫穿于聽力訓練的整個過程,才能促進學生對聽的內容迅速作出反應,并正確的理解和有效的記憶。事實證明,學生只有具備一定英語的聽力技能、技巧,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語聽力水平。采用科學方法進行聽力教學可以事半功倍。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并持之以恒,要求學生擴大詞匯量,了解語言材料的特點,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讀準聽準常用數(shù)字,并加強詞組短語的學習,多讀西方文化背景材料以擴大知識面。
1.預期策略。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預測的技能,即通過已知的信息(如題干、選項、前面已聽的內容、信號詞,等等)來對聽力材料的內容進行推測判斷的能力,提高預測準確率以及理解的速度與正確率,實現(xiàn)信息的整體把握。
2.速記策略。聽力理解是通過大腦思維來實現(xiàn)的。大腦的感覺儲存、短時記憶要想把剛剛通過言語刺激輸入大腦的信息完全復述出來是不可能的,而適當必要的速記可以幫助記憶恢復,再現(xiàn)某些相關信息,以提高聽力理解。聽力理解中,速記策略可起到短時記憶的功效,速記策略可推進學習者的英語聽力理解力,對于篇章較長的聽力材料作用更為明顯。[9]
3.選擇性記憶策略。邊聽邊記重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聽力策略。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捕捉關鍵詞和重要信息的技能,關鍵內容重點把握,針對不同題材的聽力材料能抓住不同的側重點,如列提綱、編寫小標題、記錄時間和順序詞、記錄主要細節(jié)、記錄主要觀點等等。
4.情緒控制策略。情緒與聽力的效果是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證明,良好的情緒能推動認知活動的進行,反之則阻礙認知活動的進行。在輕松、愉快、樂觀的情緒下學習,要比正常情況下的接受力提高5-40%,記憶力提高1.5-2倍以上。情緒控制策略的訓練其實培養(yǎng)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質,情緒控制的能力能夠在反復的練習中得到很大的提高。通過情緒控制策略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答題能力。
聽力教學是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造成學生聽力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教師往往注重聽力結果,忽視了聽力理解過程。因此,將教學策略融入教學中是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聽力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應因材施教,調整英語課堂教學方式,滿足多樣的聽力教學需求,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制約聽力水平提高的因素,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韋秋杰.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9,(10).
[3]周颙.淺談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0,(11).
[4]朱湘華.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訓練模式與效果分析[J].外語研究,2010,(2).
[5]王瑞昀,梅德明.聽力理解的認知與聽力課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4,(2).
[6][8]高曼莉.英語聽力理解的制約因素及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0,(10).
[7]朱志敏.英語聽力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的探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11).
[9]佘敏.記策略應用于英語聽力理解的實證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0,(1).
[責任編輯:賀春健]
G642
B
1671-6531(2011)07-0070-02
林龍鳳,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研究方向為聽說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