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立 樂艷芝 姚期 王鐵軍
PBL教學法在中西醫(yī)結合眼科教學中的應用
余德立 樂艷芝 姚期 王鐵軍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BL)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的教學方法。我們在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的臨床教學中通過采用PBL教學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眼科學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PBL教學法對于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有著積極的作用。
PBL;教學模式;眼科教學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法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是以問題為先導,通過小組講座和討論的形式,學生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通過解決問題學習必要的專業(yè)知識,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國外的醫(yī)學教學上,是由美國神經科學教授Barrows最早提出的[1]。眼科學是一門專業(yè)性極強,臨床操作細膩,學習掌握相對困難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各種眼病的臨床表現(xiàn)、體征特點變化較多,作為一名合格的眼科臨床醫(yī)生必須具備全面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知識,并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如果僅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單一的課堂講授,對學生在臨床病情分析中勢必造成脫節(jié)現(xiàn)象,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科根據(jù)本院的實驗情況,在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教學過程中引入PBL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說教式見習帶教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對象 來自臨床醫(yī)學二系2005級本科1~2班選修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的學生,總計80人。進入本課程學習開始隨機以小組為單位,分為4個小班,每班20人,將1、3班設成PBL組(試驗組),2、4班設成傳統(tǒng)教學組(對照組)。各班學生的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等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各班均由兩位高年資教師帶教。
1.2 方法
1.2.1 教師的課前準備 承擔PBL教學法的教師備課時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此基礎上突出重點,包括典型病例的準備、教材的編寫、參考文獻的查閱、PPT課件的制作、教師集體備課及試講,反復探討教學方案。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知識,有層次地安排教學時間及精心安排討論內容。而且教師還應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課堂中擬提出的問題、答案、學生可能要問的問題均有充分的準備及預見性。而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授課時,教師只需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課前充分備課,制作好PPT課件。
1.2.2 課程實施 試驗組:教師把準備好的病例和相關思考題發(fā)給該組的學生,以便在課堂討論時進行回答。引導學生在1周內對教科書上相關知識進行自學,同時針對病例討論內容通過文獻、書籍和數(shù)據(jù)庫等各種方式收集相關資料,必要時指導學生如何查找文獻資料,并幫助他們一起識別所要討論的問題,以明確需要進一步查詢的知識。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結合課件進行課堂講授,可提問,學生根據(jù)教師提示的重點內容和提問情況做好筆記,課后自行復習,下一堂課預先抽出5~10 min的時間對上一堂課的內容和提問進行總結。
1.2.3 學生準備 參與PBL實驗組的學生通過自學在充分熟悉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結合要求思考的問題,利用課后的時間通過各種方式查問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歸納,以尋求問題的答案。要求最后每組都要總結出自己的意見,并把各自的意見和答案都整理出來準備發(fā)言,并且鼓勵大家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再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1.2.4 具體實施 首先教師在大課開始后利用較短時間進行啟發(fā)式講授,介紹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資料,以便學生更好地討論;隨后主要是學生們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討論,各學習小組代表發(fā)言,詳細闡述其對提綱中若干問題及所選臨床病例的看法,各組暢所欲言,展開辯論,討論時可采取多種形式,如由教師隨機提問小組內1位學生發(fā)言,組內其余學生可以補充,組外其他學生也可以隨時提出不同觀點,各組之間可針對各自的觀點進行辯論,不同意見各組學生可以以辯論的形式發(fā)言,說明自己的觀點,質疑對方的意見,并向對方提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啟發(fā)和引導的作用,并注意控制討論的節(jié)奏,協(xié)調各組之間的關系。
1.2.5 總結討論 教師在聽取學生的意見的同時要注意記錄和整理,或者是適當?shù)匾龑W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總結歸納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對一些共同性的問題和爭議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同時對各組的發(fā)言進行點評,指出不足之處和今后改進的要求。在每單元學習結束時,指定下一課題,給出新的臨床案例及問題,進行又一輪的PBL學習。特別要鼓勵不同的看法,對學生提出的創(chuàng)新性的意見及想法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討論課上勇于發(fā)言,發(fā)言后善于傾聽他人的觀點,形成互動,學會借鑒,取長補短,完善自我的想法。
2.1 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們均對PBL課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絕大多數(shù)同學均能做到課前準備充分,結合病案,通過自學、復習、查閱相關理論知識,經過反復數(shù)次修改,力求其答案更加合理、全面,部分小組還將其預先討論的答案制作成多媒體,展示給大家看,使得小組代表發(fā)言時的表達更為直觀形象、生動易懂,同組或他組同學都能主動參與討論,而且有分工合作,求知、協(xié)作氣氛異常濃烈。
2.2 學生對PBL教學方法的適應性 通過PBL的教學實踐,學生們隨著問題的不斷深入逐漸明白了PBL的學習過程。知道了對于每一癥狀、體征及問題都必須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找出多種與診斷、治療和問題等相關的可能性和解決方案,每一臨床資料的分析理解和每一問題的解答都是同學們自我學習和小組同學集思廣益的結果。而且,為了能做到將問題解答得更圓滿,每個同學都發(fā)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和積極性。因此,師生雙方均認為PBL的教學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國學生是能夠適應PBL這種教學模式的。
隨著醫(yī)學及其相關學科知識的不斷豐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解決日趨嚴重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醫(yī)學生容易在死記硬背基礎理論中忽視實踐能力的訓練,如何培養(yǎng)醫(yī)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成為了當時醫(yī)學教育的首要問題[2、3]。1969年,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創(chuàng)立PBL教學模式,嘗試實施學生自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其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逐漸被其他學院采納和接受[1]。在我國,近年來,亦有多個院校的醫(yī)學教育工作者在某些醫(yī)學課程的教學中應用或借鑒PBL教學模式,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4-6]。
PBL教學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學生來說,通過PBL學習過程,可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善于捕捉、整合各種信息及判斷信息價值的能力,質疑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通過開動腦筋運用多門相關學科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推理、綜合直至得出結論,培養(yǎng)了其臨床思維能力,使之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通過PBL教學,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有效的臨床思維方法。
PBL教學還有助于教師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指導老師必須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帶教能力。能發(fā)現(xiàn)適合帶教的病例,能組織以病歷為引導、以問題為基礎、以患者為中心的病例進行討論,做到心中有數(shù),因材施教。在學生討論期間,指導老師不僅應不斷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提出行之有效的針對措施;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進而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學習慣;并應善于控制討論場面,傳授學習方法、記憶方法、文獻檢索方法和寫作技巧,掌握教學進度、深度和廣度。
當然,PBL教學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某些問題。PBL強調小班教學,通常10個學生一組需一位指導教師;而我國實行大班教學指導教師數(shù)量不足制約了PBL教學模式的推廣。并且我國學生一般高中畢業(yè)升入醫(yī)學院校,高中階段大都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PBL強調自學能力,這使學生無法適應。因此,要求我們在實踐中逐漸改進PBL教學法,使之更適合目前教學要求。
[1] Marshall TA,F(xiàn)inkelstein MW,Qian F.Improved student performance following instructional chang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J Dent Educ,2011,75(4):466-471.
[2] Song G,Kwan CY,Bian z,et al.Exploratory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al reform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China.Teach Learn Med,2005,17(4):382-384.
[3] 沈建新,王海燕.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國外醫(yī)學醫(yī)學教育分冊,2001,22(2):36-38.
[4] 柏寧.授課程式中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醫(yī)學教育與管理體制,1998,15(3):12-14.
[5] 趙磊.生理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運用.醫(yī)學教育探索,2008,7(2):135-136.
[6] 肖梅,張海平,王海燕.PBL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2007,13(7):90-91.
貴陽中醫(yī)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重大課題(項目編號:2009-5)
550001貴州貴陽中醫(yī)學院臨床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