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白羽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淺談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性
◆段白羽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對于學前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在將來的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涉及到相關的音樂技能、音樂知識、音樂文化等問題。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必備的素質(zhì)。對于學前專業(yè)的學生,無論是學習音樂技能還是學習音樂理論都離不開對音樂音響的儲備,因而建立正確的音樂欣賞觀,儲備足夠的音樂音響,對于學生學習音樂技能等相關學科就顯得非常重要。
學前教育專業(yè) 音樂欣賞 音響儲備
目前的高考狀況,是高專學前專業(yè)入取時不考術(shù)科。90%以上的學生在進入大學校門前沒學習過音樂,特別是我們學校地處東北,主要面向省內(nèi)招生,很多學生來自齊市周邊的農(nóng)村及外縣,學生不僅沒有受過專業(yè)的音樂訓練,甚至大部分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都沒怎么上過音樂課。對于最基本的音樂知識都沒有了解,更別說對音樂的音響儲備了。音樂是聽覺藝術(shù),它是通過音響來傳遞信息的,撲捉音響的能力是一個幼兒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必備的能力?,F(xiàn)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音樂凈化學生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讓學生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以下就我的教學感受,談談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欣賞能力,提高學生對音響的敏感度。
對于學前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在將來的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涉及到相關的音樂技能、音樂知識、音樂文化等問題。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必備的素質(zhì)。對于學前專業(yè)的學生,無論是學習音樂技能還是學習音樂理論都離不開對音樂音響的儲備,因而建立正確的音樂欣賞觀,對于學生學習音樂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談起音樂欣賞,大部分人會把這個名詞與聽篇幅大又長、意義深刻的交響樂聯(lián)系在一起,還沒等聽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種畏懼或者厭煩的心理。對于現(xiàn)在這批90后的學生們來說,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普遍追求成績而忽視人文教育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們從小數(shù)理化沒少補,卻很少有人有較好的音樂熏陶,所以學生對于聽音樂僅停留在隨波逐流地聽一些流行歌曲的水平。由于各種原因的并存,流行音樂的“泛濫”對青少年影響很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有40%屬于流行歌手,而對貝多芬、莫扎特等世界著名音樂家的崇拜率只有5%,這一現(xiàn)象不得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甚至有的學生連正確的音樂審美都很欠缺,談起對音樂的認識更是一無所知。所以,對于這些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而言,欣賞音樂要從零做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這些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學生來講,讓他們喜歡音樂是音樂欣賞課的第一步。對于已經(jīng)形成較為穩(wěn)定人生觀的大學生而言,簡單的感官刺激的吸引是不能長久的。大學生對未來是有理想的,對社會、人生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要求的。在音樂審美欣賞中,他們不僅能夠?qū)徝牢锏耐庠谛蜗笈c形式的美等方面做出簡單的評價。同時也力圖在形式、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以及內(nèi)在的美等方面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評價,所以對于學前專業(yè)的音樂欣賞課就更不同于普通意義的音樂欣賞,因為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取向,將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的教學,對學齡前小朋友的音樂審美的引領。故而幫助學前教育的學生建立正確的音樂欣賞的審美觀,價值觀尤為重要。在欣賞音樂的教學的同時伴有音樂家成長學習的經(jīng)歷,這個經(jīng)歷不同于簡單的中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小故事,這里對音樂家的介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通過音樂家生活學習的經(jīng)歷對人生觀價值觀做出相應的延伸,在精神領域首先“占領陣地”,只有心中渴望聽音樂,在欣賞課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速度與順利程度首先取決于學生對音樂音響的敏感度和音響的積累程度。幫助學生儲備一定量的音樂音響就是音樂欣賞課的首要任務。音樂欣賞課首先要做到一個字“聽”,這個字看似簡單,可對于這些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們而言,坐在那里“聽”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就音樂欣賞這第一關“聽”也就是很多書中提到的“音響感知”。音樂是時間的藝術(shù),也就是說音樂隨時間向前推進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消失”,所以“音響感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很快地撲捉音樂主題并記憶旋律,對于這些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學生而言就是難上加難。記得我在讀大學時聽過著名指揮家李德倫曾來我的母校做過一次關于大學生如何欣賞音樂的講座,當時李老師在講座中就提到,首先就是聽,剛開始的聽是比較枯燥的,很難把握音樂作品的精髓,但隨著欣賞的深入,音樂與戲劇一樣是通過矛盾沖突向前發(fā)展的。就會很快的進入情境,通過音樂“對話”將欣賞者的心牢牢的牽絆住。
所以,在教學初期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欣賞習慣很重要,幫助學生邁出關鍵的第一步。音樂欣賞不是僅限于一堂欣賞課那么簡單,除了有限的教學時間外,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外延性的知識,以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欣賞音樂。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給學生布置的課后欣賞中,音樂欣賞的問題設置都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形式——內(nèi)容——情感——升華逐步進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欣賞理念,撲捉音樂音響的主題,矛盾的發(fā)展。進而在音樂的外部形式美與內(nèi)容情感的表達上進行正確的審美體驗。
音樂欣賞能力的高低首先是憑借著欣賞者以往的欣賞經(jīng)驗作基礎的。其過程是從陌生到熟悉,從無到有的一個因果制約遞進的過程。整個音樂欣賞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進行,遵循著客觀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低到高,從感性欣賞上升到理性欣賞的層面。
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但對于這些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來說要想進一步更好地掌握音樂欣賞,除了上訴的建立正確的音樂欣賞觀,在課堂教學明確欣賞任務外,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建立好的音樂欣賞情境,這光靠課堂的教學時間是不夠的。課堂教學是引路,課后必須有強化。這樣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才不會白學。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音樂欣賞環(huán)境呢?在教學中,我們更多的是強調(diào)音樂作品的曲式結(jié)構(gòu),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家的生平,但是音樂家貝多芬曾說過“音樂,有人將她比作花朵,因為她鋪滿在人生的道路上,散發(fā)出不絕的芬芳,把生活裝飾得更美”。為學生提供課余有價值的音樂欣賞就是鞏固課堂課程的最好途徑。例如,我們在課上欣賞李斯的鋼琴小品“鐘”,我就推薦學生看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韓國電影《七級公務員》,里面有這個作品完整的應用;在課堂上我們欣賞柴可夫斯基的“船歌”,我就推薦同學們看韓劇《雛菊》,里面多個場景都用到這個作品;又如課堂上欣賞肖邦的鋼琴練習曲《黑鍵練習曲》的時候就推薦學生看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等等。通過課堂的講授,在上課后推薦學生觀看熟悉又喜愛的影片,學生對音樂作品熟悉的更快,學習起來也更加有興趣。對音樂的敏感程度也明顯提高了。
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個長期而又漫長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配合,但是讓學生首先喜歡音樂,主動親近音樂,感受音樂,從感性上體會音樂,在頭腦中記憶音樂,進而升華為理性的思考理解把握音樂。
[1]王懿穎.學前音樂教育.西南大學出版社.
[2]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指導淺談.學前教育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