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舉
四川省射洪縣太乙中心衛(wèi)生院,四川 射洪 629211
筆者近二十年來運用著名中醫(yī)專家岳美中先生止咳湯治療外感咳嗽數(shù)千例,療效滿意,現(xiàn)將近兩年來有完整病歷資料的260例報告如下。
1.1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5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的外感咳嗽診斷依據(jù),應具備以下臨床表現(xiàn):(1)咳逆有聲或伴咽癢咳嗽;(2)起病急,可伴有寒熱等表證;(3)兩肺可聞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濕性羅音;(4)胸部X線攝片檢查正?;蚍挝睦碓龃?。
1.2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資料均為本院門診病例,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60例中,男性136例,女性124例;年齡最小者6個月,最大者82歲;病程最短者1天,最長者1個月,平均9天。
2.1 方藥組成 白前20g、前胡各20g,杏仁、荊芥、防風、桔梗各15g,連翹 25g,浙貝母 (沖服)10g,蘆根30g,甘草 6g。
2.1 加減法則 寒感加蘇葉15g,熱盛加麻黃10g、石膏20g,鼻塞,流涕加蒼耳子、辛夷花各15g,咽痛甚加射干12g。
2.3 服法及宜忌 將上藥加水煎煮約30分鐘,空腹溫服,一日三服,三日一劑,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煙酒、油膩之品。
3.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5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 :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好轉:咳嗽減輕,痰量減少;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
3.2 結果 本組260例,治愈212例 (其中服藥一劑而愈者57例;二劑而愈者82例;三劑而愈者48例;四劑而愈者25例。)好轉30例;無效18例 (服藥六劑以上)總有效率93%。
但某,男,56歲,咳嗽3天,因受涼而發(fā)病,咳嗽咯白色粘液痰,伴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咽癢,無惡寒發(fā)熱,舌苔白,脈浮緩,查雙肺紋理增粗,血、尿常規(guī)正常,診斷為外感咳嗽,治以宣肺止咳。處方:白前、前胡、百部各20g,荊芥、防風、蒼耳子、辛夷花 (包煎)各18g,杏仁、桔梗各15g,連翹25g,蘆根30g,浙貝母(沖服)12g,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三服,三日一劑。服藥兩劑而愈。
止咳湯一方出自《岳美中醫(yī)話集》,咳嗽常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等疾病,雖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纏綿難愈,古方良法妙藥雖多,然用者難精,但以外感、內傷括之,則可盡握咳嗽樞要。治療大法,外感者邪自外而入,治當辛溫,邪得溫而自散。方中荊芥、防風發(fā)汗解表,前胡宣暢肺氣,白前瀉肺降痰,杏仁降肺氣而化痰濁,桔梗升宣肺氣而祛痰排膿,蘆根、連翹清宣肺熱而止咳,浙貝母辛散、清熱之力大于川貝母故適用外感咳嗽,近代研究報道,浙貝母堿作動物實驗有較強的鎮(zhèn)咳作用,生甘草調和諸藥,兼能潤肺止咳,諸藥合用共湊宣肺解表止咳化痰作。止咳湯以宣通肺氣為主,肺氣一宣,其咳可止。本方加減化裁,四季可以通用,確為治外感咳嗽良方。
[1]陳可翼江幼李李春生等.岳美中醫(yī)話集.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81:72-73.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