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貴
(海南三亞城市職業(yè)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淺談高職院校體育素質教育①
陳修貴
(海南三亞城市職業(yè)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完善,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流,體育在高職院校的課程中已成為一門重要科目。高職院校越來越關注這門科目給老師學生帶來什么,如何才能在實踐中強化體育教育,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體育呢?本文從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現(xiàn)狀及體育素質教育培養(yǎng)途徑這兩方面進行分析闡述。
高職院校 體育教育 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深入,“德智體美勞”中的“體”愈來愈受學校的重視,“體”的實踐不僅是學校完成素質教育的方法之一,而且是為學生能更好的學習其他科目、能做好手邊事的身體鋪墊,是學生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目的是增強體質,強化意志,塑造性格,使學生在智力上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精神上得到舒適愉悅的感覺。由于之前一大段時間內體育未被深入貫徹,傳統(tǒng)對體育的思想還在學生教師心中扎根,這對學校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推行體育教育造成了較大的障礙。
在以前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我國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各科基本遵從應試教育的路線,教的內容即是考的核心。體育也不例外,在體育課中,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即考試所要求的目標。那個階段學校要求達標率,要求出勤率,忽略了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所培養(yǎng)的習慣,造成了大多數學生對體育缺乏熱情,失去積極性。很多尖子生只是為拿及格分而去按照要求勉強做好,而不是真正對體育熱愛。應試教育下,體育課程設計單一,只為完成課程內容,無法給學生帶來樂趣,老師在學生表現(xiàn)冷淡的情況下也失去了教學的激情。整體上,師生只是為完成學校任務而出現(xiàn)在體育課堂上,淡薄了體育觀念,沒有體育意識。重視體育、全民體育的概念還未直入高職院校?!爸怯谝弧币琅f處在堅挺的位置上,束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對應試教育后的素質教育形成了一定得阻礙。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是推廣全民體育的著重點,想以高職院校的師生為根基,給社會各階層人士展現(xiàn)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想借高職院校師生的影響性,號召人們重視體育鍛煉,改善國民身體狀況。但是,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仍沿用以往的教學理念、教學評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雖然這種傳統(tǒng)教學在一段時間內的確得到了改善和進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它老式的教學模式而言,已阻礙了學生的體育發(fā)展。在教學評估上,絕大多數的要求統(tǒng)一標準,不允許有差異,由此,束縛學生的自由發(fā)揮能力,局限學生想象空間。在教學內容上,仍看重技能訓練,仍然強調學生技能學習而放低了健身目標,沒有要求學生技能突破,沒有強化學生鍛煉意識。在教學形式上,教學形式單一,一直是大多數體育老師無法突破的教學阻礙,也是學生難以產生興趣的關鍵問題。以上分析,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如何才能突破層層阻礙,真正走向素質教育下的新興體育道路?
體育教育要從根本上解決現(xiàn)存的問題,要改變這種被動的現(xiàn)狀,就要從上層建筑開始著手,建設完善的體育素質教育管理體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該體制能規(guī)范體育管理者行為規(guī)范,從宏觀方面抓住體育的核心思想,對體育教學起了導向作用,引導各學校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由僅重視技能訓練轉變?yōu)橐仓匾曮w育健身,由僅重視行政組織的培養(yǎng)轉變?yōu)橐仓匾曮w育實踐群體的培養(yǎng),由僅重視硬件建設轉變?yōu)橐仓匾曑洯h(huán)境培養(yǎng),由僅重視達標率轉化為也重視學生對體育的熱愛。為建立大眾體育產業(yè)為基本點,逐漸將全民體育理念融入到社會軟環(huán)境中,影響整個社會大群體。在管理教學方面,體育不同于其它課堂學科,它有更多的自主性,更需要一個既能約束學生又能發(fā)揮學生才能創(chuàng)造的制度,所以更需要引進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與決策研究。站在體育事業(yè)戰(zhàn)略性的研究角度分析,建設體育素質教育體制需要準確捕捉體育事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的脈絡,理清體育發(fā)展過程紋路,給體育教育帶來新的發(fā)展契機。
第二課堂是為學生在課堂以外提供可以學習鍛煉的另一個不需要遵守紀律的“課堂”。有些學生對某項活動很感興趣,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加之老師的知識有限,于是該興趣便被擱淺了;有些學生喜歡某項沒有開設的體育項目,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夠,也沒有基礎設施可支持完成,于是也失去了興趣。有些學校開設了第二課堂,意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更多的鍛煉機會,滿足不能在課堂上實現(xiàn)的愿望。但是,這些學校的第二課堂都是開設一段時間,并沒有持續(xù)的進行下去,不能長久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所以,第二課堂應被延續(xù)下去,尤其是在體育教育中的第二課堂。許多學生可通過第二課堂來嘗試自己從未參與過的體育活動,掌握自己喜歡的鍛煉項目,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改善健康狀況并傳播給其他人。
體育配套設施是最直接最能引起學生對體育熱愛的工具,體育設施的建設代表著一個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只有體育配套設施的完好無缺才能很好的開展體育活動。有些學生在課外之余要通過校園內的體育設施發(fā)泄情緒或者填充自己閑暇的生活,有些體育課程需要體育設施鋪住完成,并且真正起鍛煉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也是體育設施。所以學校應加大投入建設完善體育配套設施,開發(fā)體育場地,給學生提供完善的硬件基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體育環(huán)境,那么想要得到好的體育教學效果是空想的。
由于體育課程有著特殊的教學課堂,又由于歷史階段遺留下來的各種傳統(tǒng)思想,體育教學有一定的教學難度,所以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成為了體育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對教學效果起到決定作用。所以在選擇教師隊伍上應該要參考嚴格的標準,經過篩選,上崗后的教師要不斷的更新知識,以骨干教師帶領其他非骨干教師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在整個師資隊伍里,以要科學合理為原則組建高效的教師團隊,深入對體育事業(yè)的研究,對學生興趣發(fā)展做全面的調查分析,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教學骨干,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學校要加大對體育教師的投資,引進各種競爭體制,實行有效激勵機制,讓體育教師能在崗位上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留住有能力有想法的好老師。
校園文化對師生具有影響深遠的作用,能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是將體育文化深入師生心里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種亞文化,對微觀世界影響廣泛。從個人方面分析,將體育貫穿于校園文化中能使體育成為校園主導活動形式之一,讓更多的人接受體育,使體育成為大眾體育,全民運動,從根部改變人們對體育的傳統(tǒng)思想,加強體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樹立全民健身的鍛煉意識。從整體方面分析,體育素質融入校園文化里,給全體師生帶來一種全新的體育新鮮感,是一種傳播體育素質的全新形式。從未來發(fā)展趨勢看,在高職院校體育素質教育的推行下,這必將是主流宣傳形式。
體育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對體育教育工作的一個全新挑戰(zhàn),體育教師應在清楚體育教育現(xiàn)狀的情況下,慢慢理清思路,配合學校積極發(fā)展體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鍛煉意識。通過建立體育素質教育體制、“第二課堂”、完善體育配套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及利用校園文化作為載體宣傳體育素質教育,將鍛煉意識種在新一代人的思想里。高職院校結合實踐情況,加強體育素質教育的貫徹,促使體育事業(yè)積極發(fā)展,學生健康成長。
[1]孫洪亮,陳志堅.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評價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
[2]馬天龍,王征,張彬斌.基于健康教育理念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及評價體系改革[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3]張潔.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評價與考核[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9(6).
[4]張訓.在體育教學中開展職業(yè)崗位鍛煉[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2).
[5]周幼惠.新課標下對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再思考[J].福建體育科技,20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1)12(b)-0044-02
陳修貴(1978,5,7-),男,單位:海南三亞城市職業(yè)學院,職稱: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