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強[株洲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作 者:鄧雪強,碩士,湖南株洲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在市場經濟發(fā)達的當代社會,女性獨立經濟地位的確立,使其在家庭中民主與平等的意識更強化。被譽為“中國婚姻第一寫手”的女作家王海一直以來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關注著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狀況,全景式地展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惑、痛苦和掙扎,充滿了對女性在市場經濟社會處境的思考。王海磨礪四年,繼《新結婚時代》后于2010年10月出版的《成長》再敘中國式婚戀。小說中塑造的三個主要的女性(田海云、安葉、小蘇)不再是被婚姻拋棄的自怨自艾的“棄婦”,也不是徘徊在婚姻與愛情的兩難境遇中難以平衡的“小女人”,而是現(xiàn)代經濟社會家庭中成長起來的不可或缺的靈魂、有著重要社會地位的精英和當代普通女性的代表。她們在婚姻生活中面對困難、痛苦沒有抱怨,而是理性地思考,隨著生活的磨礪不斷成長——盡管成長過程艱難,但也收獲了生活的喜悅和幸福。本文通過《成長》中三位女性的成長,從而揭示王海對當代婚戀中女性自身價值實現(xiàn)的深刻把握。
田海云當年是北京大學西語專業(yè)的高材生,為了家庭三十歲就放棄了外交官的理想,成了全職家屬,全部心血傾注于兒子的成長,田海云的“回家”不同于《牽手》《中國式離婚》中夏曉雪、林曉楓喪失自我的“回家”,她積極生活,理解丈夫,克服一茬又一茬的困難,努力培養(yǎng)兒子,支持丈夫工作,從兒子的成長中感到充實快樂,從丈夫依賴深沉的愛中獲得幸福。兒子學習成績優(yōu)異,從初中考入省實驗中學,一年后又考入重點班,第一次模擬考試以678的高分,經過飛行學院嚴格的篩選正式成為了飛行員,再到最年輕的放機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同樣,丈夫彭湘江也很愛她,離不開她,依戀著她,當湘江與一直有隔閡的兒子彭飛發(fā)生沖突時乖巧地聽從海云的叮囑,“在家里,海云是他的領導”,當海云去照顧坐月子的兒媳時,走的第一天,戎馬一生的彭將軍開門進家,“家還是那個家,卻已然不是,空空蕩蕩冷冷清清,沒有了海云的家,沒有了魂?!毕娼押T瓶粗彝サ撵`魂,沒有她,家是干巴又凄涼的房子;有了她,溫暖而踏實。退休回家后的湘江說海云是“咱家家長”,以至于海云因過度擔心彭飛四川地震救援的安危而停止呼吸后,湘江像一個無助的孩子,軟弱,張皇,六神無主,傷心欲絕,對兒媳安葉放聲大慟:“我沒錢……”“安葉,我沒錢,我不知道錢在哪兒,錢都是你媽管……”海云為了家庭的付出和勞動得到了尊重認同,得到了回報,兒媳安葉真正理解了婆婆并由衷地欽佩她,“什么樣的人才可以對生命有著這樣深睿、清澈、純粹的理解和尊重啊,此生,她只見過這一個?!睂O子冬冬也非常喜愛奶奶海云,與她生活六年,與她分享不愿與媽媽講的屬于男孩的秘密,可以說,海云努力把家庭經營得有聲有色,贏得了他們全家人的喜愛,使自己成為家庭的靈魂。因此她既體會到了“女主內”的快樂與滿足,又獲得了西方現(xiàn)代家庭婦女角色分工的獨立與自豪。
正如海云所認為的:“女人的精神或可從孩子從圓滿的家中得到滋養(yǎng)”,“男女都一樣不等于男女沒分工,男女有分工不等于男女不平等,男主外女主內是普遍規(guī)律,有科學依據(jù),否則造物主為何不給男人乳房子宮?主內不等于就比主外低。”在這樣的信念的支撐下,海云回家“主內”后并沒有像林曉楓那樣迷失自我,喪失獨立自主的人格,在兒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期努力引導、幫助孩子成長、超越,自己也不斷成長,她在家庭與社會中獲得重要地位,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正如居里夫人獲諾貝爾獎是巨大成就,老布什夫人培養(yǎng)了兩個美國總統(tǒng)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安葉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yè)后成為江市記者,工作出色,理想是做中國的法拉奇,與彭飛邂逅而相互吸引,相戀并結合,相互理解比翼齊飛而成為二團飛行員妻子的標桿,連最堅定的“挑老婆如同選干部,選干部首先看什么?第一看條件能力是否符合崗位需要,第二才是你的個人喜好。光喜歡不行,再喜歡,再感情濃烈,在剛性現(xiàn)實面前,也難持久”的倡導者踐行者團長也由衷地欣賞他們“精神富足型”夫妻。好景不長,盡管安葉婚前做好了思想準備,泰山壓頂志不移;身臨其境方知,真正需她對付的不是泰山壓頂,是滴水穿石般日常的反復的瑣屑磨蝕。彭飛的飛機被雷電擊中,七個月的胎兒沒了,安葉害怕了,但彭飛停飛的話就是生命的殘缺,安葉理解了他;一年后安葉生下兒子,彭飛卻在外接受任務,與婆婆的隔閡讓她對未來感覺沒有依靠,孤單得恐懼;安葉邊帶兒子邊工作,因照顧孩子,大量精力投入了家務中,影響業(yè)務成績,影響工作效率。在生活負擔的重壓下,安葉面臨降職,加之為了與婆婆團聚堅持與丈夫彭飛同時休假加劇了與上司原本緊張的矛盾關系,最終因照顧婆婆右腿股骨頭骨折沒能趕回報社工作而被迫辭職。彭飛因抗洪搶險榮立一等功,“理想是做中國的法拉奇”的安葉卻回家了。軍隊領導、彭飛、公公、婆婆都希望安葉面對現(xiàn)實,隨軍做全職家屬,安葉難過,想起婆婆的話:“女人既然生了這個孩子,就要為他負責;既然結了婚,就要為婚姻為家庭負責!”“孩子、家庭,必定就是女人的責任?!毕肫甬斈昱盹w說:“我不是我爸,我保證不讓你走我媽的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決定生活道路?!卑踩~感覺彭飛變了,他把事業(yè)看得越重,感情就越淡,時時處處要求以他為中心。當個性生命被輕視、個體意志被忽略,安葉作為現(xiàn)代知識女性,她沒有屈服,在現(xiàn)實婚姻內外交困中,她知道女人不必全然依靠男人來決定自己的生活,不能放棄自我發(fā)展,毅然設計好個人簡歷,外出求職。安葉于困境中積極進取,毫不抱怨,在精神和人格上保持自己的獨立和自主,彰顯了激烈變革的當代社會的新女性形象。就在安葉接到好友兼報社總編丁潔邀請返回報社要聞部工作時,因彭飛游走性關節(jié)炎,不適合繼續(xù)飛行回家休假治療而耽擱工作。安葉理解彭飛的痛苦,體諒謙讓他,積極找專家給他看病,但彭飛害怕努力后再失敗而變得懦弱,拒絕看醫(yī)生,認為安葉要她治病是為了有個事業(yè)成功的男人。這徹底傷害了安葉,安葉愛他而愛他的一切,一直顧全大局努力配合,沒想到他是如此看輕她,她發(fā)現(xiàn)了感情不對等,發(fā)現(xiàn)了彭飛的淡漠和無止境的自我為中心,婚姻應該是雙向度的理解和愛啊。婆婆來家引發(fā)又一輪的爭執(zhí),安葉和婆婆揭穿彭飛心理的懦弱后,安葉再一次體現(xiàn)了對彭飛軟弱的寬容,幫助支撐彭飛從潦倒中爬起,重返藍天。但甘蔗不能兩頭甜,報社最終沒有接納安葉,彭飛又動員安葉帶孩子隨軍做全職家屬,安葉的全盤付出絲毫沒有得到彭飛的理解,此時安葉絕望地明白:“夫妻之道,單方面無條件付出絕非上策;平衡為第一要義,那樣至少,不會失去自己。”
現(xiàn)代女性主義認為,女人要想真正保持人格的獨立,必須擺脫男人的束縛,在經濟上取得獨立的地位。安葉克服困難、開拓創(chuàng)新,開始了新的生命歷程,在彭飛提拔為團長時,安葉已是一家大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當彭飛知道自己當正團長大半年后,安葉都不曾跟朋友小蘇提起,已然明了安葉有自己的追求,并不是膚淺地以男人的成功為自己的驕傲。當彭飛提升為副師長時,安葉已升為公司總經理。安葉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追求,不是要與彭飛分庭抗爭,而是清楚自己也是與彭飛一樣的屬于社會的人,在社會上應該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一份責任。只有在事業(yè)上有所為,在得到社會認可的同時,才能得到丈夫對你的尊重,否則極有可能把自己變成丈夫的依附和附屬品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存在價值。安葉在工作和事業(yè)中獲得了經濟獨立感,還有社會的承認、人際關系的自我滿足與肯定,更有心理和感情上的自尊、自信和自強。當安葉感覺彭飛是個“無血無肉的工作狂,是機器!軍事機器!”時,面對沒有生命的婚姻,安葉提出了離婚,盡管彭飛很愛安葉,安葉心里面也還愛著彭飛。在離婚未成事實前,彭飛在前線抗震救災時終于從父親那里獲得怎樣處理好家庭關系的真諦:“心中有她,一切皆有?!敝e就會改錯會迎頭趕上的師長彭飛從而明白了安葉常說的“互敬互愛感情對等”。安葉把握了自我,也把握了婚姻,終于事業(yè)和婚姻雙收獲。著名女企業(yè)家安葉在家庭激烈矛盾中自我認可,自我平衡,終于在這個男權主義至上的社會中找回了自我。她這個走向成熟的女性“能夠比較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作為女性的特質特征與社會位置,并追求自己作為‘人’的獨立發(fā)展。她趨于成熟的主體意識使自己建立起一種平衡的心理素質,從而能夠客觀、冷靜、理性對待雙重角色的沖突與困惑,放下現(xiàn)實社會和文化傳統(tǒng)帶給她心靈的負載,充滿著女性的平靜安詳、責任愛心與瀟灑自信”。從安葉的成長可以看出,每一事件就是一次疼痛,每一次疼痛就是一次成長,每一次成長又必須具備尊嚴和力量,女性自尊、自愛、自強是獲得幸福的前提,是當代女精英必備的素質。安葉是王海塑造的不同于其他女性形象的新形象——當代社會女精英。
《成長》中的小蘇因家庭原因中師畢業(yè)后在師部幼兒園當老師,美麗而善良,從小在贊美中長大,很自信,是眾多男生的追求對象。她對愛情有自己的看法,認為“男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內,適用于古今中外”。“男人得有事業(yè),女人得有個有事業(yè)成功的男人”,被彭飛的出色成績吸引,主動追求彭飛而不成,她面對現(xiàn)實,與彭飛同學民航飛行員羅天陽結合,但她不同于《牽手》《中國式離婚》中夏曉雪、林曉楓,把婚姻看做生命的全部,她“望夫成龍”,但并不是想過“夫貴妻榮”的生活;她希望丈夫事業(yè)成功,但也獨立自主,工作努力,成績出色,后來成為幼兒園的園長。甚至在后來成為羅總夫人(羅天陽下海開了公司),她仍堅持工作,小孩請保姆帶,保持自己人格的獨立,追求精神生活,并堅持鍛煉身體為所有人保持“漂亮”的身材,也理解了安葉對事業(yè)的追求。她又不完全相同于《中國式離婚》中娟子和肖莉,在丈夫的“身體背叛”、“身心的背叛”后與丈夫分手,自立自強,實現(xiàn)自我價值。小蘇冷靜、清醒,善良而樂于助人,她有著完滿的婚姻,她在工作和生活中理性地把握自己,不斷學習、成長,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她就是當代社會蕓蕓眾生的女性代表。
《成長》刻畫的三個女性對婚姻、家庭和個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追求。田海云式的女性虔誠地為了家庭的和諧,努力把家庭經營得溫馨而充實,使自己成為家庭的靈魂,而獲得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安葉代表了當代社會積極進取、講究平等互敬的和諧兩性關系,看重個人尊嚴和感受,追求事業(yè)成功的社會女精英;小蘇是當代社會“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普通女性代表,對自我價值有著獨特的理解,“望夫成龍”但不依賴,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