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連音,意大利語為“Legato”,《哈佛音樂辭典》對其的解釋是“使人感覺不到聲音間斷的演唱”,即在音與音的連接中表現(xiàn)為一種連貫的柔和狀態(tài)。它要求音樂作品的演藝者保持音的圓潤無縫的連接,而不是從一個音滑到次一個音。與之相對應的為頓音(即音的狀態(tài)為跳動狀態(tài)或者不連續(xù))。其他各種音的連接形式都是在這兩種音連接形式的變異或者表現(xiàn)程度上有所差別而產(chǎn)生的。因此了解連音在音樂作品中的地位及其構成要素有重要意義。
連音是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基礎性技巧。音樂作品在其表現(xiàn)過程中必然要通過一個音一個音的進行來體現(xiàn)作品的內容,展示作品的內涵,而這種表現(xiàn)歸根結底就是音的連接。音的連接在形式上都是以連音或者頓音出現(xiàn)的,并且在實踐中,音樂作品更多的是采用連音的方式進行的。著名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就是借助連音的技巧,通過綿綿不斷的音的連接敘述了梁山泊與祝英臺那千古不變的愛情,從而達到展現(xiàn)音樂作品所要傳遞的內容。
連音是構成音樂作品的框架。俄羅斯那查連科在《歌唱藝術》中指出“既然連唱法是任何元音連唱法都常用的,在譜上就沒有必要把它標記出來;但是永遠記住,如果譜上的經(jīng)過句沒有標出滑音、頓音、斷音唱法的話,就不能用這些唱法”,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音樂作品會用很多不同的表情記號或一些特別注釋的不同的演唱、演奏技巧,而除此之外基本就是連音了,同時也說明正是這些無處不在的連音才構建起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框架。
連音是一種藝術風格。起源于意大利的美聲唱法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發(fā)展演變,已經(jīng)是國際上公認的較為科學的歌唱方法,連音是美聲唱法中最為常用的表現(xiàn)技巧,正是這種技巧才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說這種獨特的連音技巧決定了音樂作品的風格,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有機聯(lián)系,并且通過連音的表現(xiàn)能充分體現(xiàn)出音樂作品藝術性的實質:是一種具有連續(xù)性的聽覺享受,而不是某一個音的閃光。《牛津簡明音樂詞典》對于連音也明確的給予了“它是一種藝術風格”這樣的解釋。
語言是歌唱的靈魂所在。語言主要由元音和輔音構成,其中元音是使聲音延長的必要因素,我們歌唱實質上就是在唱元音。我們所說的語言的連音主要是指元音的連接,由此作為歌唱首要工具的元音的連音直接影響到歌唱的語言的連貫,從而影響音樂作品的完整性。例如常見的換聲問題上,從下面聲區(qū)過度到上面聲區(qū)時,原則應該是往上去使元音感覺是暗的,不要讓它亮。因為一般來講稍有些亮的音樂真聲的感覺就多一些,如果向另一個聲區(qū)發(fā)展,從小字二組的d、e、f、g往上元音要逐漸暗一些,同時要堅持元音、氣息、共鳴混著的感覺,并且要一直保持這種感覺,通過這種連貫意識實現(xiàn)聲音的優(yōu)美。
很多人對美聲作品的看法是“亂亂的不知道在唱些什么,即便演唱的是中國歌也不知道歌詞是什么”,筆者認為拋開人們對美聲技巧上的一些不解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很多歌唱者確實沒有將漢字與西洋美聲唱法很好的結合,因此在行腔、咬字上出現(xiàn)一些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于是“字正腔圓”就顯得尤為重要,語言因素對于連音技巧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呼吸是歌唱活動的一部分,更是一切技巧的基礎與支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雷茲克指出:“正確的歌唱決定于有節(jié)制地運用氣息。應該體會到在很好的發(fā)音時,就象是在用口哈氣,用氣哈暖一件東西。把喉頭放松好象打哈欠的感覺。唱音階一系列的音,如同穿在一根弦線上的一串珠子,而氣息就是弦線?!?/p>
至于用什么方式呼吸,已經(jīng)有了很多的論述,比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等等,但是符合人聲的基本規(guī)律、不違背科學,以歌唱者的自身條件及當時的程度為基礎、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重點所在。
總的來說,氣息連貫了,作品的完整性就已經(jīng)體現(xiàn)一半了。
共鳴在聲學理論上的解釋是:外力頻率和物體固有頻率相同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稱之為共鳴現(xiàn)象。共鳴在美聲唱法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連音技巧的重要因素。
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谇话ê怼⒀是患翱谇?。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歌唱中,由于音高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唱低音時,胸腔共鳴發(fā)揮最大,唱中音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靠頭腔鳴發(fā)揮作用。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并相互協(xié)調配合好,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歌聲。
可以說要做到聲音的連貫(連音),沒有共鳴的協(xié)調運作,就會給人一種這強那弱、這鼓那癟的感覺,會破壞聲音的連貫性以及作品的完整性。
“一個好的聲音哪都有位置,聲音好整個人都能振起來......”我們在聽到好的聲音的時候,會覺得無論是高音、共鳴、喉頭等不同的事物都是很穩(wěn)定的。位置的統(tǒng)一對于連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和因素,聲音是由聽覺來感受的,再好的聲音,再好的氣息,沒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位置,會讓聽者對音有一會在這里,一會在那里的感覺,給聽者一種藝術上不成熟的感覺,也不能較好的展現(xiàn)音樂作品。
調節(jié)聲音位置的首要宗旨在于“平衡”。歌唱本身這幾個因素:元音、呼吸、共鳴等都在一個狀態(tài)下完成。薩莫伊洛夫認為:“聲音的位置正確是一切好的歌唱的基礎,是由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充分協(xié)調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聲音悅耳、光彩、清純的本源?!?/p>
當我們在詮釋一個歌曲時,在思想上就應處于一種“預熱”的狀態(tài),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一定程度上或者預想的自由和連續(xù)貫穿的表情?!澳惚仨氃诎l(fā)出聲音之前就開始歌唱了?!边@是著名聲音教育大師蘭佩爾蒂曾說過的一句話,這表明:連續(xù)貫穿的意念要在樂句開始之前以及直到它的結束都應一致存在。
我們在演唱一首歌曲時,思維的活動不應是停滯靜止的,它要不是在進行歌唱,要不就是在準備歌唱。所以,意識對于形成一系列流動著的、有意義的音響有決定性的作用?!罢嬲乃囆g家總是首先在思想上把歌唱起來”,并“預先知道將要唱的那一句聲音應該是怎樣的”,這句話就是用最樸素的話語解釋了意識在歌唱中的作用。
總之,連音技巧是對歌唱藝術的掌握、運用、表現(xiàn)的實踐方法之一,是歌唱者通過聲音取得音樂效果來演示一件音樂作品的重要途徑,只有將語言、氣息、共鳴、意識、位置各個因素有機結合,協(xié)調運作,才可以完整的詮釋作品,把音樂作品以最完美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