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武學 鈔小平
預沖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穿刺針阻塞,導致留置管不通暢。淺動脈穿刺置管進行患者循環(huán)功能的監(jiān)測,已成為許多大手術必然采取的手段[1]。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的患者處于高凝狀態(tài),即使針尖進入動脈腔,由于血液凝固阻塞了穿刺針,看不到血液返流,于是會再次穿刺,如此反復,引起動脈血從破口流出形成血腫,第一穿刺時點就只能放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我們對90例淺動脈穿刺患者進行了肝素鹽水和生理鹽水預沖的對比研究,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選擇擇期全身麻醉手術患者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齡42~78歲,平均61歲,體重43~86 kg。以癌癥患者居多,術前凝血檢查無異常,血小板數(shù)量在正常范圍。隨機分為三組,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種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30例用100U/ml肝素鹽水預沖;B組30例用50U/ml肝素鹽水預沖;C組30例用生理鹽水預沖。
1.2 方法 均在麻醉后行淺動脈動脈穿刺,一般選擇撓動脈或足背動脈。均采用18號留置針穿刺,將不同濃度肝素鹽水或生理鹽水充入穿刺針,然后進行穿刺然后置留置管。
1.3 評價標準 ①預沖后穿刺,穿刺針是否被凝血所阻塞。②置針處有血腫直接超過2 cm或局部滲血呈活動性或侵透2塊紗布以上定義為穿刺處出血。③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痔瘡出血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阻塞、出血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阻塞、出血情況比較(例)
淺動脈穿刺成功的標志依次為:①有動脈血從穿刺針中回流。②順利置入外套管。③能夠用注射器順利回吸出動脈血。如果在穿刺時看不到動脈血從穿刺針中回流,就無法判斷穿刺是否成功,就不能進行第二、三步操作。所以在成功穿刺的前提下,保證讓動脈血及時從穿刺針中回流,是順利完成穿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即使術前檢查患者凝血功能無異常,但由于穿刺針腔極小,其內腔表面明顯與血管內壁表面不同,極易誘發(fā)進入針腔的動脈血迅速發(fā)生凝集而阻塞穿刺針腔,使進入動脈腔內的穿刺針也不出現(xiàn)動脈血回流,造成操作者誤判,再次退針重穿,由于動脈壁被穿破,極易流出血液形成血腫,壓迫動脈,無法再在原點穿刺。穿刺前先用肝素鹽水充滿針腔,可以有效防止動脈血在穿刺針腔內的快速凝集[2],只要穿刺針真正進入動脈腔內,可以保證立即見到動脈血回流,從而可進行第二步操作,為迅速完成穿刺創(chuàng)造了條件。
由于動脈血管壓力高,穿刺孔較大,反復穿刺易造成血管壁損傷變薄或纖維化、血管壁彈性欠佳等,淺動脈穿刺一般以撓動脈、足背動脈為主,穿刺口容易出血,需要壓迫止血。穿刺時不要反復進針,避免刺激動脈收縮不易穿刺及損傷血管形成血腫。麻醉中淺動脈穿刺就是為了嚴密觀察循環(huán)功能,時刻注意置管是否打折、阻塞、彎曲或脫落[3,4]。
腫瘤患者機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且導管作為一種異物可能刺激機體形成血栓[5]。因而應用肝素鹽水預防管腔內血栓形成顯得尤為重要。肝素在體內外均有抗凝血作用,可以延長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F(xiàn)在認為肝素通過激活抗凝血酶Ⅲ而發(fā)揮作用[6]。各種置管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置管堵塞,肝素鹽水使用是預防的的關鍵,但肝素的過量使用會引起患者體內血小板減少、導致有出血傾向,結合有關文獻報道[7]:本組病例分析認為,100U/ml肝素鹽水預沖效果比較好,并且副作用較少。
[1]崔曼華.淺動脈穿刺在血液透析的應用與護理.基層醫(yī)學論壇,2007,11(11):990-991.
[2]王雪梅,劉立明.不使用肝素鹽水預沖透析器對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3):22-23.
[3]周萌子,劉星燎.淺動脈穿刺進行血液透析壓迫止血護理進展.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4,2(10):950-951.
[4]鐘明強,王麗.腰硬聯(lián)合麻醉穿刺置管失敗臨床分析.醫(yī)學信息,2011,24(3):21.
[5]李小銀.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插管血栓形成中尿激酶的應用與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8.
[6]張婷,張麗麗.不同濃度的肝素鹽水用于中心靜脈封管效果的觀察.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8):1183-1184.
[7]李迎春.2種濃度肝素鹽水封管在血液透析留置導管中的應用比較. 當代護士,2009,16(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