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丹丹 丁雅芳 王嵐 孟維維 亢理佩
在當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大環(huán)境下,重視護士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對專業(yè)和個人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實際意義。護士核心能力是指不同專業(yè)類別、不同職級、不同崗位的護士,在擔當專業(yè)性護理工作中的各種預期角色時,為確保專業(yè)性工作任務完成及其質量,所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總和[1]。ICU集中了醫(yī)院醫(yī)療護理技術力量與先進儀器設備,是對急、危、重癥患者集中進行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定性和定量的監(jiān)護和治療的特殊護理單元。如何通過管理來提高ICU護士的核心能力,是目前護理管理者需要深入探討的新課題。我院綜合ICU從2008年9月起,將分層管理方法應用到護理管理中,對護士的核心能力進行培養(yǎng),收到良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我院綜合ICU,開設床位20張;平均每年收治1100例危重癥患者,包括各種疑難大手術后及各種原因導致的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床位利用率100%,平均住院天數(shù)5.5d;在崗護士36名,年齡(31.2±6)歲。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7名,護師21名,護士8名;本科26名,大專l0名。
1.2.1 管理模式及任職資格
根據(jù)綜合ICU的實際情況,護理人員的職稱、學歷和工作能力將護理人員分為護士長、組長、責任護士3層。護士長1名,組長7名,責任護士28名。實行護士長-組長-責任護士的質量管理模式[2]。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本科學歷,ICU工作10年以上,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協(xié)調能力強、有奉獻精神、??萍寄苓^硬和業(yè)務知識豐富;組長的條件是:大專以上學歷、主管護師或護師、ICU工作6年以上、工作責任心強、業(yè)務知識豐富、??萍夹g過硬、有一定的影響力;責任護士的條件是:注冊護士、ICU工作1年以上、責任心強。除護士長外,將35名護士分成7組,每組5名,每名組長分管4名責任護士。護士長根據(jù)ICU床位和護士的不同能力配置護士,白班和夜班配置直接參與護理患者的護士數(shù)量相同。
1.2.2 組長及責任護士職責
組長實際上就是本組的分護士長,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全面負責本組的護理管理、協(xié)調工作及護士的培訓考核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向上級匯報。了解本班危重患者的病情,遇有病情變化或搶救患者時,組織、協(xié)調護理人員搶救,確保其他患者的生命安全。組織本組護士學習,在培訓過程中如有組員的相關知識或技能不過關,組長有責任負責培訓直到所有組員過關合格,然后定期抽查。
責任護士負責所管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護理評估、護理計劃制訂、護理效果評價,掌握所負責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yī)生并配合搶救,做好危重患者的護理記錄。遇到突發(fā)情況或護理難題,向組長匯報,服從組長的工作安排及調配,在組長的指導下,從態(tài)度、知識、能力等各方面認真學習,逐漸成長。
1.2.3 評價方法 分層管理前后分別對60例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對36名ICU護士進行知識技能考核并隨機抽取70份護理病例檢查,實施分層管理后對ICU護士作問卷調查。
1.2.4 統(tǒng)計方法 然后用SPSS13.0軟件采用t檢驗對采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 分層管理后36名ICU護士對效果的評價[例(%)]
表2 分層管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價比較
實施分層護理后,ICU護士核心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3.1 增強護士自我成就感,激發(fā)工作積極性
護士的分層管理有助于調動護士的積極性[3]。以往的ICU護理工作分工不明確,所有護士做同樣的工作,易出現(xiàn)拈輕怕重的現(xiàn)象。實施ICU護士的分層管理后,建立了護士隊伍的能級結構,分工明確,在最大限度上發(fā)揮和展現(xiàn)了護士的才能;護理工作中融入了競爭意識,讓她們變壓力為動力,不斷自我評價,不斷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在臨床知識和能力的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4]。同時,增加護士的工作責任感、成就感。分層管理前后患者滿意度、護理知識技能考核成績以及護理文件書寫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因此,在相同的條件下,分層管理對提高護士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3.2 提高了護士的管理能力
在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中,儀器的保養(yǎng)、維修管理,患者與家屬的咨詢,疑難問題的解決,護士的培訓考核和護理質量的控制等工作全由護士長負責。實施分層管理后,強化了組長的管理意識,組長能及時全面評估危重患者情況,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療進展以及本組護士的培訓考核情況,使ICU護理骨干的管理能力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得到磨練與提高,從而為培養(yǎng)和開發(fā)護理管理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此外,組長還加強了組員對患者的管理。人人參與質量管理,是現(xiàn)代管理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也是提升團隊績效的方法之一[6]。分層管理方法不僅發(fā)揮了護士的管理才能,也使護士長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使管理工作更有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業(yè)務管理和學科的建設之中,使護理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3.3 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有利于護理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
分層管理明確了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職責,促進各級護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通過組長對本組護士的監(jiān)督和指導,使護士的理論和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分層管理之前,有利于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培養(yǎng)。組長對組員的培訓和考核提高了年輕護士的護理評估和干預能力,使護理操作培訓更貼近臨床,也使年輕護士更重視護理的實際效果和患者的感受,同時提高了護士的有效溝通率。另外,在排班上新老搭配,低年資護士不僅得到高年資護士的工作指導而且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決策能力。分層護理排班時新老搭配的排班方法有利于保證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使低年資護士能順利開展工作。
3.4 提高團隊協(xié)作的效率
分層管理后,設立優(yōu)秀團隊獎項。各組之間形成對比,每個成員都有很強的小組集體榮譽感,組長身體力行來帶動組員;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之后,小組能夠充分體現(xiàn)每個護士的優(yōu)點,使團隊協(xié)作變得更加順暢。同時,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提高了護士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在搶救時,能夠同心協(xié)力,提高團隊協(xié)作的水平。
ICU護士的核心能力是幫助護理專業(yè)發(fā)展的工具,可指導護士如何在臨床持續(xù)有效地發(fā)揮其專業(yè)功能,并達到有質量的“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7]。培養(yǎng)ICU護士的核心能力,拓寬了護士的個人發(fā)展空間,可以提高整個ICU專科護理的管理及護理質量,推動ICU護理的快速發(fā)展。
[1]彭剛藝,馮秀蘭,成守珍.專業(yè)護士核心能力建設指南[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9:4-8.
[2]藍惠蘭,黃惠根,李秋屏,等.分層管理方法在綜合ICU的應用與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29-1131.
[3]張洪君,蘇春燕,周玉潔,等.分層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5):399-401.
[4]陳愛清,李木蘭,林筱瑩.ICU護士分層級護理核心能力訓練效果評價[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9(8):130-131.
[5]楊勝琴,張?zhí)m,李菁,等.分層管理模式在急診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及體會[J].當代醫(yī)學,2009,15(36):122.
[6]區(qū)淑儀,袁鳳英.科室層級護理質量控制網(wǎng)的實施與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06,2(6):36-37.
[7]陳永強.ICU護士的核心才能[J].中華護理雜志,2009,39(1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