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麟(巴黎)
如果我告訴你,引發(fā)突尼斯革命的那記著名“耳光”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你會有何反應?原來所謂警方“暴力執(zhí)法”,致使突尼斯小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并進而導致“阿拉伯之春”爆發(fā)的,居然是一則十足的謠言;那名被指控打了小販的女警察法依達·阿依迪,在被關押4個多月后,由革命后的突尼斯法庭宣布無罪釋放。相反,據法國電視四臺“蝴蝶效應”專題節(jié)目本周日播出的對這名46歲女警察的采訪證實,當時不僅不是這位女警察打了小販,相反,是小販打了女警察,突尼斯司法機構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對此,我們今天研究歷史時,應該如何來闡述和理解這一事件?
無論如何,這場革命已經爆發(fā)。沒收小販的菜攤是事實存在的。但法庭認為阿依迪是合法執(zhí)法。也許有人會認為,盡管“暴力執(zhí)法”和那記耳光是誤傳,但突尼斯的“暴政”卻是應該推翻的。但如果“阿拉伯之春”的源頭是一則謊言,據法國電視臺調查甚至可能是蓄意編出來的,目的正是為了推翻本·阿里政權,那么歷史就又回到源頭:為達(正義的)目的是否可以不擇手段?
這證明,信息的源頭是多么的重要。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據說基辛格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fā)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我們應該再加上一句:‘誰主導世界輿論,誰就主導了你的思想?!倍鲗л浾摰氖址ǎ褪强刂菩畔⒃搭^。誰控制了信息源頭,誰就有了對事物的解釋權,從而使主導人的思想有了可能。一個聰明且正直者,應該首先對信息源進行核實,對一切都打個問號,這才能在鋪天蓋地而來且難辨真?zhèn)蔚男畔⒑Q笾?,找到真實的事實,以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p>
對于近日席卷全球的“占領華爾街”運動究竟是何種性質,眾說紛紜。占據著世界話語權的西方媒體普遍語焉不詳。然而如果從其源頭去探尋,實際上是非常明確的。這就要從一本已譯成32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了300萬冊的小冊子談起。
這本小冊子出版于去年12月,作者是一位猶太裔法國外交家埃賽爾。二戰(zhàn)時埃賽爾參加了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戰(zhàn)后曾參與聯合國人權宣言的撰寫。今年已93歲的他用“猜謎”般的手法寫下了這本題為《憤怒吧》的小冊子,實際上是有著明確的指向的。但大多數人并未能猜破謎底。小冊子主要有五點內容:對一切壓迫行為表示憤怒、改變威脅世界和平與民主的國際金融獨裁機構、結束中東以巴沖突、堅持非暴力運動和阻止西方社會的衰落。金融危機爆發(fā)兩年后,銀行在政府的幫助下恢復了元氣;但歐美各國主權債務危機卻越來越現實地壓迫在民眾身上;緊縮政策已成為歐美國家普遍應對危機的唯一手段。金融寡頭造成的危機,卻要民眾來買單,這一殘酷現實使埃賽爾的呼聲得到了普遍響應。西班牙民眾首先打出了“憤怒者”的旗號,并迅速向歐美各國蔓延。而到了美國,“憤怒者”們提出了更為明確的目標:占領國際金融獨裁的象征:華爾街。因此,這確實是一場反西方主要國家現行政治和經濟體制的運動。
但需要指出的是,“憤怒者”所反的并非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本身,而恰恰是剝奪了這一制度的金融寡頭政治統治。在“憤怒者”看來,現行西方主要國家已經脫離了民主體制和實業(yè)資本主義(即市場經濟)的軌道,被金融寡頭——即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國際金融財團——篡奪了各國政權,正在推行越來越嚴酷的金融獨裁統治。法國社會學家康普夫在一本專門闡述寡頭政治是如何侵蝕了法國民主的書中認為,今天的法國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因為法國已不再是民主社會。一小撮金融寡頭利用手中的金錢和大眾傳媒操縱選舉,從而使政治家成為其利益的代理人,使民主名存實亡……要恢復傳統的民主,就要從解決金融寡頭體制下手。而全世界的金融寡頭最集中的代表,就是華爾街。
所以,“占領華爾街”運動的潛臺詞并不是反對資本主義民主體制本身,而是要從西方目前表面上的民主制度、實際上的金融寡頭統治下,恢復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明白了這一點,那么看到號召“憤怒”的埃賽爾在達賴喇嘛去法國“講經”時與之攜手言歡,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