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雁,崔宇輝
患者,男,53歲。因雙上肢麻木無力2年,雙下肢無力1年來院就診?;颊哂?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肢麻木無力,持物力弱,2個月后出現左上肢麻木無力,在外院行頸椎X線拍片示頸椎骨質增生,診斷為頸椎病,給予熱敷、口服藥物治療(具體不詳)癥狀緩解。1年前逐漸出現雙下肢無力,走路不穩(wěn),2個月前外院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給予營養(yǎng)神經、維生素類藥物,患者癥狀緩慢加重。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病、糖尿病及心臟病史。入院查體:T 36.4 ℃ ,R 20 次/min,P 75 次/min,BP 130/80 mmHg(1 mmHg=0.133kPa)。內科系統(tǒng)檢查未見異常。神經系統(tǒng)檢查:神清語利,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對光反應靈敏,雙側視乳頭輕度水腫。余顱神經查體陰性。四肢肌力5級弱,肌張力正常,膝腱反射對稱活躍,雙側查多克征陽性,其余病理征陰性,腦膜刺激征陰性,雙側指鼻、跟膝脛試驗陰性,閉目難立征睜、閉眼均陽性,余無異常。 頸椎 CT 示:C3~4、C4~5、C5~6各椎間盤均見輕微局限性后突約0.2~0.3 cm,硬膜囊輕度受壓,另見部分椎體邊緣骨質增生,各部椎管無骨性狹窄。頭部MRI檢查顯示,小腦可見橢圓形軟組織腫塊,邊界尚清,內部信號欠均勻;T1W1呈等、低混雜信號,T2W1呈等、高混雜信號,增強后明顯強化。神經外科會診后診斷小腦腫瘤,血管母細胞瘤可能,建議手術治療,但患者拒絕。
該例患者為中年患者,緩慢起病,2年前曾出現右上肢麻木、無力,頸椎X線片檢查示頸椎病,1年前逐漸出現下肢無力、行走不穩(wěn),容易誤診為脊髓型頸椎病。但是頸椎病臨床表現多樣,癥狀復雜,而且中老年患者影像學檢查多有頸椎病表現,因此需要與其它疾病仔細鑒別。小腦腫瘤是一種進行性侵襲性疾病,當病變影響到周圍結構尤其是腦干受累后,將嚴重影響其預后,所以盡早確診非常重要。此患者就診時,查體不夠仔細,未發(fā)現視乳頭水腫等顱高壓癥狀,考慮不全面,忽略了小腦疾病的可能,造成誤診。小腦腫瘤早期癥狀并不典型,多為顱高壓等非特異性表現,容易誤診為頸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小腦梗死、小腦出血等疾病。因此當臨床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嘔吐、頭痛、頸項痛以及走路不穩(wěn)時,應考慮到小腦腫瘤的可能,進行仔細體檢,并動態(tài)觀察其體征變化,必要時行影像學檢查,因CT對后顱凹病變分辨率低,有時會造成一定的假陰性,故有條件時應該MRI檢查以免漏診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