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對策”的文體特征及其現(xiàn)代價值

        2011-04-12 07:10:54
        關鍵詞:八股文科舉考試文體

        張 燦 賢

        (山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山東淄博255049)

        “對策”是始于中國漢代的一種考試文體,也是唐以降的科舉考試中使用最穩(wěn)定的文體之一。對策有時務策、經(jīng)史策之分,以國計民生為內(nèi)容的稱時務策,以經(jīng)旨史文為內(nèi)容的稱經(jīng)史策或經(jīng)義策。歷代科舉考試均以時務策為主,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規(guī)定殿試只考時務策一道,該制度一直延續(xù)到科舉制度的廢除。因此,后人所說的對策一般是指時務策,本文所探討之對策,即指時務策。

        對策在科舉考試中一直發(fā)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唐初進士科只考策問五道,宋代改革考試制度,范仲淹曾提出“其考校進士,以策論高、詞賦次者為優(yōu)等,策論平、詞賦優(yōu)者為次等”的錄取方案,[1]61清康熙三年將首場考試定為試策五道,清代陶福履《常談》中說:“由漢而來,科舉之文屢變,相承不廢者惟策而已?!椚似髯R,驗人學術,試士之法,莫良于此?!盵2]可見,對策一直是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依據(jù)。今天,對策仍有著較大的歷史文獻價值和現(xiàn)代借鑒價值,但人們對對策文體屬性的認識還不夠準確,如有人將對策說成八股文,對對策現(xiàn)代價值的認識也不夠充分,因此,對對策的文體特征及其現(xiàn)代價值做一下科學的考察,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策的文體特征

        (一)對策與八股文的區(qū)別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專用文體,其前身源于北宋。《明史·選舉二》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jīng)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jīng)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盵3]明成化年間,經(jīng)王鏊、謝遷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步形成比較規(guī)范的格式。明清兩個朝代,八股文幾乎是所有官私學校的必修課,也是各種考試的必考內(nèi)容,從童試到鄉(xiāng)試、會試都要考八股文。但由于今人不作八股文,且多數(shù)人沒見過八股文,因此就出現(xiàn)了對科舉考試文體分辨不清的現(xiàn)象。如青州博物館在介紹明萬歷二十六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對策時就說該對策是“典型的八股文”①《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狀元卷〉試評》,《民主與法制》1992年第3期。另:青州博物館在趙秉忠殿試對策復制品的簡介中也明確指出:是典型的八股文。。不可否認,由于寫對策者都經(jīng)歷過嚴格的八股文寫作訓練,因此,有些對策在寫作手法上很自然地使用了八股文在謀篇布局、邏輯推理以及語言表達上的某些寫作技法,但對策與八股文在考試內(nèi)容和考試方式上有著明顯區(qū)別,是兩種不同的文體。

        首先,八股文的題目一律采用《四書》《五經(jīng)》中的原文,如清同治十三年甲戌科會試試題為四書義三道:“子曰:君子坦蕩蕩?!薄白哉\明,謂之性”?!懊献釉?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而對策題目即策問,是出題者根據(jù)國家、社會的要事而擬制的,不以《四書》《五經(jīng)》為依托。康熙二年下詔:“八股文章,實與政事無涉,自今以后,將浮飾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于為國為民之策、論、表、判中出題考試。”[4]明確指出了對策與八股文的不同:八股文的內(nèi)容“與政事無涉”,且必須以程朱學派的注釋為準,不能自由發(fā)揮。而對策的內(nèi)容是“為國為民”之時務,且要求有個人的真知灼見。

        其次,八股文格式固定,全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都要有兩兩對偶的文字。而對策除開頭和結尾文字相對固定外,沒有其他嚴格要求。八股文字數(shù)有嚴格限定,明初規(guī)定《五經(jīng)》義一道,500字,《四書》義一道,300字。清康熙時要求每道550字,乾隆以后固定為700字。而對策對字數(shù)沒有嚴格要求,如現(xiàn)存狀元殿試對策少者1000多字,多者洋洋萬言。

        清代黃中堅曾說:科考“先之以經(jīng)義以觀其理學,繼之以論以觀其器識,繼之以判以觀其斷讞,繼之以表以觀其才華,而終之以策以觀其通達于時務”。[5]是說“經(jīng)義”(明清八股文別稱)考核考生對“理學”的理解把握,“策”考核考生對“時務”的通達,可見,對策與八股文是兩種不同的考試文體。

        (二)對策的文體特征

        作為一種特殊的考試文體,對策有著自己獨特的文體特征。

        從表達方式和論證方式看,對策屬于論說文中的立論文。

        從表達方式看,對策雖然沒有明顯的文體限制,但其基本符合論說文理論性、邏輯性、概括性等特點。即要將評人、說理、論物提高到理論高度加以分析,要用概念、判斷和推理,使觀點和材料有機統(tǒng)一,條理清晰,要對事物多作理論上的分析,一般不作具體介紹和詳細描述。但對策與一般論說文又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論說文的內(nèi)容一般是作者自己擬定的,可寫國家大事,也可寫生活中的瑣屑小事,而對策所寫內(nèi)容有明確的范圍限制,一般是涉及政務的大事,必須依照策問問題而寫,與今天的某些給材料作文類似。

        從論證方式看,對策又是典型的立論文?!榜g議偏辨,各執(zhí)異見;對策揄揚,大明治道”。[6]是說對策有別于“駁議”,主要用以正面闡明自己的觀點。對策雖然是針對策問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但由于策問是出題者深思熟慮的結果,并且有的策問往往已經(jīng)含有較為明確的基本觀點,或者隱含一定的傾向性,因此,對策是不能反駁策問問題的,必須從正面立論,談問題、看法或建議時不能隨心所欲,天馬行空,特別是殿試對策,要講求對策藝術,要仔細揣摩出題者(皇帝或主考官)出題的意圖或旨向,在此基礎上闡明自己的看法或主張。劉勰在《文心雕龍·議對》中提出了“對策王庭,同時酌和”的觀點,其中所說的“同時”與“酌和”正是此意。

        從寫作功能看,對策屬于實用文。

        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看,科考是朝廷的“掄才大典”,而對策是為了解決國計民生的現(xiàn)實問題,因此策問的目的一是考查應試者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二是尋求解決政治、經(jīng)濟、軍事、教育、民生等重大問題的思路、途徑與方法,尤其需要考生們拿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武則天執(zhí)政時薛謙光上疏:“斷浮虛之飾詞,收實用之良策,不取無稽之說,必求忠讜之言?!盵7]歷代統(tǒng)治著對對策的實用性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其條列而茂明之,務適于用”(宋神宗紹興五年殿試策問)、“其直述以對,毋徒騁浮辭而不切實用”(明孝宗弘治十八年殿試策問)、“爾諸士習于當世之務久矣,……有可以便民益國者,明以告,朕將采而行之焉”(明穆宗隆慶二年殿試策問)、“其詳切敷陳,以真學問為真經(jīng)濟,毋事浮襲”(清世祖順治十二年殿試策問),充分說明統(tǒng)治者特別看重對策的實用性。

        從應試者的角度看,科考是知識分子的入仕途徑,而對策尤其是殿試對策又是士子們走向仕途的關鍵憑借,因此他們要傾盡全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治理能力。因此,作策“必通達古今,明習時務”,“時務之大者,如禮樂、制度、天文、地理、兵謀、刑法之屬,亦皆當世所須,而不可闕,皆不可以不之習也”。[8]也就是說,應試者要依據(jù)自己的學識積累,針對時政的需要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以備統(tǒng)治者選擇使用,不能隔靴搔癢、泛泛而論,要注重對策的實用性。

        另外,宋代科考高中者的文章經(jīng)常被印刷成冊,作為應試者的文章范本,但南宋時,對策不準印刷,“建寧府將書坊日前違禁雕賣策試文字,日下盡行毀板。仍立賞格,許人陳告,有敢以前冒犯,斷在必行,官吏失察,一例坐罪”。[9]這主要是考慮國家安全,正說明對策往往要涉及國家大事包括邊防戰(zhàn)略等要務,這也正是對策實用性的有力證明。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說對策是一種議論性的實用文。

        二、對策的現(xiàn)代價值

        對策作為歷史文獻,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因而其具有歷史研究價值。同時它又是古代應試文章的典范,從文章學與應試寫作的角度看,它又具有現(xiàn)代借鑒價值。

        (一)對策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文獻

        科舉考試在中國經(jīng)歷了1300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中國封建社會總體上是穩(wěn)定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科舉制度無疑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統(tǒng)治者靠科舉考試籠絡人才、人心,士子靠此追求功名富貴,而對策又是考試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的文體,不同時期的社會焦點、熱點問題,歷朝歷代的盛衰治亂,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教育狀況,社會文化水平以及文人的思想、心態(tài)及價值追求等,皆可從對策中透視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策乃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這就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可貴的腳本。

        通過對策可以了解古代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歷代對策幾乎囊括了國家的種種大事要事,諸如內(nèi)圣外王之道,創(chuàng)業(yè)守業(yè)之難,人才選拔,官吏考核,邊防守備,民俗民風等,同時,對策內(nèi)容又和當世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緊密結合,體現(xiàn)出了較強的時務性。如宋神宗至宋高宗這段時期,宋王朝經(jīng)歷的熙豐變法、元祐更化、紹圣紹述、崇奉道教、對金和戰(zhàn)等國家大事,在對策中都可清晰地看到。元順帝至正五年殿試對策內(nèi)容是祭天祀祖之禮,《元史·順帝本紀四》記載:“二月戊午,祭社稷?!盵10]說明這正是當時的國家大事。清道光二十一年,狀元龍汝言的對策主要論述了與國家聯(lián)系緊密的“防海靖邊”問題,該年正是鴉片戰(zhàn)爭(1840)爆發(fā)的第二年。從對策中我們還可看到封建倫理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表現(xiàn)。大唐盛世,由于內(nèi)憂外患不多,知識分子少有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因此形成了士子無所畏懼、無所顧慮的文化心理,表現(xiàn)出了對當時社會的自豪感。宋代的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礎上的理學思想,理學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是將“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這一方面遏制了帶有個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另一方面,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人格氣節(jié)、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感的文化性格,加以內(nèi)憂外患,因此對策能以“主人公”姿態(tài)要求自己,從中可以看到其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展示出了一種民族氣節(jié)。明代前期統(tǒng)治者一方面大倡科舉,以籠絡、選拔人才,同時又對士人嚴加管制,實行文化專制,士人思想被牢牢地束縛著,他們不敢大膽直言,對策顯得規(guī)規(guī)矩矩,謹小慎微。清代文字獄嚴重,士人人格受到嚴重打擊,對策時難免小心翼翼。清末,啟蒙思想、改良主義、資本主義萌芽和市民階級開始出現(xiàn),對對策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梢哉f對策是研究當時思想文化的重要依據(jù)。如果把這些對策連綴起來,就是一部我國封建社會的興衰歷史,從中能發(fā)現(xiàn)其發(fā)展規(guī)律。

        對策又是中國封建社會讀書人思想、人格、價值追求的燭照,從整體來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思想追求是倫理道德層面的忠君思想和政治理想層面的憂患意識以及責任感,由于科舉考試是知識分子入仕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徑,成功者“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落第者“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jīng)李徵君故居》),這種強烈的功利性以及其他因素又使得他們的思想及價值追求呈現(xiàn)出明顯的個體性,有的人胸懷憂國憂民的士大夫精神,只想施展抱負;有的人只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官求富貴。從對策中我們能看到有的士子大膽直言,全心應對,忠心可鑒,表現(xiàn)出中國知識分子傳統(tǒng)的憂患意識,并且社會越是動蕩,對策中表現(xiàn)出的憂患意識越是強烈,如文天祥、王十朋、羅倫、康海、張謇等的對策。也有的對策一味頌圣,曲意逢迎,暴露了部分士人在人格方面的缺陷,所作對策也是老生常談,少有可取之處。如宋徽宗崇寧五年蔡薿在對策中極盡阿諛逢迎之能事,被欽點狀元,其對策還被頒示天下。但“文如其人”,蔡薿入仕后投機鉆營,作惡多端,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文章學角度看,對策又是研究文章寫作的重要文本??婆e考試的連續(xù)性、長期性,使得很多舉子將功夫下在揣摩策題、預擬策文上,對文章結構作精細分析,對開頭結尾、起承轉合等文章作法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把握,以便在科場上能得心應手,“文章三昧”在對策中有著鮮明的展示。首先對策要“言之有物”,好的對策內(nèi)容要充實、豐富,要把握時代脈搏,而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要關注時事,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正如陶福履《常談》中所說:“非泛覽經(jīng)史百家、博通古今、深明治體者,不能對策。”[2]同時做到結構嚴密,思路清晰,要“言之有序”。語言有鮮明的論辯色彩,既能做到廣征博引,以古論今,又能做到“詞必己出”,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真正是“言之有文”。這樣的對策特別是狀元殿試對策當之無愧是應試文章的范本,優(yōu)秀文章選本《文選》、《文苑英華》等都收錄了對策也說明了這一問題。同時,對策又是研究當時文人創(chuàng)作及文壇風氣的重要依據(jù),蘇軾曾說:“夫科場之文,風俗所系,所收者天下莫不以為法,所棄者天下莫不以為戒。昔祖宗之朝,崇尚辭律,則詩賦之士曲盡其巧,自嘉佑以來,以古文為貴,則策論盛行于世,而詩賦幾至于熄?!盵11]正是對這一問題的較好闡釋。

        (二)對策為現(xiàn)代公務員考試提供了借鑒

        盡管人們對科舉制度存在著一定的偏見,特別是對八股文的危害往往痛心疾首,但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xiàn)象,科舉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與合理性,其對現(xiàn)代教育及考試制度的影響是必然的。在人們對科舉考試、八股文口誅筆伐的同時,對對策的指難相對較少①宋元祐三年在殿試考試內(nèi)容之爭中有人指出:由于考對策成為定例,“諸生在外,莫不宿造預作之”,“試日就所問目貫穿以為文爾”,臨時應付、弊端明顯。而另一派認為:對當世之務預做準備以應對,不影響選拔人才;至于對應付之文“弗加糾絀,皆考官之過,非策之訾也”。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415,李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亦可看出對策的價值。

        對策對現(xiàn)代公務員考試影響最大的當屬“申論”。2000年在我國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首次出現(xiàn)了“申論”這一考試文體,其與古代科舉考試的“策”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一是在目的上,兩者都將考查考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作為重點,要求決策正確,論證周密。二是在形式上,都采用提供材料作文的形式,講求應對之策,重在考查考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對指定的社會現(xiàn)象和政治問題的認識和對策。通過考試,重在了解考生結合實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策問或一道題,或二、三、五道題,申論同樣采取了幾道題年年變化的做法,使出題不至于模式化。三是在答題要求上也有類似之處。“策須義理愜當者為通”,是對“對策”寫作內(nèi)容充實、說理充分的要求,同樣適合“申論”的寫作。又如:對策行文中,始終要緊扣策問而答,往往先引策問中的問題“制策曰:……”,然后圍繞問題回答。申論寫作同樣要求通過所給材料分析概括、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另外,到了清代,殿試不再謄錄,評定殿試對策的優(yōu)劣往往不是看內(nèi)容,有時只是看書法是否符合要求,書法不符合要求不能入圍,這固然是極端化的做法,但就卷面而言,今天公務員申論考試也有“文面整潔,字跡端正”的要求。

        申論盡管在借鑒對策的同時又推陳出新,摒棄了對策由于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僵化限制而走向程式化等弊端,現(xiàn)代化氣息更濃厚,出題角度更接近公務員的實際工作,內(nèi)容和形式靈活多變,更加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但由于申論與對策有諸多相同或相似之處,因此,優(yōu)秀對策特別是代表其最高水平的狀元殿試對策豐富的內(nèi)涵和高超的寫作水平,對我們今天學習申論寫作仍然有著非常有益的借鑒作用。

        首先,對策作者豐厚的知識、素質(zhì)儲備以及憂患意識,使對策內(nèi)涵豐富、針對性強,從而為申論寫作提供了借鑒?!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使封建文人熱衷于讀書學習,當然,學習者當中既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者,也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者,而通過對策金榜題名則必須二者兼顧。對經(jīng)史典籍的大量閱讀,使他們有著豐厚的知識儲備,鍛煉了閱讀理解能力,對策時才能做到左右逢源、古為今用。古代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情懷,使他們對當朝社會問題關注思考,思考鍛煉了思辨能力,從而對時政要事及社會民生能夠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如清順治十八年辛丑科狀元馬世俊在對策中針對清王朝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滿漢民族矛盾緊張的社會現(xiàn)實,提出“王者以天下為家,不宜示同異于天下”,即摒棄民族偏見、實現(xiàn)滿漢并重的政治主張,有著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與此相比,由于參加公務員考試者有眾多的應屆大學畢業(yè)生,他們無論在知識的儲備還是接觸社會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上都要遜色一些,且沒有工作經(jīng)驗,有的甚至連黨政機關都分不開,對其性質(zhì)、職能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對策的針對性、可行性等問題就成了空談,每年考生申論分數(shù)較低的現(xiàn)象也說明了這一問題。由于缺乏生活閱歷和實踐經(jīng)驗,“申論”時只能對時事空發(fā)議論,“學生腔”占據(jù)很大比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2010年起,北京市及所轄區(qū)縣黨政機關招錄的公務員,將有八成崗位要求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jīng)歷;2011年,除特殊職位外,市和區(qū)縣黨政機關公務員將不再從大學應屆生中選錄,而全部招錄有基層工作經(jīng)歷的人員。(2010年1月30日《北京日報》)其他省市也有相似規(guī)定,這些做法對提高申論寫作水平、選拔高素質(zhì)人才更具針對性。

        其次,對策作者深厚、嫻熟的寫作功力與技巧為申論寫作提供了借鑒。科舉考試從唐開始就有了對策寫作的范文,既有如白居易與元稹編撰的模擬對策——《策林》,又有宋謝枋得《文章軌范》、葉適《策場標準集》等所選優(yōu)秀對策。這些范文都側重強調(diào)作文技法,《策林》對文章結構有“策頭、策項、策尾”的格式上的寫作要求,《文章軌范》卷目前提示語說明了學習范文寫作技巧的重要性:“此集皆謹嚴簡潔之文。場屋中日晷有限,巧遲者不如拙速?!呓Y尾略用此法度,主司亦必以異人待之?!薄皩W者熟之,……作策,必擅大名于天下”。[12]對對策范文的廣泛學習及大量的寫作訓練,是對策作者寫作技巧提高的關鍵,正是基于這樣的學習和練習,他們作策時大多能得心應手、熟能生巧,起承轉合、鋪排夸飾能做到渾然無跡、水到渠成,奇偶相間、排比疊用,使文章節(jié)奏起伏、張弛有度。如“諛佞詭隨者,名之曰變通;緘默自便者,目之曰忠厚;直言正色者,非之曰驕激;操心持節(jié)者,刺之曰干名”(明成化二年狀元羅倫殿試對策)?!捌┲狙?本端而末自直;譬之水焉,源澄而流自清”(明天順元年狀元黎淳殿試對策)。這些整句的使用,使文章平添了排山倒海之氣勢和生動形象的感染力,凡此都是寫申論要學習的重要因素。比較而言,參加公務員考試考生平時寫文章者甚少,有的考生考試前從未寫過申論文章,考試時臨時抱佛腳,文章語言干巴、技法單一,寫出優(yōu)秀的申論文章就勉為其難了。

        科舉考試已遠去多年,但對科舉考試的研究始終沒有間斷,大家見仁見智,或褒或貶。盡管存在著一定的糟粕,但對策的歷史研究價值及對當今公務員考試的借鑒價值是不能否認的。

        [1] 林巖.北宋科舉考試與文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陶福履.常談[A].叢書集成初編(第0897冊)[C].北京:中華書局,1985.

        [3] 張廷玉,等.明史·選舉二[M].北京:中華書局,2000.

        [4] 梁章鉅.制藝叢話(卷一)[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5] 賀長齡輯.皇朝經(jīng)世文編[A].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正編)[C].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6] 劉勰.文心雕龍·議對[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7] 徐松著,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4.

        [8] 李龍溪近藝序[A].康熙刻本《天傭子集》卷五[C].

        [9]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0] 宋濂,等.元史·順帝本紀四[M].北京:中華書局,2000.

        [11] 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6.

        [12] 王陽明.重刻《文章軌范》序[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影印本).

        猜你喜歡
        八股文科舉考試文體
        明代科舉考試中的二三場
        科舉考試答案解析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科舉考試”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學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猴年賀歲
        揚子江詩刊(2016年3期)2016-11-25 19:39:24
        明清之際顧炎武八股文觀新探
        檔案與建設(2016年1期)2016-09-05 09:51:34
        猴年賀歲
        揚子江(2016年3期)2016-06-17 20:07:51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科舉考試的投考資格——從2016年高考全國Ⅱ卷文綜第25題說起
        无遮挡中文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国产人成午夜免电影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av| 国产免费操美女逼视频|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app|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女高中生自慰污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一级黄色片| 一级r片内射视频播放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ⅰ| 久久亚洲道色宗和久久| 一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连续高潮喷水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美女av | 亚洲av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v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视频| 女人av天堂国产在线| 天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 亚洲无码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日韩区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