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科,湖北石首4344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是指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飽脹、上腹脹感,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上腹部癥狀的一組臨床癥狀,經(jīng)檢查排除可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時,這一臨床癥狀便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1]。由于FD患者具有神經(jīng)癥軀體形式障礙的基本特點,又常伴有焦慮和抑郁等情緒障礙[2],應用內科常規(guī)治療往往難以獲得滿意療效,因此輔助應用抗抑郁藥或抗焦慮藥治療FD在國外已開始廣泛使用[3]。為探討應用帕羅西汀治療FD的療效及安全性,我們對276例病程大于1年的FD患者進行了為期12周的多中心開放、對照治療,旨在為臨床有效治療FD提供新的方案。
1.1.1 入組標準 所有對象為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胃腸??频幕颊?,就診原因主要是上腹痛、上腹飽脹、上腹脹感,早飽、噯氣、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癥狀;病程需大于1年;年齡20~60歲,性別、文化程度不限;愿意合作完成治療;同時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中FD有關診斷標準和CCMD-3神經(jīng)癥中軀體形式障礙。
1.1.2 排除標準 ①內鏡檢查存在上消化道器質性疾病的患者;②B超、生化、CT檢查提示肝、膽、胰病變的患者;③患有糖尿病、腎臟病、結締組織病、癲癇、精神病等的患者;④既往有胸腹部手術的患者;⑤同時伴有腸易激綜合征(IBS)者;⑥有吸毒史和酒精成癮史者;⑦已知對帕羅西汀過敏患者;⑧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1.3 分組 按上述條件共入組276例,按隨機編碼依次進入甲、乙、丙組。甲組:共93例,其中男41例,女52例。年齡20~59歲,平均(43±14)歲;乙組:共90例,其中男36例,女54例。年齡21~60歲,平均(39±15)歲;丙組:共93例,其中男45例,女48例。年齡20~58歲,平均(41±12)歲。
1.2.1 治療 276例患者先使用安慰劑2周后再予以藥物治療12周,甲組單用帕羅西汀(商品名賽樂特,中美史克公司生產(chǎn),20mg/片,每晨1片口服);乙組應用內科常規(guī)治療如抑酸藥奧美拉唑(商品名洛賽克,阿斯利康公司生產(chǎn),20mg/片,每晨1片口服)。有6例病人因經(jīng)濟原因應用法莫替丁片20mg,早晚各1次,和/或促動力藥多潘立酮(商品名嗎丁啉,西安揚森公司生產(chǎn),10mg/片,每天4次口服);丙組應用乙組藥物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所有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要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同時生活規(guī)律。
1.2.2 療效判定 自制FD癥狀評定量表,評定10個癥狀條目:餐后飽脹感;呃逆噯氣;胃腸痙攣;胃腸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脹痛;胃內翻騰或攪拌感;上腹部燒灼感;大便次數(shù)增加。各條目均按4級評分,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顯效為0分,有效為1~2分,3分為無效。詳見表1。
表1 FDSR癥狀評定量表
由表1可見,3組治療方案中:甲丙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乙組治療有效率與甲丙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統(tǒng)計學意義。并提示:應用抗抑郁藥至少和內科常規(guī)治療相當,甚至有所超越,聯(lián)用抗抑郁藥和內科常規(guī)治療藥在本研究中并不比單獨應用抗抑郁藥優(yōu)越。
全部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均無異常變化。治療中,甲組便秘4例,頭暈3例,失眠2例,口干1例;乙組有2例皮疹和3例頭痛;丙組便秘和頭暈各3例,口干4例,肝功能異常(ALT升高)2例,乏力2例。以上各組副反應皆為時短暫,均未予以停藥,經(jīng)休息或經(jīng)相應處理(如口服抗過敏藥或瀉藥)后恢復,均未影響療程的完成。
FD發(fā)病率很高,國內外統(tǒng)計占胃腸??崎T診患者1/3以上。目前臨床對FD的治療主要是選用抗酸或抑郁劑或(和)結合促動力劑的對癥治療,但國內外均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并無高胃酸分泌[3]。近年來,隨著心身醫(yī)學和精神醫(yī)學的發(fā)展,現(xiàn)已逐漸認識到,胃腸動力性疾病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FD病人常反復就醫(yī),各種醫(yī)學檢查的陰性結果及醫(y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顧慮,即使有時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也不能解釋其所述癥狀的性質,經(jīng)常伴有焦慮或抑郁情緒,及個性異常,呈顯著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見由社會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生理學改變如胃腸動力的改變,內臟敏感性的增強及腦-腸調節(jié)障礙等這種生理-心理-社會疾病模式,均可造成胃排空的延長。
實驗觀察證明,抗抑郁藥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明顯效果,胃腸道癥狀和心理癥狀均同時得到很好改善。
[1]王吉耀.內科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57-462.
[2]Hang T T,Withelmen,Ursin H.What are the real problems for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J].Scand J Gastroenteral,1995,30:97-98.
[3]潘小平,李瑜元,沙衛(wèi)紅,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情緒障礙及治療 [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