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
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評估在幼兒CT檢查中的應用
黃慧玲
目的 探討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評估在幼兒CT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用自制的簡單的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評價表,對2008年7月~2010年12月來作CT檢查的4~6歲幼兒90例,檢查前分別對他們作上述兩種能力的測試和評估,每種能力測試10題,每題0分或1分,答(做)對的得1分,答(做)錯的得0分,兩種測試總得分0~20分。測試水平分差:得分0~8分;中等:得分9~14分;良好:得分15~20分。最后根據結果再確立采用哪種方法讓他們完成檢查。結果 完成CT檢查的90例中有78例認知能力或/和自我控制能力中等至良好(得分9~20分),其中72(92.3%,72/78)例不用藥物鎮(zhèn)靜或麻醉就完成檢查,6例(7.7%,6/78)需要藥物或麻醉鎮(zhèn)靜;12例認知能力或/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甚至缺失(得分0~8分),需要使用鎮(zhèn)靜安眠藥或麻醉。其中腦癱兒2例,聽力障礙兒4例,智力低下兒4例,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兒2例。結論 對幼兒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評估,能為我們確定采用何種方法讓他們順利完成CT檢查提供較高的科學依據。
幼兒;認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計算機斷層掃描
要求幼兒在CT檢查時配合掃描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應針對每個幼兒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方法,讓他們順利完成檢查。
1.1 臨床資料
對2008年7月~2010年12月來我科作CT檢查的4~6歲幼兒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為4.8歲,臨床擬頭部外傷、頭痛、聽力障礙、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腦癱、智力低下、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等而要做CT檢查;80例為平掃、10例為增強掃描。
1.2 掃描前的處置
1.2.1 制作簡單的認知能力評價表
此表由語言文字、數字、圖形等構成,主要是測試4-6歲幼兒的認知能力,以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每題0分或1分,答對的得1分,答錯的為0分。語言文字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在哪上幼兒園(小學)?等;數字包括:10位數以內的加減、100位數以內的加減、數字的辨認等;圖形包括簡單的幾何圖形、動物圖形和簡單的植物圖形如樹、花朵等等。
1.2.2 測試幼兒的認知能力
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依照評價表,相應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10個并要求其回答,測試評分:差0~4分,中等5~7分,良好8~10分。
1.2.3 評估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對每位幼兒提出10點簡單的行為要求,如閉目10s,雙手緊抱10s,靜坐10s,靜立10s,用手指鼻10s等等,每種行為0分或1分,做對1分,做錯0分,評分分為:差0~4分,中等5~7分,良好8~10分。
完成CT檢查的90例中有78例認知能力或/和自我控制能力中等至良好(得分9~20分),其中72(92.3%,72/78)例不用藥物鎮(zhèn)靜或麻醉就完成檢查,6例(7.7%,6/78)需要藥物或麻醉鎮(zhèn)靜;12例認知能力或/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甚至缺失(得分0~8分),需要使用鎮(zhèn)靜安眠藥或麻醉。其中包括腦癱兒2例,聽力障礙兒4例,智力低下兒4例,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兒2例。
認知,從信息加工角度來說,指信息為人接受之后經歷的轉變、簡約、合成、儲存、重建、再現和使用等加工過程。通過信息加工的模式,我們就可以對系統(tǒng)的行為作出預見,并分析這種行為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1]。能力是指人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備的心理特征[2],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系、發(fā)展的動力、發(fā)展方向以及基本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成分,是個體從幼稚、依賴走向成熟的標志,它是個體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是個體自覺地選擇目標,在沒有外界的監(jiān)督下,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從而保證目標實現的綜合能力[3]。
人的認知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密切相關,心理學家認為,認知對人的情緒和行為具有決定性作用[4],在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幼兒與成人相比有明顯的差異,而且同齡的幼兒之間也存在不同。
4~6歲這一年齡組的幼兒,是我們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一組特殊人群。他們的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人敏感,天性好動。所以我們往往要采取一些有別于成年人的方法,才能讓他們順利完成CT檢查[5]。這些方法包括(1)檢查前自然入睡、用藥鎮(zhèn)靜或麻醉讓其熟睡后檢查;(2)檢查過程中需要他人陪伴,而且需要不停地給予褒揚性言辭(如贊美他們聰明、漂亮等等)同時不斷提醒他們配合;(3)他們在清醒的情形下獨自睡在掃描床上完成檢查。
對于每一個幼兒來說,采用上述哪種方法最適宜?我們認為檢查前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評估,是我們找到答案的科學依據。
到目前為止,對于認知的測評缺乏經典的測量工具,在臨床心理研究中多采用問卷或訪談的方法,讓被試對有關事件的認知特點一一做出等級評估[6]。基于這一觀點,我們對這組幼兒的認知測評也是采用問卷的方式進行。
通過對90例4~6歲幼兒的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評估,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得分0~8分的幼兒,CT檢查前通常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如使用鎮(zhèn)靜安眠藥或麻醉,讓其安靜下來,完成檢查;得分9~14分的幼兒,若要他們順利完成CT檢查,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耐心和褒揚性言辭來激發(fā)他們潛在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時還需要家人的陪護,但仍有少數這類幼兒需要我們采取適當的措施讓其安靜下來;得分15~20分的幼兒,在我們的耐心解釋和鼓勵下,通常能較好地配合檢查。
[1] 姜乾金,丁寶坤,陳力,等.醫(yī)學心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0.
[2] 姜乾金,丁寶坤,陳力,等.醫(yī)學心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59.
[3] 楊麗珠,宋輝.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1:15-16.
[4] 姜乾金,丁寶坤,陳力,等.醫(yī)學心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1.
[5] 黃慧玲.6歲以下小兒配合CT檢查的方法[J].放射學實踐,2004,16(6):459.
[6] 姜乾金,丁寶坤,陳力,等.醫(yī)學心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89.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evaluating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ability in CT examination. Methods Make a simply form by ourself for evaluating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ability, and take an evaluation with it for 90 cases whom from 4 to 6 yeas old. The score of evaluation is 0 or 1 each question. Right is 1 and wrong is 0. The total is 0-20. If one takes 0-8, he is poor, 9-14 is middle level, and 15-20 is good. Results 78 of 90 cases took 9-20, in which ,72 cases ,92.3%,72/78, f nished the CT test without taking any drugs or anesthesia , 6 cases, 7.7%,6/78, took drugs or anesthesia. 12 cases were 0-8, and they must be taken drugs or anesthesia before CT test. Conclusion To evaluate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ability can greatly help us to determine the ways which are used for children CT examination.
Child; cognitive ability; Self-control abilit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10.3969/j.issn.1009-4393.2011.26.039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影像科(黃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