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動態(tài)
日前,由神農架林區(qū)人民法院、神農架電視臺和神農架高級中學聯合組織的學生擔任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圍繞一宗“未成年人參與搶劫”案件進行抗辯的模擬法庭在神農架林區(qū)人民法院審判庭開庭。(王明元)
日前,荊門市東寶區(qū)舉行中小學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來自全區(qū)25所學校的300多名學生展示了自己的小發(fā)明、個人作品集、經典誦讀、課本劇等。上圖為市民們參觀的情景。(廖大榮)
2010年12月4日,湖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湖北省義務教育條例》,并將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共有8章,內容涉及學生與入學保障、學校建設與安全、教學教育與素質教育等。
兒童年滿6周歲必須入學。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必須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免試、就近入學。禁止公辦學??缯猩秶M織招生。
狠剎小學、初中“擇校風”。 學校不得采取考試或者變相考試的形式選拔學生,不得為選拔學生舉辦或參與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不得將各種學科競賽成績、考級證書等作為新生入學和編班的依據。
限定中小學班容量。推進小班教育,逐步實現按照小學三十五人以下、初中四十人以下編班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學生課業(yè)負擔監(jiān)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qū)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
新增“警校經常性聯系制度”。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學校及周邊綜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和警校經常性聯系制度,并落實學校配備安全保衛(wèi)人員的規(guī)定,保障學校、學生、教師安全。
增加學校校舍安全內容。學校建設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辦學標準、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學校應加強校舍的日常安全檢查和維修。不得在學校周邊興建存在安全隱患或者產生環(huán)境污染的企業(yè)、設施。
逐步實現免費提供教學用書。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并逐步實現免費提供教學用書制度。學校必須選用經審定并列入全省義務教育教學用書目錄的教科書,國家另有規(guī)定除外,提倡義務教育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
不得強制或變相訂購教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校、教師、學生統(tǒng)一訂購、使用教輔材料及報刊雜志。學校、教師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訂購、使用教輔材料及報刊雜志。
不得將學校分重點與非重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建立完善優(yōu)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均衡合理分配到初中學校制度。
可批評教育但不得開除學生。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應當予以批評教育,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但不得將其退學或者開除。
不得用成績對學生排名。學校應減少作業(yè)量和考試次數,不得增加課時和教學難度,不得按照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集體補課;不得動員、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課業(yè)補習班。
禁止組織學生參加非公益慶典。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利用適齡兒童、少年特別是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賣藝、乞討。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組織、接納學生參加非公益性慶典、演出。(湖北省教育廳供)
日前,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湖北省期刊協會舉辦的第七屆湖北優(yōu)秀期刊獎、優(yōu)秀期刊編輯獎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湖北教育》雜志再獲湖北優(yōu)秀期刊的榮譽稱號。
《湖北教育》雜志創(chuàng)刊于1949年12月,是全國最早的刊物之一。2001年和2005年兩次被評為湖北優(yōu)秀期刊,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成為“雙效期刊”。創(chuàng)刊以來,《湖北教育》雜志始終站在湖北教育改革的前沿,以服務教育工作、服務教師、服務教學為辦刊宗旨,成為湖北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湖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來,《湖北教育》雜志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始終擔負教育改革發(fā)展參與者與見證者的職責,在感受教育喜悅成果的同時,追尋教育發(fā)展的脈絡,為構建教育和諧發(fā)展服務;在解決教育政策的同時,發(fā)掘教育發(fā)展中的疑點和難點,為推動教育更好的發(fā)展服務;在總結先進教育經驗的同時,關注一線教師的心聲,還原教育狀態(tài)寫真?!逗苯逃冯s志堅持“關注教育民生,引領教育發(fā)展”的辦刊理念,與課改同行,與教學同步,與教師同心,已成為湖北教育的主流媒體和全省最權威的教育刊物。(李長明)
近日,恩施州教育局采取三項措施,加強師德建設。
一是做巡回報告激勵人。州教育局以行評工作為契機,開展優(yōu)秀教師宣講活動,在全州開展“做師德楷模,育時代新人”巡回報告。在全州遴選了12位師德模范組成先進事跡報告團,分赴8個縣市作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累計有1萬余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聆聽了報告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抓集中整治教育人。在樹立榜樣的同時,全州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行評工作的重點進行集中整治。對于教師隊伍中存在的極少數有償家教、工作不敬業(yè)等影響教師整體形象的行為深挖根源,動真格、出重拳,露頭就打。
三是建長效機制引導人。出臺了《恩施州規(guī)范辦學行為實施辦法》《教育系統(tǒng)十項公開承諾》《恩施州教育系統(tǒng)三項禁令》等制度,引導廣大中小學教師深入學習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模范教師的崇高精神,自覺踐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弘揚高尚師德,強化師德教育,不斷提高師德水平。(王國強)
近年來,襄城職高實施陪餐陪寢制,打造“放心食堂”,創(chuàng)建“文明宿舍”,營造安全、文明、衛(wèi)生的飲食環(huán)境和住宿環(huán)境,確保學校食品衛(wèi)生、住宿安全。
學校自2007年秋開始,實施陪餐陪寢制。陪餐領導輪流擔任,及時了解學生就餐情況,收集對學校工作、生活的意見和建議,并報告學校以便及時改進。在陪餐過程中,檢查食堂是否嚴格執(zhí)行原料購進驗收登記、物品索證索票、飯菜留樣等管理規(guī)定,檢查食品衛(wèi)生、飯菜質量,檢查時采取一看、二聞、三嘗的工作流程,一日三餐由值班領導或教師先吃,確定無任何問題才向學生出售。陪寢制度就是每天晚上下自習后由領導帶領值日教師和寢室管理人員檢查男女寢室,處理突發(fā)事件,檢查結束后,每天安排一名教師住在學生宿舍,配合寢室管理員加強對學生夜間管理。(李浩)
近年來,竹溪縣實驗中學堅持以課堂為中心,實施“打造名校、評選名師、培養(yǎng)名生”等三大工程,全面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打造名校。學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轉變教師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校圍繞教學質量打造書香校園。自2005年以來,學校先后投入510萬元,改擴建校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通局域網,配備班班通,建設功能室,校園成了師生幸福成長的家園。
評選名師。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為目標,實施“名師工程”。以開展課堂教學循環(huán)賽為突破口,以賽促教,以賽促研,讓教師在活動中成長為教學骨干。以中國教師行動網為平臺,定期組織業(yè)務考試,加速教師專業(yè)成長。以師德教育為重點,建立師德師風考核機制,把師德考評的權力交給學生,做到“師德師風好與壞,學生說了算”。同時,每年開展一次“十大名師”評選活動,著力營造人人爭做名師的氛圍。
培養(yǎng)名生。學校把“看學生在校學習是否快樂,進入高一級學校后是否有潛力,畢業(yè)后是否會感恩學校”作為檢驗教育成功的“尺子”。學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能力,引導學生做好人生規(guī)劃,以“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為評價標準,著力培養(yǎng)“新三好”學生。加強德育工作,堅持“做人從學會感恩開始,做事從學會掃地開始,學習從學會思考開始,習慣從學會做操開始”的育人理念,引導學生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李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