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守孩子的表現(xiàn)
關于留守孩子的話題曾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問題的解決總是緩慢的。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經常讓老師緊鎖眉頭,長吁短嘆。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狀況令人深思,他們的種種表現(xiàn)令人擔憂:
1.自由放縱,養(yǎng)成教育太差
留守孩子的監(jiān)護人大多是年邁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或者是孩子父母同輩的親戚。隔代監(jiān)管,有過多的溺愛,他們只能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縱,沒有精神上、道德行為上的管束和引導,再加上祖孫代溝,就形成了教育的“坎”;即使是父母同輩的親戚,因為心有顧慮害怕“得罪”孩子,或者因忙于生計,也只是給孩子提供些物質保障。這些孩子在家的教育一片荒蕪,因此多半自由放縱,養(yǎng)成教育太差:不知道主動學習,上課走神,沒有積極思考的習慣,更不善于鉆研,有的還完成不了作業(yè);有些孩子隨手扔垃圾,出口說臟話,喜歡新鮮刺激,做事無拘無束,留怪發(fā),穿不合身份的奇服;有的男孩子還偷偷吸煙,沉迷網絡、撒謊、打架、小偷小摸,不尊重老師……惡習很多。
2.缺失父母的關愛,情感出現(xiàn)“饑荒”
留守孩子長時間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關愛,沒有情感的交流;也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有些孩子性格心理上出現(xiàn)異常:如孤僻、冷漠、自卑等。有的因為沒有情感的依托,就把情感寄托在虛擬的網絡上或早戀,不分黑白,不明是非,聽不進去勸告。老師忍不住找孩子談話,問他:“看你上課出神,在想什么呢?”孩子淡然的回答:“什么都沒有想……”這種茫然與冰冷讓我們不寒而栗。
3.沒有目標,成績偏差,未來讓人擔憂
留守孩子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成績偏差。電話那頭的父母也沒有多少文化,對孩子期待很低。他們在城里也賺了一些錢,便有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不希望孩子能把書讀的多好。他們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他們的未來在哪里?真的讓人擔憂!
作為班主任,又身為人母的我,面對如此留守學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課堂上那讓我心酸得迷茫眼神,課間那使我心悸的挑戰(zhàn)目光,放學路上那令我心疼的孤單背影,震顫了我,我能坐視不管嗎?我忍不住心痛,感到自己身上擔子很重,我要幫留守孩子守住一片陽光,我思考著,行動著。
二、幫留守孩子守住一片陽光的方法
1.摸清留守孩子的真實情況
細心觀察、詢問、家訪,摸清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第一手資料,用真心、愛心與他們交流,走進他們的內心,有的放矢,耐心疏導。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贊賞的拇指,往往如綿綿春雨能滋潤他們那干涸的心靈,如徐徐的春風能化解他們心中的堅冰。心門打開了,加以正確引導,他們的態(tài)度會慢慢轉變。
2.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給留守孩子一個溫暖“家”
學校班級是留守孩子的第二個家,班主任更是這個“家’的家長。班主任每天要以母親般的笑臉面對他們,感染他們。要在班內多開展故事比賽、主題班會、語文實踐、“一幫一”等活動,讓留守的這些孩子感到班級就是他們溫暖、幸福的家庭,讓老師和同學們成為他們心靈的依靠!
3.加強與孩子父母的聯(lián)系,增強教育的力量
班主任要電話聯(lián)系在外的孩子父母,說服改變他們的落后教育觀念,拋棄“上學無用論”思想。讓他們多和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上進,給孩子溫暖支持。也要多和孩子的在家監(jiān)護人溝通,幫助他們想想管理孩子的具體方法,多關注孩子的精神領域,監(jiān)督好孩子的作息時間,監(jiān)管好孩子的“真空時段”,不隨便給孩子太多零花錢。多管齊下,多方監(jiān)督,孩子的壞習慣就會慢慢改掉。
4.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正確的引路,制定相應的明確的行為規(guī)范標準,從“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抓起,并且及時糾偏、評價、鼓勵。這樣學生留守孩子就會安心學習、積極上進。
蘇霍姆林斯基說:“愛,首先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chuàng)造幸?!薄K茉旌⒆雨柟獍愕纳杏X,撒播愛心,讓留守孩子守住一片陽光,健康成長,是我們班主任和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ㄗ髡邌挝?河南省淮濱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