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河北農業(yè)大學東西校區(qū)的大一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一些大學生中存在隱性逃課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不僅影響著大學生知識的獲取,也影響著學校的教學質量。文中針對調研的結果,總結、分析了心理因素、教學方式、教學節(jié)奏、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專業(yè)等方面的原因對大學生課堂學習的影響。
關鍵詞:獨立學院;隱性逃課;調查研究
一、調查的目的、內容及形式
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學生向社會輸入優(yōu)秀的人才,為更好的管理學生,為幫助學生從大一時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對河北農業(yè)大學東西校區(qū)的大一學生進行了關于課堂聽課情況的調查。本調查采用按班級發(fā)放問卷隨機抽樣的方法,問卷主要涉及隱性逃課經(jīng)歷、隱性逃課方式、隱性逃課原因、對隱性逃課的態(tài)度等,共18項內容。共發(fā)放問卷80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764份,有效率95.5%。調查對象結構男生508人,女生492人;文管類350人,理工類450人。為深入了解大學生隱性逃課原因,以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還進行了訪談調查,訪談有針對性選擇了十余位有隱性逃課經(jīng)歷的學生進行,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
二、調查的結果及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約90.58%的學生有過隱性逃課經(jīng)歷,約68.59%的學生有過1/4課堂時間都在隱性逃課的經(jīng)歷,約8.11%的學生有過整堂課都在隱性逃課的經(jīng)歷。隱性逃課方式各式各樣,主要有學習其它科目、趕作業(yè)、玩手機、聽音樂、睡覺、看報紙、雜志、小說、發(fā)呆、聊天等。其中,學習其它科目或趕作業(yè)的人最多,共計可達53.93%;玩手機(打游戲、網(wǎng)聊、發(fā)短信)其次,約為40.97%;閱讀書籍、報刊、雜志約有39.79%,睡覺、發(fā)呆、想事情的約有28.27%;選擇其他的約有8.77%。從隱性逃課的課程種類看,必修課好于選修課,專業(yè)基礎課好于公共課,專業(yè)必修課隱性逃課的人最少,公共選修課隱性逃課的同學最多。從大學生對隱性逃課的態(tài)度調查中,回答可以理解的同學約有76.04%,表示不支持的同學約有12.04%的同學。由此可見,隱性逃課情況之普遍,形勢之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因素
長期生活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習慣了簡單的看分數(shù)、看考取的學校來評價學生,高考的失利,大多數(shù)的獨立學院的學生都會有或輕或重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并且久久不能自拔。入校后,面對一本、二本的學生,更是加劇了他們的自卑感。其次,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學生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學習,不知如何生活,更不知怎么規(guī)劃未來,心理壓力增大,再者,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遠離父母,思念親人,懷念故友,缺乏安全感。這些都強烈的影響著學生們的心情與行為,導致隱性逃課的出現(xiàn)。
(二)對教學方式、教學節(jié)奏、教學環(huán)境不適應
本次調查中,對“你能適應大學的教學方式嗎?”這個問題,僅有39.27%的同學做出了肯定回答,對“你能跟上大學的教學節(jié)奏嗎?”這個問題,有20.03%回答能,有63.87%回答不能,16.1%回答說不清楚。
大學階段,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都發(fā)生了變化,沒有了中學時手把手的形式,也沒有了緩慢的教學進度,而是每次課程所容納的知識量較多,且進度快,有時還有可能與教材有出入,使新生有無以應對的感覺。學習方式也由中學時的填鴨式轉變成引導式,沒有了中學時的固定教室和固定座位,也沒有了中學時代教師對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要求硬性規(guī)定,而是有著大量的自由時間、大量的自學任務;有著大量的可以選擇的學術講座、科技活動、社團活動、學習交流等的拓展內容。學生自立能力差、依賴性強、自控能力若問題便凸現(xiàn)出來,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以及自己的生活。
(三)教學內容難度大
約有28.27%認為教學內容難度大,在這些學生中以理科和工科的學生為主,他們對某些課程或是感到吃力,或是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或是根本就聽不懂,因而便產(chǎn)生隱性逃課行為。老師在組織課題內容時難易程度應該是適當?shù)?,學生認為教學內容難度大的原因主要來自學生本身。一是獨立學院學生基礎較差、底子較薄,二是學生對教學方式、教學進度的不適應。另外,理工科課程內容的抽象性、學習方式的研究性、研究思維的多樣性也是主要原因。
(四)對所學課程不感興趣
在對所學課程相關調查中,約有68.59%學生表示對所學課程不感興趣。在選課時,學生最關心的是這個老師嚴不嚴,好不好過,選課只為輕松通過、修滿學分、順利畢業(yè)。這種學習動機就決定了一部分學生從開始就沒有打
算好好聽課。另一方面,學生對課程缺乏了解,在短暫的選課時間內,學生也無法對各個課程進行了解,因而,面對選擇課程的權利,卻不能很好地利用,或是自己的好友、同寢室的人選什么,自己也就跟著選什么,使得依興趣選課失去意義;或是把能選的全選上,不加選擇的選課不但加重了自己學習負擔,也沉重打擊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科意義完全喪失。由此一來,上課質量必然下降,隱性逃課成為了必然。
(五)對專業(yè)不感興趣
對于“你對自己的專業(yè)是否了解?”這一問題,回答了解不多或不了解的學生占到七成之多了,回答了解的不到三分之一。一方面,這是高考填報志愿留下的后遺癥,大部分學生并未對專業(yè)做必要的咨詢、了解,只是根據(jù)分數(shù)及往屆的錄取情況,甚至有些學生以個人感覺隨便填寫專業(yè)。另一方面,有的學生完全聽從老師、家長的建議報考熱門專業(yè),實用性強的專業(yè)而放棄自己喜歡的專業(yè)。由此,當進入大學,走進課堂后,發(fā)現(xiàn)所學專業(yè)與自己所想,所期望的差距很大,根本就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導致興趣缺失。
(六)缺乏學習動力,學習目標不明確
一方面,長期形成的單一的考核方式是根本無法測試出學生真實的能力與水平的,甚至部分教師在考試前還劃定復習范圍,給學生印發(fā)復習提綱,使得很多學生認為聽不聽課一個樣,只需考前突擊即可。另一方面,一部分學生認為目前所學專業(yè)在未來的發(fā)展形勢并不被看好,他們認為聽課與就業(yè)無關,覺得反正畢業(yè)也不從事本專業(yè),即使從事本專業(yè)工作到工作崗位上大學的知識基本都用不上,還是需要現(xiàn)學。第三方面,許多用人單位所提出的苛刻條件,比如各類認證證書等,學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經(jīng)歷為此而奔波,某些大學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考證比聽課實在的思想。這些原因加劇了學生聽課無用思想的形成,從而導致學生學習動力的缺失以及對學習目標的迷惑。沒有了學習動力,迷失了學習方向,隱性逃課也就不足為怪了。
(七)意志不堅定,缺乏耐心
學生進入大學前,習慣了家長安排,習慣了初、高中時老師管制的教學方法,進入大學后,一些學生表現(xiàn)出“自制力較差”、“自我調節(jié)能力弱”等現(xiàn)象,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表現(xiàn)相對突出,調查顯示近70%的學生極易受他人影響,或受學風影響,當看到有些學生學習時,他們便會積極加入其中,可是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就會選擇放棄,去從事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缺乏毅力與耐心,當有人玩游戲、上網(wǎng)、看閑書,他們便忍不住湊過去加入其中,并不能自拔。
(八)心情波動頻率高幅度大
大學相對初高中要復雜很多,學業(yè)己不再是唯一的壓力,就業(yè)、家庭、愛情、人際交往等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影響大學生的情緒。大學生處在身心急劇發(fā)展的青年期,他們情感豐富而強烈、情緒波動大,與其他同齡人比,他們顯得更敏感和好強,因而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從而引起情緒反映。大量的問題需要去思考,需要自己去解決,這些都需要時間和精力,當出現(xiàn)一些消極情緒時,學生便不能很好地控制,表現(xiàn)在學習上便是不能專心學習、認真聽課。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學生隱性逃課的現(xiàn)象是嚴重,原因是多方面的。若想改善隱性逃課的現(xiàn)狀,就獨立學院而言,教師尤其是輔導員老師要捧出自己的熱情與愛心,在生活上多方了解、關心、幫助學生,使其順利度過大學生活適應關。任課老師以及教學管理者應當盡快讓新生了解大學教學特點,培養(yǎng)其正確的學習觀與學習方法。學校管理者應當創(chuàng)造、優(yōu)化外界條件,積極營造教育情境,樹立良好學風校風。學生工作者應當加強心理衛(wèi)生教育,進行心理調適,使新生保持情緒的愉快和穩(wěn)定,使新生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
[責任編輯: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