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于智能手機的大勢,讓LG這家傳統(tǒng)電子廠商的手機布局遠遠地落后于曾與它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任何對手
更換CEO來適應方興未艾的智能手機時代成為后進者們的共識。在諾基亞以前微軟商業(yè)軟件部門主管史蒂芬·埃洛普取代康培凱后,排名第三的手機制造商LG電子不久前也宣布CEO南鏞辭職,南鏞的LG法人代表的職位—直保留到明年3月,此后將由LG集團董事長具本茂的弟弟具本俊擔任CEO。
這二人去職原因相同:沒能使公司業(yè)績長久提升,尤其在iPhone為智能手機設立的標桿To相比下,曾是LG電子CEO完美人選的南鏞處境更艱難:他進入LG 30余年,職業(yè)生涯初期曾為LG電子在美國的銷售效力。相比大多數(shù)韓國公司領導人,南鏞能夠說極為流利的英語,在20。7年出任cEO前已做了10多年LG董事。
2009年,LG電子全年銷售額較2008年增長12,S%達434億美元,營業(yè)利潤達23億美元,創(chuàng)公司歷史最高紀錄。因LG2009年才真正開始智能手機布局,這些增長大多由平板電視業(yè)務貢獻。今年第二季度,LG電子手機部門甚至出現(xiàn)4年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額達1.01億美元,直接導致LG電子整體營運利潤下降90%。
2009年12月,LG曾宣布繼續(xù)留任2007年履職的南-鏞,希望他能使LG智能手機業(yè)務實現(xiàn)增長。但9%q后,南鏞不僅沒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反而使LG電子整體利潤下滑。這份財報成為壓倒南鏞的最后一根稻草。
LG電子中國區(qū)移動通信部總經理任偉光告訴《環(huán)球企業(yè)家》,高層更迭一定有影響,但目前南鏞與具本俊仍處在剛開始交接的階段,尚未有新的策略和部署出來,一兩個月后,或許能夠讓外界看到變化。
同是韓國公司,LG一直想追趕超越三星在手機界的地位,但這似乎越來越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IDC報告表明,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排名前三的手機廠商分別是諾基亞、三星和LG。前兩者的市場份額分別是35%和20.1%,盡管LG排名第三,卻僅有96%。
同樣的尷尬正在中國重演。任偉光告訴本刊,目前LG在華45%的份額排名第三,諾基亞份額達30%,三星也有20瞄。顯然,即便是與三星平起平坐,LG恐舊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xiàn)。2009年以來,LG手機在華份額從不到3%上爬到46%,但這一增長竟用了一年多。
LG智能手機的布局比大多數(shù)同行晚了5年,且至今仍不明朗。時間上的差距讓其難以填平與對手的距離。
2009年10月,LG首次宣布預計在2009年剩下時間和2010年發(fā)布15款以上智能手機,并爭取在2009年內實現(xiàn)6至07款的突破,希望在2010年實現(xiàn)出貨量400萬至500萬部的目標。但此后一個月,LG仍未拿出一款智能手機。
LG選擇開發(fā)者日漸集中的Android作最主要的平臺,預計Android手機將占其智能手機半壁江山。此外,其還計劃在2010年底在全球發(fā)布13款新的WindowsPhone平臺手機——今年9月,LG剛在全球推出兩款Windows Phone 7,但這兩款智能手機卻無法在今年來到世界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
“因為中國還沒有Windows Phone 7的中文版本?!比蝹ス馊缡钦f。
在中國,取舍還不只在于此。因功能手機市場份額縮小,加之LG電子將一些資源用于智能手機開發(fā),便干脆取消了一些功能手機的發(fā)布。接下來的第四季度,LG電子將在華發(fā)布至少3款手機,分別為使用移動自主操作系統(tǒng)OMS的TDgE機、聯(lián)通的一款Android手機,以及一款用高通Brew MP操作系統(tǒng)的EVDO-GSM雙模手機。但這些策略在智能手機市場近乎洗牌的整體變局面前,仍顯太瑣碎和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