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政治思想品德課教學存在課堂教學無趣乏味,課堂不民主等許多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有效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政治課;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中國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0)4-029 -01
一、目前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趣味性。有的教師不能真正理解新課改,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大包裝、大容量,形式多而雜,恨不得把各種教學方法都展示一遍。結果課堂氣氛并不理想,學生反應并不激烈。課后,我問學生為什么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居然說:“我們只顧看熱鬧了,對課文內容并不感興趣。”而有的老師始終走不出“上課抄講義,下課背講義,考試默講義”的怪圈。試問,一堂缺乏趣味性的課如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缺乏民主性。在思品教學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一節(jié)課至終固守講臺,表情嚴肅,語言平鋪直敘,采用居高臨下式的、生硬的指令性語言去表達,一副教訓人的口吻,讓學生沒有申辯的機會,使思品課堂失去了應有的魅力。
3.缺乏示范性。許多教師自己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上課時,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對社會和現(xiàn)實的不滿。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就是一種道德準則。長此以往,學生怎能“親其師”、“信其道”呢?
4.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許多思品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除了“滿堂灌”就是死記硬背。要么,天南海北地侃一通,最后快下課了劃劃考點,要求學生背背考點。因而許多學生覺得思品課枯燥乏味,這樣無法達到傳授效果。
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師必須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
二、改進和提高目前政治課堂教學的對策
1.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糯慕逃?、思想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庇辛伺d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從而能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思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給學生提供的機會,充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在體驗成功的喜悅中培養(yǎng)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理論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在正確與錯誤、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相互比較中,提升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2.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每一個學生
“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敝袑W生和成年人一樣都自尊、自愛,有希望得到父母、老師和同伴賞識和贊揚的心理需要。當他們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悅的感覺。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和情感促進或阻止人的認知過程。在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下人的認知過程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是: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而心境郁悶消極時,則思維凝阻,操作遲緩,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思想品德課教師不要在學生中留下說教、監(jiān)管、刻板的形象,而應是面帶微笑的對話者,是一個常常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學生們成長的智者。在思品教學中,筆者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即尊重學生。具體做法是:把學生當成民主平等對話的一方,讓學生對老師沒有心理上的距離;常用略帶幽默的話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點燃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想法、容忍學生可愛的錯誤、保護他們的自尊。
3.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睗h代哲學家揚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就是一種道德準則。其自身形象和人格魅力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思想健康、工作積極、待人友善、言而有信、性格開朗、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往往帶出來的學生都是品行良好的學生。筆者認為:首先,注重自己的教態(tài)。端正穩(wěn)重、莊嚴高雅的教學姿態(tài)才能引起學生的尊敬、傾慕,增強教學的征服力;其次,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身教重于言教,讓學生在老師身上看到自信、拼搏、做人的尊嚴和價值,更能讓學生接受無形的熏陶,從而在和諧的氛圍中,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再次,以人格魅力樹立教師的威信。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尊嚴和威信是非常重要的,要信守承諾,富有責任心,注意生活細節(jié)。
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激勵下,學生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價,構建教與學的互動模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有主動地學習,才可能學得更好。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必須改變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方法。首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地去解決問題。其次,把握問題設置的難度,增強提問的有效性和梯度。讓全體學生體驗“努力——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全體學生參與意識;再次,尊重信任每一名學生,尤其要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接近那些后進生,使學生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時受到激勵、鼓舞,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